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通过植树造林减少人为活动,实现生态自我修复,可有效阻止地表径流的产生,减轻土壤流失。为了掌握植树造林对土壤流失与地表径流的影响,义县进行了土壤流失与地表径流监测研究。
义县近几年一直在加大荒山造林力度,为了掌握植树造林对土壤流失与地表径流的影响,特进行了土壤流失和地表径流监测研究。监测历经3个观测年,即2014年、2015年、2018年,现已全面完成了监测内容。
1监测点的选择
按照水土保持监测设施通用技术条件(SL324—2006)标准,在义县刘龙台镇谢屯村选择水土保持监测点。该监测点距县城35km。
1.1监测点径流小区建设
监测点径流小区于2014年4月开始选址、设计、建设,6月上旬建成。监测点建设3个径流小区,集中布设。小区分别由砖混砌筑而成。小区由径流小区、集流槽、径流桶、观测平台、小区围栏、观测维修步道、排水设施等组成。小区维护由雇佣监测人员完成,包括监测点日常管护、剪枝除草等作业。
1.2开展监测人员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使监测人员掌握并了解监测的目的、内容、工作方法、预期结果、监测小区设计与建设和植被覆盖度、植物多样性调查方法、土壤容重度现场取样和测试方法等。使监测人员熟练掌握地表径流观测、水样取样、降水量观测、小区维护等方法。
1.3开展现场观测活动
根据义县气候特点,每年汛期是6月至9月末。6月前和10月后很难产生降雨。所以现场观测从6月开始至9月末为径流观测期。现场观测包括降雨,径流,取水样、土样,植物多样性,植被盖度测定等。
1.4监测点基本情况
刘龙台镇谢屯村监测点地处辽西低山丘陵区,海拔120m,土壤类型为石质土。监测区造林树种为大扁杏,造林时间2012年,水平槽整地,造林株行距2m×3m。监测小区占地1200m2,小区地面坡度10°。
2监测方法与结果分析
2.1监测标准地设定
设立3个标准地,每个标准地面积200m2,长20m、宽10m。标准地内调查乔木的郁闭度,灌木、草本的盖度和乔木、灌木、草本的种类。
调查方法:在标准地内对造林的乔木、现有灌木、草本进行调查,还要对通过天然下种的乔木、灌木进行调查。需调查乔木、灌木的种类、高度、冠幅、数量,还要调查草本的盖度。
2.2监测时间
分别于2014年、2015年和2018年进行监测,每年8月中、下旬进行。
2.3结果分析
2.3.1降雨情况
2014年时段内降雨次数15次,总降水量356.8mm;2015年时段内降雨次数17次,总降水量306.7mm;2018年时段内降雨次数10次,总降水量210.6mm。
2.3.2径流情况
2.3.2.12014年监测点
小区共产生径流7次,全时段径流量10.8m3,最大径流量1.93m3,产生于8月5日;最小径流量0.485m3,产生于7月20日;时段平均径流量1.21m3。大扁杏林地、梯田处理小区产生径流6次。
2.3.2.22015年监测点
小区共产生径流4次,全时段径流量1.83m3,最大径流量0.59m3,产生于7月15日;最小径流量0.413m3,产生于6月28日;时段平均径流量0.458m3。大扁杏林地、梯田处理小区全年没有产生径流。
由于2018年没有产生径流的有效降雨,故均未发生径流。
2.3.3土壤流失量情况
2.3.3.12014年监测点
年度内小区发生径流8次,对应地表径流取水样8次。全时段小区土壤流失量531.8kg,最大一次土壤流失量143kg,时段平均土壤流失量64.8kg。大扁杏林地、梯田处理小区,全时段小区土壤流失量7.1kg,最大流失量2.5kg,全时段小区土壤流失量1.21kg。
2.3.3.22015年监测点
年度内小区发生径流4次。经分析,全时段小区土壤流失量42.8kg;最大一次土壤流失量14.92kg。大扁杏林地小区全年无径流,即无土壤流失量。
2.3.3.32018年监测点
年度内未发生径流,没有土壤流失。
2.3.4降雨、径流量、土壤流失3年结果分析
监测点3年总降水量874.1mm,能够产生径流的有效降雨412mm。而从大扁杏林地和对照区产生径流与土壤流失情况来看相差很大。大扁杏林地3年共产生径流1.09m3,产生土壤流失量6.89kg。对照区产生径流10.8m3,比大扁杏林地多8.8倍;土壤流失量达562.1kg,比大扁杏林地多80倍。说明荒山造林有效阻止了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
3结论
3.1土壤理化性质
监测点内原土壤为沙质土,栽树前土壤板结,栽树后由于植物根系和枯枝落叶作用,使土壤得以改良。
3.2实行生态自我修复,使生态环境大大改变
通过对观测点的监测结果来看,监测小区的植被盖度和植物种类大大增加,植被盖度达到了100%。乔木树种,除了大扁杏外,通过天然下种增加了山杏、白榆、山枣,灌木也通过天然下种增加了荆条、沙棘子,草本植物也增加很多。这些植物的进入增加了树种的多样性,对防止水土流失起到了关键作用。
3.3土壤侵蚀影响因子的改变,大大降低了水土流失
2016年没有发生地表径流和土壤流失,主要原因包括:(1)近几年连续干旱,地下水位下降,土地渗透能力增加,使径流发生次数减少。(2)植被覆盖率已经达到100%,高低错落的乔、灌、草植物群落,避免雨水直接到达地面,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地表径流。(3)监测点地表土壤被枯枝落叶所覆盖,其吸收了一部分雨水,降低了地表径流的发生。(4)通过近几年的封育,不管是乔木还是灌木、草本,都已经深扎于地下,土壤已经被这些植物根系固定住了,即使发生地表径流也很难发生土壤流失。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种子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自酿葡萄酒好喝又实惠,但甲醇超标的话题却屡见不鲜,饮用后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坏,那么自酿葡萄酒中甲醇含量是否一定会超标呢?关注豫南检测,我们将通过科学实验带您了解真相。
了解更多> >近日,生态环境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以及市场监管总局等六大部门共同发布了一份通知,公布了关于举行第三届全国生态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员大比武的详细信息。伟业计量针对比武内容,推出相关产品如下,欢迎订购!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现推出钾钠钙镁铵锂6种阳离子混标、金属单标、空气甲醛检测配套试剂等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障,且全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