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为菊科旋覆花属草本植物,别名又叫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等。广泛产于我国北部、东北部、中部、东部各省。旋覆花的根、茎、叶、花等都有药用作用,花入药时,药用名为旋覆花,具有降气、消痰、行水、止呕之功效;用于风寒咳嗽,痰饮蓄结,胸膈痞闷,喘咳痰多;茎叶入药叫金佛草,具有治疗咳喘、呕逆、呕吐等症状,减少痰液等功效。
旋覆花植物主要成分有倍半萜、二萜、黄酮、甾体化合物,其中倍半萜类化合物为旋覆花植物的特征性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旋覆花提取物及单体化合物具有抗炎、抗真菌、抗肿瘤、预防与治疗糖尿病、抗肝损伤、抗结核、抗氧化等作用。鉴于旋覆花植物挥发油成分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而其挥发油成分研究较少,为了明确其挥发油成分,本实验采用GC-MS技术对旋覆花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旋覆花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一、仪器与材料
药材:旋覆花(InulajaponicaThunb)于2000年8月上旬采自甘肃省康乐县药水峡,经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张耀甲教授鉴定为旋覆花,植物标本存放于甘肃医学院药学系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室。
仪器:Sartorius电子天平(BS224S,京制00000249号,北京赛多利斯仪器有限公司);Agilent6890GC气相色谱/5973MSD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TG-5MS(30mX0.25mmi.d,0.25um,ThermoScientific)色谱柱。
试剂:氦气(纯度:99.9996%)。
二、实验方法
1、挥发油的提取
取旋覆花全草粉末100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6倍量水浸泡12h,共水蒸馏提取6h,分液后经冷冻干燥得黄色透明油状液体0.3148g,出油率为0.32%。
2、分析方法
(1)气相色谱条件
TG-5MS毛细管柱(30mx0.25mmi.d.,0.25μm);进样量1μL;进样模式:分流进样;进样口温度270℃;流量1.0mL/min;载气,高纯氦气99.9996%);升温程序,180℃(保持0min),8℃/min升至240℃,15℃/min升至280℃,保持2min;分流比:50:1;溶剂延迟3min。
(2)质谱条件
EI源;电离电压,70eV;离子源温度,230℃;四级杆温度150℃;传输杆温度280℃;扫描方式,全扫描;检测质荷比范围,50~650m/z。经NIST2.0标准谱库检索鉴定成分并按峰面积归一化计算各成分百分含量。
三、结果与讨论
1、实验结果
挥发油进样后得到两种挥发油的总离子流图(图1),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挥发油成分的相对含量,利用质谱图经计算机NIST2.0标准谱库检索,分析鉴定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从旋覆花挥发油中共鉴定出34个化学成分,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植酮(21.75%).长叶烯(9.71%)、棕榈酸(7.98%)、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40%)、肉豆蔻酸(7.38%)、2,6-二甲基-4-甲氧基甲基苯酚(7.04%)2-(对一茴香基)-4-甲基己烯(5.26%)、石竹素(5.03%)、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4.75%)等,其中脂肪类占45.5%,芳香类成分占26.74%,萜类占26.43%,其他类占1.18%。
2、结论
旋覆花挥发油中植酮是生产维生素E醋酸酯的中间体;长叶烯、棕榈酸、石竹素为天然香料,其中石竹素具有修复受损性细胞和促进细胞再生、抗炎作用;月桂酸等物质用于制作蜡烛、肥皂、金属皂、润滑脂、合成洗涤剂等产品。对鉴定出的34个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发现旋覆花挥发油中脂肪类占45.5%,芳香类成分占26.74%,萜类占26.43%,其他类占1.18%,正是旋覆花挥发油中脂肪类、芳香类及萜类的广泛存在,所以使得该植物具有浓郁的芳香气味。经过本文对旋覆花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全面深人分析,为旋覆花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伟业计量现推出甲醇中涕灭威亚砜、甲醇中西维因(甲萘威)、正己烷中α-六六六等溶液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障,且全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