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黄芪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入药,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近年来,国内外以黄芪为原料的中成药、保健品、食品、化妆品、动物饲料和有机绿肥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迅速升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黄芪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和抗菌等作用。药材的药效与其所含的有效成分息息相关,不同的化学成分产生不同的药理作用。本文概述了近年来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生物活性和含量分析方法研究进展。黄芪总黄酮主要含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素型黄酮等50余种黄酮类化合物,其中异黄酮的种类最多。黄芪总黄酮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抗糖尿病、免疫调节和保护心血管系统等作用。
0 引言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var.mongholicus(Bge.) 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Bge]的干燥根入药,系中医临床上常用的补气药之一,历来有“十方八芪”的说法,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华北和东北,如内蒙古、山西、甘肃等地,市场上大部分来源于人工栽培。目前,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中成药达200多种,与此同时,黄芪在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的应用也迅速升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此外,黄芪及其制品还可以作为动物饲料和有机绿肥。
黄芪属植物广泛的生物活性推动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初,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多糖类化合物和氨基酸类化合物。此外,黄芪还含有生物碱类、木脂素类、甾醇类和微量元素等。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作为黄芪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是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评价黄芪质量的指标性成分之一。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黄芪具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如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利尿、抗衰老、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GORAI等于2016年综述了黄芪属植物中黄酮类成分的结构分类和提取分离方法。本文综述了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提取到的黄酮类化学成分,并进一步探讨了黄芪总黄酮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以期为传统中药材的深入开发和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研究思路。
1 黄芪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从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提取分离到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酮,异黄酮,异黄烷和紫檀素型黄酮,其中异黄酮的种类最多,如表1~5所示。黄酮中包括黄芩苷、槲皮素、山萘酚、异槲皮苷等结构,其母核均为5-羟基黄酮,不仅存在于黄芪中,还广泛存在于其他药用植物中,如黄芩、芦丁、甘草和葛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规定,对黄芪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要求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7-O-β-D-glc-calycosin,18)的含量不得低于0.020%。
根据文献报道有些黄酮类化合物同时存在于两种黄芪中,而有些仅存在于某一种黄芪中,如表3中的化合物31最早从膜荚黄芪的根中分离得到,随后在蒙古黄芪根中也发现了该化合物。这可能与不同的采样时间,地点以及黄芪的不同地方品种有关,或者因化合物含量过低,导致最终未能分离鉴定。从2种黄芪的根中还分别提取到了一些其他类型的黄酮,如二氢黄酮(48)、二氢异黄酮(49)和查尔酮(51)等黄酮合成的前体(表5)。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黄芪的根、茎、叶和花中,因黄芪为根部入药,根中活性成分的文献报道最多。虽然不同部位的化合物种类没有显著区别,但不同类型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差异较大。LI等和LIU等比较了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不同部位中25种活性成分的含量差异,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结果表明二氢黄酮和异黄酮主要分布在地上部中,在花和叶中含量最高。皂苷和异黄烷类主要分布于根中。蒙古黄芪中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和化合物31的含量显著高于膜荚黄芪,而膜荚黄芪根中皂苷类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蒙古黄芪。这些结果为黄芪地上部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在黄芪植株的同一部位中黄酮苷元和苷类化合物常共同存在,如从地上部可以分离得到Odoratin(20)及其葡萄糖苷(21),而在根中染料木素(10)、染料木苷(11)、毛蕊异黄酮(17)、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18)、芒柄花素(19)和芒柄花苷(22)共存。此外,植物中存在多种糖基化酶,可以对化合物不同位置的羟基进行选择性和特异性羟基化,如化合物31~34的区别为糖基化位点不同。
WANG等从蒙古黄芪中提取到了2个新化合物53和54,进一步实验表明它们均具有抗感染活性。HAO等[34]首次报道从蒙古黄芪的茎中提取到的4个结构独特的芳香族化合物(图1),其中Astraflavonoids A-C的苷元为黄酮类化合物,而Astramemoside A的苷元为对羟基苯甲酸。这些结构在之前的文献中鲜有报道。化合物Astraflavonoids A-C能够影响L6肌管细胞的糖代谢,具有显著的降糖作用。当浓度达到30μmol/L时,Astraflavonoids A和B的体外降糖作用与阳性对照胰岛素(2μmol/L)相当。此外,从药食同源作物大叶田菁的叶子中也鉴定出了Astraflavonoid B。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年第3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论坛将于2024年9月20号在银川举行,免费参会,免费提供中餐、茶歇、小礼品等。主题为“发展创新检验检测新质生产力”,涉及食品农产品检测、化工材料分析、生物医药分析、环境监测、地质矿产以及产品质检等领域。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现推出毒死蜱、六六六、涕灭威等多种农药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障,且全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根据新版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23),推出下列完全符合使用场景与要求的生活饮用水检验的标准物质。第四批带来金属和类金属指标检验相关热销和新品,供您选择。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