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是一种以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呈对称性、多发性、侵袭性。近年来,RA的高致残性影响全球0.5%的人口,中国患病率高达0.42%,且以女性多见。RA发病机制复杂,至今尚未明确;但免疫功能异常和相关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失调在RA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治疗RA的药物多为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等,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良反应较大。维生素D(VD)为人体必需的类固醇化合物,VD缺乏不仅对心血管系统疾病、肾脏相关疾病有重要影响,而且与RA、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VD通过免疫调节防治RA的作用进行阐述。
1 VD概述
VD作为脂溶性开环固醇类物质,包括植物来源的维生素D2(麦角钙化醇)和动物来源的维生素D3(胆钙化醇)。人体从食物中获取VD较少,95%的VD合成源于光照。VD代谢过程主要在肝内经25-羟化酶(CYP27A1)的羟化作用转化为25-羟维生素D3[25(OH)D3],继而在肾脏中经1α-羟化酶(CYP27B1)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其中,VD主要活性形式1,25(OH)2D3可与其受体(VDR)结合,并与类视黄醇X受体(RXR)形成二聚体结合到目的基因上,调控目的基因的转录与表达。血清中25(OH)D3含量也是衡定VD营养状况的主要标准。研究发现,VD除具有调节体内钙磷平衡、改善糖代谢、影响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外,1,25(OH)2D3也能够通过对抗原呈递细胞分化的调控、淋巴细胞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等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2 VD在RA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免疫系统的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细胞因子等在RA发病中起关键作用。VD缺乏普遍存在于RA患者中,VD水平与RA的发病密切相关。
2.1VD与抗原提呈细胞在RA中的作用
抗原提呈细胞(APCs)和CD4+T细胞互相作用可导致RA发生。其中,树突状细胞(DCs)作为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在诱导初始T细胞向各个细胞亚群分化、刺激初始T淋巴细胞增殖、调节各T淋巴细胞亚群之间的平衡以及在介导免疫耐受中处于中心地位。RA炎症发病部位与DCs在体内的存在部位有高度一致性。DCs广泛存在于RA滑液和滑膜组织中,与正常外周血DCs相比,滑液DCs特异性刺激自身外周血T细胞的能力更强。
研究证实,25(OH)D3可降低DCs表面共刺激分子CD86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MHC-Ⅱ)的表达,从而减弱其抗原提呈能力,抑制T细胞的增殖。1,25(OH)2D3也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产生DCs的免疫耐受性,从而改善免疫性疾病的临床症状。免疫细胞表达的CYP27B1和VDR主要受免疫信号的调节;经过1,25(OH)2D3的干预可抑制DCs分化和成熟,促进成熟DCs(mDCs)凋亡,同时未成熟DCs(iDCs)中的CYP27B1表达升高,VDR表达则降低。iDCs活化原始幼稚的T细胞,产生免疫耐受,主要通过调节CD4+T细胞和CD8+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来抑制免疫反应;mDCs则诱导免疫反应,致T细胞增殖,对“危险”和组织损伤信号作出反应,其中信号包括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或微生物产物等。因此,VD对于参与RA发病的关键免疫细胞DCs具有重要价值。
2.2 VD与淋巴细胞在RA中的作用
2.2.1 VD与T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是在胸腺内发育成熟,主要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应答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淋巴样干细胞,可分为多个T细胞亚群,目前认为主要参与RA发病的是辅助T细胞1(Th1)和Th17。T淋巴细胞由共刺激/抑制分子提供正性和负性信号,进一步调控T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以及功能成熟,在免疫系统的动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但表达失衡可能会导致Th1分泌的IL-2、Th17分泌的IL-17水平升高。
VD可通过诱导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中VDR的表达,在不影响无活力和受抑制Treg细胞的情况下,上调Treg细胞分泌Toll样受体9(TLR9)和IL-10的表达;Toll样受体也是连接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之间的纽带;而IL-10能够抑制Th1、Th2的免疫反应,达到抗炎和免疫抑制的目的。VD还可调节Th17/Treg细胞的平衡,参与T细胞分化,使免疫性疾病进程向好发展;T细胞由Th1向Th2转化可通过VD的促进完成,并且有效抑制因Th1引起的免疫反应而造成潜在的组织损害。
