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清水河流域水质综合分析与评价(二)

发布时间:2021-04-22 23:03 编辑者:余秀梅

2 结果与讨论

2.1 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

图2(a)—(f)分别为清水河流域各水质因子质量浓度时空分布。由图2(a)可见,从年均值看,支流井沟、沙沿沟、折死沟的TN值较高,干流上游段、支流中河、西河、冬至河的TN值较低,其余各样点TN值差异不大。从月份变化来看,各样点TN值大体表现为11月>7月>4月。清水河水体中TN整体为地表水Ⅲ类—Ⅴ类。

由图2(b)可见,从年均值看,各样点间NH3-N 值差异较大,折死沟NH3-N值最高,为 1.57 mg/L,西河最低,为0.445 mg/L。从月份变化来看,各样点NH3-N值大体表现为7月>4月>11月。清水河水体中NH3-N整体为地表水Ⅲ类—Ⅴ类。

由图2(c)可见,从年均值看,各样点间TP值有明显的差异,西河TP值最高,为0.093 mg/L,双井子沟最低,为0.024 mg/L。从月份变化看,各样点TP值变化较为复杂,4月西河TP值最高,为0.08 mg/L,7月沙沿沟最高,西河次之,11月干流中游最高。整体而言,各样点TP值月份变化大体为11月>7月>4月,其水体中TP整体为地表水 Ⅰ类—Ⅱ 类。

由图2(d)可见,从年均值看,井沟BOD5值最高,为7.93 mg/L,其次是双井子沟,为7.84 mg/L。从月份变化来看,各样点BOD5值大体表现为11月>7月>4月。清水河水体中BOD5整体上为地表水 Ⅲ类—Ⅴ类。

由图2(e)可见,从年均值看,折死沟COD值为40.70 mg/L,明显高于其他样点,其次是双井子沟、井沟和干流上游。从月份变化看,各样点COD值变化大体为7月>4月>11月。清水河水体中COD整体为地表水Ⅲ类—Ⅴ类。

由图2(f)可见,从年均值看,双井子沟F-值最高,为2.85 mg/L,其次是冬至河,为2.60 mg/L,西河和井沟相对较低。从月份变化看,各样点F-值变化大体为11月>4月>7月。4月双井子沟和冬至河F-值明显高于其他样点;7月F-值最低,可能是由于该月降雨较多,径流量大,对水体中的F-浓度有一定的稀释作用;11月冬至河F-值最高,西河最低。

2.2 单因子评价法评价结果

利用单因子评价法对2018年清水河水质作评价, F-不参与、参与的评价结果分别见表1、表2。由表1可知,当F-不参与水质评价时,在清水河12个样点中,有9个水质类别为Ⅴ类,占75%,只有上游水质类别为Ⅳ类。从水质控制因子看,清水河58%样点水质控制因子为TN和BOD5,25%样点水质控制因子为BOD5,17%样点水质控制因子为TN、BOD5、COD。由表2可知,当F-参与水质评价时,在清水河12个采样点中,有10个水质类别为劣Ⅴ类,占83%。从水质控制因子看,清水河67%样点水质控制因子为F-,西河水质控制因子为BOD5,井沟为TN、BOD5,沙沿沟为TN、F-,折死沟为TN、COD、F-。可见,当F-参与水质评价时,清水河流域的水质逐渐变差,由Ⅴ类水变为劣Ⅴ类,水质控制因子也发生了变化。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环境水质因子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