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规程》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1-11-20 22:38 编辑者:特邀作者杨燕

土壤肥力是表征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通过Fuzzy、全量数据集、最小数据集等方法对土壤肥力指标进行加权,通过土壤肥力质量指数来量化土壤肥力水平。目前的肥力评价方法主要考虑土壤指标:比如土壤pH、有机质、 氦磷、容重、团聚体、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等,但指标考虑再多,也不能完全反应土壤的生产力。水稻土的高产与低产除了受土壤性质影响之外,水稻品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均可以显著影响水稻产量。因此,传统的肥力评价方法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土壤肥力较高时由于管理水平不当导致的水稻降低,以及土壤肥力较低时由于提高管理水平获得了较高的产量。这两种情况的下进行土壤肥力评价时就要综合考虑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水稻产量。

培肥改良是为了创造最适宜 水稻秧苗生长的“肥、松、厚”环境。“肥”是指培肥后秧田养分充足,营养成分全面;“松”是指苗床松软,富有弹性,达到干旱不易裂口,有水不板结;“厚”是指土壤耕作层厚,以利种子扎根生长。在选好地势平坦、背风向阳、离水源近、土壤肥沃、杂草少、无病虫害的田块做秧田的同时,还应认真做好秧田的土壤培肥与改良,这样才能达到为秧苗创造良好生长环境的目的。

近日,根据农业农村部第487号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8家科研单位承担的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规程》将于2022年5月1日起实施。

该标准规定了水稻土地力分级与培肥改良技术规程的具体方法,包括土壤采集测试、土壤综合肥力指数计算、水稻产量比计算、水稻土地力等级划分和培肥改良技术,适用于我国东北、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等主要稻作区域。

据悉,该标准是结合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在常规的土壤理化指标基础上,将“水稻产量比”作为表征土壤未知属性和人为因素的综合因子,首次将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和水稻产量比结合起来精准划分不同稻作区的水稻土地力等级,进而为各稻作区不同等级的水稻土推荐适宜的培肥改良技术,以期为水稻土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关链接:微生物水稻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