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2)PPA作为脱胶剂在油脂精炼工艺中应用试验方案
油脂脱胶试验方案如表3所示,详细试验过程如下:根据各毛油最佳脱胶条件(大豆毛油:油温500°C,加酸量为0.3%,酸化时间为15min,加水量为4%,水化时间为30min;菜籽毛油最佳脱胶条件为:水浴温度50℃;磷酸加入量0.3%;酸化时间10min;加热水量6%,水化时间20min;花生毛油最佳脱胶条件为:油温75℃,加酸量为0.4%,酸化时间为10min,加水量为3%,水化时间为30min。葵花籽毛油脱胶最佳条件为油温65℃,加酸量为0.4%,酸化时间为20min,加热水量为4%,水化时间为40min)并以表3试验处理方案进行脱胶。具体操作步骤:取500g植物毛油于100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入预先设定好温度的水浴中升温并不停搅拌,待温度达到水浴温度后,往烧杯中加入一定量85%磷酸溶液并持续搅拌一定时间,随后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同温蒸馏水,继续搅拌一段时间后,取出进行物料并进行离心分离,取上层油样进行分析。为减少误差每组试验设6个重复,以脱胶率作为脱胶效果的衡量指标。
(3)PPA作为脱胶剂在油脂精炼工艺中应用试验方案
微生物发酵试验方案如表4所示,详细试验过程如下:采用固体发酵、液体发酵两种方式进行试验。根据试验需要配置YPD(酵母菌培养基)、LB(枯草芽孢杆菌培养基)基础液体、固体培养基:(空白对照,CK)、添加磷酸盐的YPD液体、固体培养基(阳性对照,YCK)、添加食品添加剂磷酸的YPD、LB固体培养基(试验组,PPA)添加食品添加剂磷酸的YPD液体、固体培养基(试验组,TPA)四种不同的培养基,并在该四种培养基接种同等菌含量、同等菌浓度的酵母菌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来判断四种培养基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4、检测方法
(1)制糖澄清试验:参照《甘蔗制糖化学管理分析方法》、GB/T317—2006《白砂糖》国家标准,对甘蔗清汁的脱色度、色值、浑浊度等进行检测。
(2)油脂精炼脱胶试验:参照国家标准GB/T—5537—2008《粮油检验磷脂含量的测定》第一法钼蓝比色法。
(3)微生物发酵试验:酿酒酵母单菌落直径,用接种针挑取单一菌落点于平皿中间,待生长72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单菌落直径大小,每组试验重复10个平板;菌体的生长曲线(参照《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四版)》采用比浊法测定生长曲线)、发酵液中酵母生长量的测定,每组试验重复6组;菌丝干重测定,每组试验重复6组;发酵能力的测定(二氧化碳产生量),每组试验重复6组;发酵液残糖量的测定,每组试验重复6组;产酒精量(气相色谱法),每组试验重复6组;发酵液总酸、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参照GB/T13662-2008),每组试验重复6组;枯草芽孢杆菌单菌落直径,用接种针挑取单一菌落点于平皿中间,待生长48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单菌落直径大小,每组试验重复10个平板;枯草芽孢杆菌生长曲线(采用比浊法测定生长曲线)、发酵液中生长量的测定,每组试验重复6组;产淀粉酶能力的测定,每组试验重复10个平板。
5、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SSl7.0软件中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多重比较(LSD)确定组间差异,结果以“均值±标准误”表示,标注相同字母(P>0.05)表示无差异,标注不同字母(P<0.05)表示存在差异,EXCEL软件作表。
二、结果与分析
1、PPA作为澄清剂在制糖工艺中应用试验图1和表5是制糖澄清对比试验结果,从表5中数据可知,空白CK平均色值为175.92IU,浑浊度为527.52MAU。阴性CK得到的清汁色值平均为90.90IU,浑浊度为151.53MAU,脱色率为55.8%;与空白CK相比,色值提高了48.33%,浑浊度降低了71.28%。而用PPA对蔗汁进行澄清得到的清汁色值平均为46.71IU,浑浊度为58.80MAU,脱色率为81.5%;与空白CK相比,色值提高了73.45%,浑浊度降低了88.85%;与阴性CK比较,色值提高了48.61%,浑浊度降低了61.2%;脱色率提高了31.53%。用TPA对蔗汁进行澄清得到的清汁色值平均为46.83IU,浑浊度为55.04MAU,脱色率为82.0%;与空白CK比较,色值提高了73.38%,浑浊度降低了89.57%,与阴性CK比较,色值提高了48.49%,浑浊度降低了63.68%;脱色率提高了31.95%。从图1可明显看出,PPA、TPA与空白CK、阴性CK在脱色率、色值、浑浊度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TPA与PPA之间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7月21日,伟业计量召开“伟业计量成功申报28种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表彰大会,集团董事长肖征、总经理周婷婷,豫南检测总经理方钰,中科互联总经理肖航出席会议,对此次成功申报的功臣们进行了表彰。
了解更多> >奥科课堂第五期--《大气中雾霾的定义、成分和危害》课程主要介绍雾和霾的区别,大气中霾的粒径分布,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来源解析,详细介绍霾与人体健康的研究报道。
了解更多>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2020年1月18日,奥科集团2019年度盛会隆重拉开帷幕。奥科全体员工齐聚一堂,总结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谋划新一年的发展方向,共享新年喜乐,欢庆2020年的到来。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