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首先简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的发展历程与现实要求,并给出了农民组织化的内在含义。然后,从多个角度分析了当前我国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面临主要难题,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几点实施建议,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于农民组织化这一课题,已经有很长的研究历程,从解放前到解放后,我国对于这一问题的实践既有可喜的成果也有一些不足,相关理论依然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新时期背景下,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村发展改革的根本方向,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对于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转型,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就相关内容展开详细的讨论。
1 我国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历程与现实要求
农业经营体系的不断完善,是我国农村经济改革长久以来始终坚持的主线,而农村生产关系的优化调整与形式变革是农业经营体系不断完善的本质体现,农业经营体系集中表现了制度框架下农业生产的各项活动方式,是各经营主体经营管理方式的总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村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影响,其基本经济制度与时代背景、宏观环境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对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要充分结合历史特点与现实要求,把握好本质方向 。
2 农民组织化的定义
农民组织化的定义在世界范围内不尽相同。在古代我国 , 农民社会组织的定义是指以农民家庭的联产和土地的承包经营活动为主要基础而通过组织发展起来的 , 包含一定的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各种类型的互助性组织。组建的方式多种多样 , 常见的有农民的自愿组织联合、公司等社会组织的自愿发起、当地政府的推动等方式 . 这些农民社会组织的发起和组建通常在意义上是为了能够使得农民通过自己组织的社会力量更好地保护其自身经济利益 , 提高社会政治地位以及得到其他某种经济社会保障的功能 . 这些组织联合发展起来的各种保护农民经济和社会政治利益的组织加起来就可以使农民进入更大的市场 , 对农民所参与的企业和农民群体具有一定的保障支持作用 . 而农民组织依据一定的原则 , 通过不同方式将落后的一些传统现代农民社会组织整合起来进入更大的企业和市场 , 能够使农民获得与其他社会阶层同等的社会待遇 , 转变农民成为一个现代农民的这一过程称为农民组织化 . 其实质是在一定原则指导下而进行的、从事农业的生产与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活动的一种社会组织改革和创新 , 是为了帮助落后的农民由传统的农业走向社会现代 , 得到与其他社会阶层同等待遇的一场现代经济社会主义革命。
3 农业产业化面临的突出矛盾
3.1 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家庭联产承包土地责任制度进一步重塑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和社会组织的主体性和微观经济基础 , 农民虽然成了独立的农业生产经营者 , 但在加快发展中国特色市场主义现代农业的伟大进程中却仍然要沉重地面临诸多的风险。他们不仅要沉重地承担社会和自然界的经济风险、技术风险和宏观经济政策制定风险 , 还要沉重地面对更大的农村市场经济风险 :一是农村经济主体分散 , 经济主体综合实力脆弱 , 无法很好地适应剧烈的农业市场竞争和需求的变化 ; 二是对市场预测的能力相对较差 , 不够把握合理性 , 产品的供给和价格的弹性较大 , 生产上往往彼此相互模仿 , 同上同下 , 形成 " 扩散型蛛网 "; 三大特点是经济主体缺乏农业市场开拓的意识和能力 , 组织化的程度低 , 交易方式陈旧 , 流通费用高 , 使得其利益严重受损。
3.2 狭小的农业经营规模与国家现代化农业发展战略之间的矛盾
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目前衡量我国农业技术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关键技术核心和重要指标之一。目前我国人均规模以上耕地利用率不足两亩 , 个体以上农民户均耕地也只有 6 亩左右 [2]。经营这种 " 超小型 " 农业生产劳动规模的个体农户通常往往缺乏了吸纳先进现代科技的内在意识和劳动力 , 也往往不具备了采用先进现代管理技术的企业管理能力和经济条件 , 更重要的是不利于先进企业管理方法的广泛应用和企业组织化、社会化管理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 从而极大地使得现代管理的效应和企业规模经济效益难以实现。
3.3 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实现之间的矛盾
“均田制”改革大有利好,但是让“小而全”的传统生产模式依然在延续,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难以改变,进而使他们的种植土地不能更好的发挥应有价值,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种植更加优质的作物,农民无法充分的享受到均田制所带来的各种好处。久而久之,农民的劳动热情也被渐渐的消磨殆尽,农业生产效率也逐步下降,这与现代农业生产要求不符。
声明:参考《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年12月,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幸运大转盘又又又来了,这次礼物进度条拉满!准备十足!奖品也是全面升级!只要你来,我们就送~中奖率百分百,而且还可以抽两次(PC和手机端各一次),你要空手回去,算我输!
了解更多> >亚硝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常加到食品中,以增进食品色泽和风味,并有抑制微生物的防腐作用,有助于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延长保质期。但食用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肉制品、腌制蔬菜等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长期食用甚至会诱发消化系统癌变。在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含量有明确规定。
了解更多> >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推出了完全符合使用场景与要求的多环芳烃标液和标样,为环境工作者进行相关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和质量溯源保证。倾情为您推荐,新品现货,欢迎点击在线客服或拨打热线电话4000-999-322咨询订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