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介绍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概况,如土壤环境监测情况,土壤环境质量控制现状。指出吉林省开展土壤质量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如监测点位采样困难,土壤监测能力不足,地方资金不足。对吉林省土壤环境监测发展提出建议,如应用"3S"技术布设监测点位,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土壤自动监测系统,应用新型技术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开展土壤环境专项问题重点治理工作,加大土壤监测资金的投入,增强各市(州)监测站的监测能力。
土壤质量监测是环境监测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随着环保问题的加剧和政府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强,国务院于2013年9月、2015年4月和2016年5月,相继出台了气、水、土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已列入“十三五”环保重点工作之一。目前,土壤污染面对的问题是土壤质量的深入调查和立法体系的完善。与大气、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且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4]。2016年土壤例行监测变为国家事权,由各省负责组织开展监测。如何对吉林省的土壤环境进行精准监测,成为吉林省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之一。
1 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概况
1.1 吉林省土壤环境监测情况
吉林省土壤监测工作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了“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松辽平原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以全省耕地为主要调查对象,以了解土壤肥力、指导农业生产为目的,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大量的土壤资料;第二阶段,开展了“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吉林省土壤环境背景值研究”,布点100多个;第三阶段,2006——2008年,根据环保部《关于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通知(环发[2006]116号)》精神,开展了“十一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与污染状况调查”,布设了1800多个点位;第四阶段,2011——2015年,开展了重金属企业、基本农田区、蔬菜种植基地、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环境质量例行监测;第五阶段,生态环境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6年部署启动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监测近万个土壤点位。而土壤例行工作也改为国家网土壤环境质量监测,2016——2019年先后开展了污染场地周边(包括污染行业企业含工业园区周边地区、采矿区周边地区、固废集中处置场周边地区等3类区域)土壤风险点位、“十一五”历史点位及国控点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从监测项目来看,除各阶段普查、详查及背景点监测外,各年度土壤监测基本项目为理化指标3项(土壤p H、阳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无机污染物8项(镉、汞、砷、铅、铬、铜、锌、镍)、有机污染物3项(六六六、滴滴涕和苯并(a)芘总量)。从组织方式来看,土壤质量监测由吉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各地市(州)和县级监测站负责开展辖区内采样、制样工作,分析测试则由省中心和各地市(州)监测站完成。
1.2 土壤环境质量控制现状
吉林省大部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代替GB15618-1995)》中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但由于多年施用化肥,导致吉林省耕地土壤中的As、Cd含量超标[5]。
2 吉林省开展土壤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2.1 监测点位采样困难
吉林省地貌形态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呈现明显的东南高、西北低的特征,造成了我省土壤采样困难。
2.2 土壤监测能力不足
除省中心和有限的几个市级站能力较强外,其余大部分市(州)监测站的能力较弱。
设备配备不足。大部分市(州)监测站缺少土壤前处理设备,已有的仪器设备存在老化、过时、破损,甚至无法修缮的现象。
人员配备不足。十多年来,各市(州)监测站人员编制几乎零增加,有些站甚至出现减编现象,但工作范围反而扩展,工作量逐年增加,各市(州)监测站人手严重不足。
技术力量不足。土壤监测对仪器分析水平要求较高,虽然各市(州)监测站的建设近年有所提高,但人才建设欠缺,尤其是专业技术人员和仪器设备匮乏、更新少,较难开展梯队建设,近年,因为监测任务的不断增加而无法解决临时人员的编制,致使部分分析项目开展困难。
2.3 地方资金不足
吉林省是经济欠发达省份,地方财政困难,各市(州)监测站垂改后,全部归省级财政。虽然土壤监测目前为国家事权,但资金不足将制约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
3 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能力的建议
3.1 应用“3S”技术布设监测点位
“3S”技术是指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遥感技术(RS)。这三种技术可以获取、处理和应用土壤信息。通过研究吉林省的地貌形态差异及土壤、环境间的关联关系,应用“3S”空间分析技术,优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特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3.2 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土壤自动监测系统
为提高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可借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7],建立吉林省土壤环境大数据管理平台,应用无线传感器将土壤监测数据通过5G网络快速传回指挥中心,监测人员直接访问土壤监测点位,并对监测点位温度、湿度、监测指标等参数进行在线控制和监测,掌握本省的土壤环境。
3.3 应用新型技术开展土壤环境监测
应用化学技术。随着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引入环境监测领域,如发展氢化物发生法(HG)、激光熔蚀法(LA)和X射线荧光光谱法、ICP-MS法等痕量和超痕量分析,可全面分析土壤环境质量,提高土壤环境的监测精度。
应用生物技术。应用PCR技术、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和生物芯片技术等生物技术开展土壤监测。
应用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吉林省急需研究土壤相关现场快速分析仪器,及时掌握污染源排放和土壤污染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3.4 开展土壤环境专项问题重点治理工作
对目前突出的土壤污染问题,吉林省应重点研讨土壤治理与修复等事关民生的问题,综合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区域的代表性,针对典型的受污染农用地、污染地块,分批实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试点。
3.5 加大土壤监测资金的投入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监测工作的规范,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多渠道、多方面争取地方经费,保障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3.6 增强各市(州)监测站的监测能力
随着垂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吉林省将逐步加快各市(州)监测站的能力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培训机制,保障人员编制,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
4 结语
吉林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主要任务是整合优化监测点位,建立土壤自动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构建我省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随着土壤监测技术的提高,应结合其特点,考虑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科学合理设计工作路线,提高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推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发展。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黑龙江科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随着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需求的日益提高,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安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即将进行3期食品专题研讨会。会议将探讨微生物实验室标准菌株的管理、食品的原理试剂及材料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进展等。
了解更多>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教育引导党员传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激励团队坚定信念开创工作新局面,2019年6月29日,在党支部书记程斌、副书记汪丹的带领下,奥科集团赴河南新县红色教育基地,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参观学习。
了解更多> >奥科集团旗下伟业计量研发团队再次获批81种国家二级标准物质定级证书,其中环境标准物质系列共计7种,后续我们将为您带来更多的国标号新品,更有精彩活动嗨不停,快跟我一起了解一下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