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迷迭香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简述(一)

发布时间:2021-01-14 18:28 编辑者:余秀梅

迷迭香是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的多年生灌木植物。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迷迭香酚、鼠尾草酚和鼠尾草酸等,在食品工业、医药、化妆领域应用广泛。迷迭香抗氧化剂是目前世界公认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剂。简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以期为迷迭香植物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L.)又被称为艾菊,属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科迷迭香属灌木。迷迭香原产地在欧洲地中海地区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适合温暖的气候。在我国,关于迷迭香的记载最早见于《本草拾遗》。据调查,远在三国时期,迷迭香就被引种到中国,现已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面积种植。迷迭香的主要需求来自食品工业和医药、化妆品领域,其中最主要的需求在食品工业方面,其需求量约占全球迷迭香总需求总的一半以上。从迷迭香中提取的抗氧化剂是目前全世界公认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剂。迷迭香提取物具有收敛性,可紧实肌肤,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因而化妆品领域对迷迭香的需求也较大,约占整个迷迭香总需求的32%。现代研究表明,迷迭香具有抗菌、抗艾滋病、抗肿瘤、抗肝炎,及保护肝脏、抗氧化还原、降血脂、抗炎镇痛、免疫调节、防腐、抗血栓等作用,医药领域的需求约占全球迷迭香总需求量的14%。本文综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迷迭香的药理作用,同时展望了迷迭香提取物在其他领域的作用,以期为迷迭香的高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化学成分

迷迭香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2大部分———挥发性成分(即精油)与非挥发性成分。在本研究检索范围内,已见从迷迭香中提取出萜类、黄酮类、有机酸、多支链烷烃和氨基酸等多种成分。

1.1萜类

萜类化合物是迷迭香组成中最为复杂、含量最多的部分,包括单萜类、倍半萜类、二萜类和三萜类。

1.1.1单帖类和倍半萜类

单帖类和倍半萜类这2类成分比较复杂,主要存在于迷迭香提取物的精油中。受迷迭香种质资源及其生长过程土壤环境、温度、水分、光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同产区的迷迭香中所含的精油成分也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其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1,8-桉叶素、樟脑、龙脑、马鞭草烯酮等。

1.1.2二萜类

迷迭香中含有的二萜类物质不会随水蒸气蒸馏而分解,热稳定性较高,可分为二萜酚类和二萜醌类2类。其中,二萜酚类是迷迭香抗氧化的主要成分,主要有迷迭香酸、迷迭香酚、鼠尾草酚、鼠尾草酸、鼠尾酸甲酯、咖啡酸、芫花素等。在所有二萜酚类物质中,迷迭香酸的活性最强。迷迭香的二萜醌类化合物主要有rosmariquione、royleanone、表丹参酮、落羽松二坤、6,7-dehydroroyleanone、7-α-hydroxy-royleanone和horimininone等。

1.1.3三萜类

迷迭香中的三萜类成分多为三萜酸类物质,其母核类型为乌苏烷型、齐墩果酸型和羽扇烷型。Brieskorn等在迷迭香的茎叶中发现,其三萜类成分有桦木醇、桦木酸、19-α-羟基熊果酸、齐墩果酸、熊果酸、表-α-香树酯醇、3β-羟基乌索烷-12,20-二烯-17-酸等。陈四利等通过实验分离鉴定出了迷迭香中的7个成分,其中,属于三萜类的有7,24-tirucalladien-3β,27-diol、tirucall-α-7,24-dien-3β,21,23-triol、桦木醇、桦木酸。

1.2黄酮类

目前,研究人员已从迷迭香中提取出40余种黄酮类物质。研究显示,迷迭香中含有显著抗氧化性的主要是萜类和黄酮类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为2%~3%。黄酮类成分主要有槲皮素、木犀草素、6-甲氧基木犀草素、芹菜素、白杨素、8-甲氧基山奈酚、高良姜素、橙皮苷、phegopolin、5-羟基-7,4-二甲氧基酮、香叶木苷等。

1.3有机酸

迷迭香中的有机酸类成分在提取物中大约占5.55%的比例,主要包括迷迭香酸、咖啡酸、阿魏酸、绿原酸、L-抗坏血酸等。

1.4其他类成分

1.4.1微量元素

吴建章等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迷迭香中9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发现Fe、K、Mg、Mn、Zn含量较为丰富。杨红芸等测定了贵州省雷山县迷迭香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迷迭香中Zn、Fe、Cu、Mn含量较高,未检出有毒元素Cd和Pb。

1.4.2糖类和苷类物质

Tiwalade等从95%乙醇的迷迭香提取溶液中分离、鉴别出13种化合物,其中属于糖类和苷类的物质有(Z)-3-hexenyl glucoside、(Z)-3-hexenyl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erythritol-1-O-(6-O-trans-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2-di-O-β-D-glucopranosyl-4-ally-lbenzene、benzyl-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等。

研究人员在迷迭香的角质层部分检测到了10,16-二羟基十六烷酸、9,10,18-三羟基十八烷酸、6,7,16-三羟基十烷酸等多种脂肪酸类成分,在迷迭香的提取物中还检测到了一些氨基酸和多支链烷烃。

2药理作用

2.1抗菌作用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迷迭香抗菌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樟脑和1,8-桉叶素,它们都属于迷迭香精油类化合物。刘倩等利用迷迭香精油、茶树精油和薰衣草精油为材料,对小鼠进行体内外抑菌实验,结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种、大肠埃希菌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茶树精油和薰衣草精油,感染肺炎后的小鼠肺叶上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血斑、肺组织硬块等症状,但在连续7 d吸嗅迷迭香精油后,小鼠肺部损伤部位明显好转,出血和血斑逐渐减少,发硬组织逐渐变得柔软,接近阴性对照组小鼠的肺部组织形态。张泽生等从迷迭香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出石油醚组分、乙酸乙酯组分、正丁醇组分和水组分,并使用这些组分对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7种细菌开展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在相同的浓度下,石油醚组分和乙酸乙酯组分对于7种细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效果,而正丁醇组分和水组分对于7种细菌的抑制能力较差。将迷迭香精油用油酸或氯仿包被后形成微滴,Chifiriuc等的研究表明,这种微滴能够抑制白念珠菌和热带念珠菌的附着和生物膜的形成。Ojeda-Sana等发现,迷迭香抗大肠埃希菌的机理是,其所含有的1,8-桉叶素化合物破坏了大肠埃希菌的细胞膜。此外,属于非精油成分的鼠尾草酚目前也被认为具有抑菌作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浙江农业科学》2020年1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迷迭香马鞭草烯酮绿原酸乙酸乙酯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