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对F2的病情级别(病级)与田间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表5),在安徽,病级与株负相关,病级与叶片数、节距为不显著负相关,与茎围为不显著正相关。
抗源材料是烟草抗青枯病育种的基础,T1448A是国内外少数抗青枯病的种质资源之-。1945年美国首个育成抗青枯病品种Oxford26,后来相继培育出了DBl01、Cokerl39。用Coker139育成的NC95、Coker319和G.28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主要抗青枯病品种和主体亲本。而我国青枯病抗病育种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新审定的抗青枯病新品种有云烟202、云烟203、云烟87、岩烟97等。目前国内大部分青枯病抗性来源难以追踪,抗性来源明确的亲本也不属于常见的抗源。
改进传统的育种手段和方法,对快速培育烟草抗青枯病优良品种非常重要。EMS诱变技术是人为获得某些可遗传新材料的常用方法。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采用EMS处理“翠碧-号”种子,经过M2、M3代抗病性鉴定,获得“翠碧-号”抗青枯病突变体22个。突变体153-K就是通过EMS诱变技术获得的高抗青枯病的新抗源,为烟草抗青枯病育种及抗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烟草青枯病抗性是受遗传和环境两个相互作用因素的影响。前人研究表明,不同烟草种质资源对青枯病的抗性遗传存在差异。杨友才等对烟草抗性资源的抗性遗传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抗性受显性单基因控制。QIAN等研究认为,岩烟97的青枯病抗性在田问表现为主基因控制。耿锐梅等对岩烟97的青枯病抗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抗性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以及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控制。邹文莉等对烤烟品种翠碧-号通过EMS诱变而来的突变体117-K、486-K的抗性遗传规律进行分析,发现其抗性遗传效应存在-些差异,突变体117.K的抗性受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加性效应。突变体486-K的抗性受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本研究对安徽、福建环境中突变体153-KxCB-1组合P1、P2、F1和F2四个世代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联合分析,在安徽,153-K表现为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等显性效应。在福建,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主基因控制,与邹文莉等对突变体486.K进行的青枯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在安徽、福建两个环境下,其抗性遗传效应存在一些差异,可能是因为:(1)不同环境下病情的分化差异很大。青枯病多发生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土壤、气候等生态条件也会影响青枯病的发生。因此,同-品种在同-年份不同试验点的发病情况可能也有差异。(2)烟草青枯菌菌系分化比较复杂,因寄主范围、地理分布、致病性以及生理特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被公认为多变的复合种。青枯菌还具有种下遗传多样性。福建、安徽两个试验点的青枯菌都是青枯菌生理小种1号,以演化型进行划分时都是演化型1,但其演化型下具有序列变种差异性。福建省拥有13、14、15、17、34和44六个序列变种,安徽青枯菌为序列变种15,安徽、福建两个试验点青枯菌在序列变种上具有差异性。不同试验点的青枯菌在致病性和某些I生状上可能也存在差异。这可能是153-K遗传模型不同的原因。总之,虽然两个试验点遗传模型略有不同,但153-K青枯病抗性都是受两对主基因控制,且均具有显性效应。
本研究采用卡方检验和“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析了烟草抗青枯病突变体153.K在安徽、福建两地试验点的遗传规律,分别为MX2-EEAD-AD和MX2--ADI-AD模型。在安徽试验点,突变体153-K的抗性受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等显性效应。在福建试验点中,突变体153.K的抗性受2对主基因控制,具有加性-显性-上位性效应。
对安徽和福建两个试验点CB-1×153.KF2群体的病级与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F2病级与株高显著负相关。叶片数、节距、茎围对青枯病发病程度影响不显著。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烟草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烟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烟草,N亚硝基新烟草碱
为有效地利用农业废弃物烟草秸秆,以烟草秸秆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氧化法制备纤维素纳米晶(CNC),并使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同步热分析仪和旋转流变仪对产物进行表征,并将其制成卷烟进行感官评吸。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目前研究所获得的抑制烟草青枯病的微生物以细菌为主,放线菌(Actinobacteria)较少。本研究拟筛选可用于研制和生产防治烟草青枯病生物有机肥的放线菌,确定其分类地位。首先采用抑菌圈测定法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根际土中筛选烟草青枯病拮抗放线菌,然后通过其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遗传特征等多相分析来确定分类地位。
了解更多> >为探讨低钾胁迫下钙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室内水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钾水平和6个钙浓度,分别测定烟株生理特征、根系钙离子含量和ATPase活性及烟株各部位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吸收影响显著,低钾水平下的烟株地上部及根系物质量、烟株生理指标及各部位钾含量均低于常钾水平,低钾胁迫下烟株地上部及根系钾含量分别降低了71.80%~25.63%和88.68%~45.47%。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