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5、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及关键途径基因变化分析
全基因组变异图谱分析(WGMP),是结合每个样品的测序Reads对参考基因组的覆盖情况和SNP、InDel的分析结果,以参考序列为标尺,把Reads覆盖情况和SNP、InDel的分布情况展示到环形的变异图谱上。从图上可直观比较Reads薄盖度的高低与变异分析结果的分布情况(图6)
赤藓糖醇是戊糖磷酸途径(PPP途径)的代谢产物,途径涉及多个关键基因。通过全基因组变异图谱的数据深入分析,赤藓糖醇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转酮酶TKL1(YALI0_E06479g)有两个碱基发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化:位于染色体CR382131.1上739638、740216位的碱基,参考基因组为A、T,Yarrowia lipolytica BBE-I7为G、G,这分别对应转酮酶TKL1的第412位和220位氨基酸。染色体CR382131.1上739638位碱基变化后与原碱基对应的三联密码子是同义密码子,因此氨基酸没有变化。740216位碱基的变化,导致该酶第220位氨基酸由赖氨酸变为谷氨酰胺。赤藓糖还原酶ER(YALI0_F18590g)也有两个碱基发生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变化:位于染色体CR382132.1上2483635、2483794位的碱基,参考基因组为G、C,Yarrowialipolytica BBE—17为C、T,但是这两个碱基的变化并没有引起赤藓糖还原酶ER的氨基酸序列发生变化。
四、结论与展望
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可以从基因组全局角度了解菌株,然后细致分析与目标途径相关的基因变化。比较基因组结果显示,Yarrowialipolytica BBE—17整个基因组有8078个小片段插与缺失变化(InDel),4256个基因发生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SNP),129个基因组结构变异(SV),142个DNA拷贝数变异(CNV)。但是与赤藓糖醇合成途径(图7>直接相关的只发现有2个关键途径基因TKLi、ER发生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SNP),并且仅有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从基因组结构变异和DNA拷贝数变化来说,基本全为缺失型,说明Yarrowialipolytica BBE—17部分代谢活动受到抑制,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赤藓糖醇代谢通路的增强。基于此可以推测:关键途径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化(SNP)并不是Yarrowialipolytica BBE—17菌株具备积累赤藓糖醇能力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基因组全局的组装差异使Yarrowialipolytica BBE—17的整体代谢网络与模式菌株不同,这也是目标代谢途径加强和目标产物积累的主要原因。
1998年Stemmer等人提出了基因组重排技术(Genomeshuffling),为分子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但是高随机性和高筛选难度限制了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覃重军等人将酵母的16条染色体合并为一条染色体,成功获得了单染色体酵母,为基因组理性编辑和理性基因组工程育种提供了可能。本文通过比较基因组学揭示的研究内容,不仅为进一步优化亚罗解脂酵母生产赤藓糖薛的能力提供信息参考,也向理性基因组工程育种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了期待。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赤藓糖醇,磷酸,氨基酸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BNCC自主研制的猴痘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根据猴痘病毒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和探针,利用qPCR技术进行检测,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
了解更多> >本期为大家带来甲醇中三氯甲烷和四氯化碳溶液标准物质,正己烷中四种六六六、四种DDT单组份溶液标准物质,共计20种,全部现货,欢迎点击在线客服了解更多详情。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