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直接决定了高校化工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了高校对高等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建立系统的危化品安全管理规范,完善高校化工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制度至关重要,而目前实验室暴露的安全管理疏漏却不尽人意。针对各地高校发生的危化品安全事故,本文总结了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存放原则,分析了高校化工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保障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危化品安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高校化工实验室是进行教研的重要基地。化工实验室的教研工作必定离不开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危险化学品所带来的危害往往是一系列不可控的连锁反应,各地发生的危化品安全事故,如“2·11”辽宁爆炸事故、“7·29”东营火灾事故等,无一不带来了血的教训。维护实验室的危化品安全是高校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它关系到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保障,对高等学校以及社会的安全和发展都举足轻重。由此可见,提高师生员工对于实验室危化品的安全管理意识,完善高校化工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规定刻不容缓。然而,据调查,目前具备完整正规的危化品安全管理系统的高校实验室并不多见,大多数化工实验室都存在实验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实验试剂随意摆放、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问题。健全高校化工实验室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师生员工安全的任务依然很艰巨。
有些化学品在发生化学反应时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会制燃制爆。因此,相互作用的危险化学品要隔离存放。例如:氧化剂、还原剂和有机物等不能混合保存;强酸特别是硫酸,禁止与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氯酸钾等)的盐类混合存放;氨与卤素、汞、次氯酸、酸类等隔离存放;许多有机物要与氧化剂、硫酸、硝酸及卤素隔离。以下列举了一些具体危险化学品的详细贮存方式。
易燃液体:隔绝热源和火源,置于阴凉处,避免光线直射,通风良好,不能盛满,最好存放在防爆冰箱中。
爆燃类固体:与易燃物和氧化剂分开保存,应储存于20℃以下,储存柜选用防爆材料。
腐蚀性液体:储存柜选用抗腐蚀性材料,放于药品柜下端。
易产生有毒气体或烟雾的化学品:单独存放,药品柜中设通风装置。
剧毒品:与酸类隔离,专柜上锁。
剧毒品必须使用专用保险箱/柜。
使用剧毒品产生的废液和废弃物等应按学校有关规定妥善清理,不能随处丢弃、掩埋和水冲。
学生使用剧毒品时教师必须在场监督,不允许临时工作人员使用剧毒品。
剧毒品不得私自转让、赠送、买卖。各教学单位之间或各实验室之间需要相互调剂使用时,必须分别经过学校或学院相关管理部门的批准。
使用剧毒药物时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通风橱内操作,提前做好应急处理方案。
高校化工实验室的安全教育工作浮于表面,出现形式化、应付性问题。从危化品管理人员方面来看,管理人员自身缺乏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无证上岗,不具备危险防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没有对学生开展定期的安全教育工作,缺乏对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从危化品使用人员方面来看,首先学生从安全意识上对于不当操作会造成生命危险的认识不足,仍然存在不穿戴防护装备、在实验区随意饮食、实验药品随意摆放等违反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的行为;其次,学生从实验操作上没有全面掌握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存放条件,甚至对危险化学品的购买、领取、使用、退库等流程和注意事项知之甚少,敷衍应付学校安排的实验室安全学习课程。
从管理制度的制定上讲,直接套用现有的危化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没有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导致使用危化品时理论与实践不符,规章制度起不到实际作用。从管理制度的实践上讲,信息化程度普遍偏低,尚存在分类混乱、数量不清、用完不及时返还等现象。从管理制度的监督上讲,缺乏精准的考核机制和惩处措施,实验室安全责任人的监管力度不够,未能做到日常检查、经常叮嘱,执行效果不理想。目前,各大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分为学校、学院和实验室三级,容易存在学院和实验室管理脱节、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随着高校研究生的逐年扩招,实验室人口密度增大,导致危化品种类及数量增多、存放混乱、分类不明,却没有加强相应的防护措施。例如,口罩、眼镜、防护服等防护装备缺乏,通风橱、消防栓等防护设备数量不够,地下系统排水老化,使用频率增大导致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系统经常出现问题,缺乏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理设施长时间无人打理等。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实验人员在进行危化品实验时就没有安全保障,面对安全事故就无法顺利逃生。
教学单位应采取开设专业相关的危化品必修课、组织关于危化品安全注意事项的理论和实践考试、播放相关安全事故影像片段、开设相关安全教育讲座、印发相关安全教育手册、张贴相关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应急训练等手段,普及危化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和正确使用方法。要让师生一方面从精神上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从被动遵守规章制度转为主动爱护生命安全;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熟知并掌握危化品的种类、特性、使用方法和出现相关安全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实验操作水平与应急处理能力。要拓宽宣传教育的途径,丰富安全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重提高教育和培训的专业相关性和实用操作性,让实验室安全意识真正深入人心。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天津化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风险处置。当涉及到体系其他相关环节控制程序时,优先满足风险控制要求。对于风险指数<10分的常见风险,组织责任部室进行日常监控。对于风险指数≥10分的风险,如无其他体系环节要求,组织成立内部专家组,制定专项风险控制计划与处置方案并监督落实。
了解更多> >通过对目前质检机构移动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面的问题进行探讨,本文提出了如何将移动实验室纳入到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规范化管理的设计思路,指出了将检验项目由产品向参数化转变、对环境严格控制、检验仪器设备模块化配置、采用多种检验技术、明确检验人员工作分工、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对检验结果进行严格控制等7项质检机构移动实验室规范化管理措施。
了解更多> >质检机构移动实验室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配置应考虑移动实验室的实际情况,按所需检验项目和参数要求,立足于快速、准确和可移动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移动实验室环境条件,使实验室的现有环境条件能够达到或有条件改造能达到满足所配备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检验设备进行模块化设置。移动实验室配置仪器设备的依据:实验室根据检测项目实施要求,对照检测方法工作原理、检测范围及检测灵敏度等技术要求配置所需要的检测设备。移动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的技术要求:仪器设备配置要满足量程匹配和测量不确定度匹配两项基本要求
了解更多> >在线监测法中各单位使用的方法为《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气相色谱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 1010—2018),多数仍然参考的是手工监测法。截至笔者投稿时已发布的环境空气VOCs监测方法尚无其他在线标准方法。与手工监测法相比,在线监测的标准方法数量较少,缺乏相应的运行与质控技术规范,亟需发展和完善。
了解更多> >由于食品属于快速消耗品,其特性决定了常规检测方式对于食品检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不断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食品快速检测主要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比于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的监测项目更广,检测数据更准确。由于食品检测的流程繁琐,操作复杂性高,检测标准严格,所以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