2.2.2 VD与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功能紊乱对RA的发病机制也存在一定影响。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LyS)在B淋巴细胞的存活和成熟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脾脏巨噬细胞和DCs随着RA的发展BLyS呈高水平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VD对B细胞具有直接免疫调节作用,包括抑制B细胞增殖,抑制活化B细胞转化为记忆B细胞以及浆细胞的分化等;其中1,25(OH)2D3可抑制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所需的内质网细胞核信号(ERN1)和转录因子X盒结合蛋白-1(XBP1)的表达,进而抑制B细胞的分化和免疫球蛋白的产生。RA患者外周血的T和B淋巴细胞中共刺激分子CD80、CD86存在异常表达,而补充VD可有效缓解该指标。故VD可经由对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相关免疫调节而改善RA。
2.3 VD与细胞因子在RA中的作用
细胞因子作为由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种微量免疫调节介质,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袭、维持机体生理平衡、防止肿瘤发生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VD通过对促炎性、抑炎性细胞因子的调控达到改善RA的目的。
2.3.1 VD与促炎性细胞因子
IL-1和TNF-α为RA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促炎性细胞因子。其中,IL-1是破坏关节软骨最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它既能促进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合成并释放胶原酶和前列腺素E2(PGE2),又能促进滑膜细胞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TNF-α可促进骨吸收、骨质破坏以及纤维母细胞增生,抑制骨胶原的合成;也能促进软骨细胞分泌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加快关节炎的损伤过程。
在TNF-α介导的RA中,VDR在其病变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软骨细胞、滑液细胞上均有表达;VDR信号系统的缺失则会加重炎性关节中巨噬细胞的浸润程度,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加速骨侵噬以及对软骨组织的破坏。1,25(OH)2D3则能下调TNF-α、IL-17等Th1细胞因子的表达,同时1-α羟化酶基因缺失所致的1,25(OH)2D3缺乏,也可导致IL-17水平的升高。
2.3.2 VD与抑炎性细胞因子
IL-4在RA的发病过程中可通过调节RA多种不同类型细胞的活性,抑制细胞反应和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而发挥抗炎作用。其不仅能抑制TNF-α、IL-1β的活性,控制炎症反应,也能降低单核细胞MHC分子和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以及PGE2的产生。IL-10在RA疾病模型中可抑制TNF-α诱导的PGE2释放,进行免疫抑制调节;也可通过多种方式提高B细胞的活性,分泌多种抗体。
VD减少Th1细胞因子γ干扰素的产生,同时增加Th2细胞因子IL-4、IL-10等的分泌,从而使活化T细胞向Th2分化;1,25(OH)2D3也可能通过下调IL-4水平改善Th1/Th2在疾病中的波动。VD也可呈剂量依赖性的刺激Treg细胞分泌IL-10,从而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合成以及肥大细胞产生,对Th1的分化产生影响,维持Th1/Th2的平衡。
3 小结
目前,RA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寻求一种高效且不良反应小的药物成为RA防治的关键。而VD可能通过对免疫系统中的抗原提呈细胞、淋巴细胞以及相关细胞因子等进行调节而防治RA,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值得注意的是,VD可能是对于RA的辅助治疗具有前景的药物,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对于VD防治RA所进行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严格评价,以真实并适用于临床为原则,为患者带来真正的福音。因此,VD在RA发病中的作用有望为医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医药导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根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04),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仔细研究了相关标准后,推出系列完全符合使用场景与要求的水中乙醇溶液标准物质。欢迎拔打订购热线:4000-999-322!奥科集团竭诚为您服务!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