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在中药及天然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一)

发布时间:2021-01-21 21:59 编辑者:余秀梅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由于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能够同时进行待测组分的鉴定与分离,尤其适用于混合组分的定性及定量研究,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和中药药物成分分析,特别对于挥发成分分析具有很大的优势。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现有文献检索,归纳和分析近年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在中药及天然药物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因具有GC的高分辨率和MS的高灵敏度,被广泛应用于复杂组分的分离与鉴定,尤其适合于低分子化合物(分子量<1000)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目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的很多方面,包括药物研究过程中组分的分离分析、生产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和验证,以及体内药物分析等,特别是在中药挥发性成分的定性定量方面,GC-MS技术的优势显得更为明显。

1 天然药物分析

天然药物为复杂化合物的集合体,通常是协同、拮抗等多种作用机理产生药理作用。目前GC-MS的高灵敏度、高鉴别力成为促进天然药物复杂体系研究的重要手段,在天然药物成分分析、有效部位的分析鉴定以及药代动力学中均已广泛应用。

早在九十年代,张文江等利用GC-MS法验证了大鼠体内海南粗榧新碱衍生物HH07A的代谢途径。尹卫平等以HPLC及GC-MS对天然产物无花果抗肿瘤成分检测分析,分析结果推断其抗癌作用与其芳环类化合物有关。贺敏以止咳平喘类天然药物为研究对象,利用GC-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用于天然药物复杂体系的解析和毒理研究,确定GC-MS在处理类似复杂成分分析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文震利用GC-MS技术,对两种常见海洋中药粗吻海龙 ( Trachyrhaphus serratus ) 与多棘海星 ( Asterias amurensis ) 中的甾醇化合物进行了分析,对于探索海龙与海星的活血补益的物质基础具有一定的意义。

2 中药化学成分分析

2.1 中药挥发油等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GC-MS联用分析技术作为分离鉴定化学成分的有力技术手段,在中药的研究分析中主要集中在有效成分(挥发油类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及方法的验证和建立方面,目前研究内容已从化学物质种类的定性和定量[2,3,4,5,6,7],扩展到关注中药质量评价新方法的建立和化学成分新功能的开发。

王恩鹏[8]首次采用GC-MS对超临界CO2萃取法(SFE)萃取人参花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为进一步摸清人参花活性部位及开发利用该资源奠定了基础。王彬等[9]采用分析石菖蒲主要化学成分,共分离出75个化学成分,其中26个化学成分匹配度在9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60.68%。裴建云等通过GC-MS在当归根和须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67和65个化学成分,为中药当归加工及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李勇建立了顶空静态进样针对鬼针草低温易挥发性成分的GC-MS快速分析方法,龚敏[12]等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GC-MS测定分析百部及其蜜炙品挥发性成分,为药用成分的分离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吕狄亚首次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HS-GC-MS)联用技术分析中药莪术化学成分,建立的方法可以快速、简单、有效的对莪术进行质量控制。Kao Wen-Yi首次利用顶空进样GC-MS分析沉香熏烟的化学成分,为沉香品质分析提供了新的方法。Jarouche Mariam开发了一种结合GC-MS量化关键生物活性分析物的有效方法来定性评估市售枸杞。王晓蕾等首次建立了GC-MS测定金牛眼药、拨云散眼药、特灵眼药中麝香酮含量的方法,完善了针对眼药质量标准中人工麝香相关质控指标。吕磊运用GC-MS技术分析挥发油成分,为扶正平消胶囊的质量控制和临床研究提供了依据。 王淑英等通过明确生产与实验室提取挥发油量的差异,为中成药生产的质量控制建立了有效的GC-MS方法。

郑巍等运用GC-MS法对红花五味子茎低极性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周福佳采用GC-MS分析金丝梅石油醚超声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作用,何钦、张生潭通过GC-MS分别分析中药白鲜皮和砂仁中潜在的抗菌活性挥发油成分,骆杰炉利用毛细管GC-MS技术进一步确定了中药木瓜的化学组成,为药理学的揭示和中药化学成分的全面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2.2 中药化学成分的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中药的药理作用通常是几种药用成分的配伍结果,而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比例又受到药用植物不同产地、生长年限以及用药部位、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因素产生的结果差异对检测方法的要求很高,所以针对高质量药用成分的检测方法建立以及验证,GC-MS的方法有很明显的优势。

赵爱红等采用毛细管GC-MS技术探讨了兴安白芷与祁白芷挥发油共有成分和不同成分之间的差异,杨凌通过建立的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方法,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产地以及野生和栽培的茅苍术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微小变化进行了系统分析。杨佰娟采用GC-MS法对不同来源的10个川芎样品、7个当归样品和9个木香样品进行挥发油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甘丹丹首先采用GC-MS对鱼腥草根、茎、叶、花四个部位的挥发油进行定性分析,共定性35个组分,为鱼腥草用药部位的选择提供参考,梁晟对木香同名异物的三种药材挥发油成分,以及马兜铃毒性不同的地上和地下部分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常雅晴等通过GC-MS揭示了祁艾不同采收期挥发油成分的动态变化,为优质中药产地、药用部位和采收期选择提供了数据支撑。

卢樱对几种提取鬼灯檠根茎挥发性成分的提取方法进行GC-MS分析比较,为药用成分提取方法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孙戡平采用GC-MS比较白术芍药散与未经炮制入药的药材挥发性成分差异,张睿增根据中药广藿香及紫苏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规律验证了配伍会影响单味药的化学成分种类和含量,刘晓梅运用HS-GC-MS对不同炮制方法的地龙腥味成分进行分析比较,证实了中药配伍和炮制方式对药用成分的影响。

杨瑞琦通过GC-MS分析不同霉变程度肉豆蔻挥发油的含量及化学成分,石文婷等对鱼腥草挥发油进行GC-MS分析,证实了适度的遮光有利于鱼腥草挥发性有效成分含量的提高,李婧琳等采用GC-MS分析确定了温度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积累的主要影响,为中药储存以及制剂制备工艺条件提供了参考。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宜春学院学报》2020年第9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中药毛细管川芎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