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表中数据说明,对于5个塔板组成的柱子在N=5时,即5个板体积载气进入柱子后,组分就开始在柱出口出现,进入检测器产生信号,见图5—3。
由图5—3看出,组分从具有5块塔板的柱中冲洗出来的最大浓度是N为8和9。流出曲线呈峰形,由于柱子的塔板数太少,峰形不对称。当n>50时,就可以得到对称的峰形曲线。在气相色谱中,一般n值很大,达103~106,因而这时的流出曲线可趋于正态分布。
2、理论塔板数如上所述,进入色谱柱的组分在载气中呈正态分布,相应的色谱峰为高斯曲线。理论塔板数(n)可用下式计算。
理论塔板数可以计算出理论塔板高度(H),即:
式中,L为柱长。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n很大,但分离效能却不理想。这是因为理论塔板数只能说明色谱带扩展的程度,不能完全说明分离情况,因而人们进一步提出有效塔板数(ne)作为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相应的有效塔板高度(H。)为:
理论塔板数(咒)和有效塔板数(咒。)之间的关系为:
3、理论塔板数与选择因子、分离度的关系
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可衡量柱效率,行越大或H越小,则柱效越高,因此n或H可作为评价柱效率的指标。但n、H只是根据单一组分的t’r和W计算出来,以说明其柱效,而对于一个多组分的混合物在柱中的分离情况,却不能加以判断。因为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同一柱上具有不同的t’r和W,分离它们所需的n就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需选择适当的固定液与色谱条件,将各组分进行分离,为了测定所达到的分离程度,需引用选择性与分离度两个概念。
选择因子(α)又称为相对保留值,是固定液对两个相邻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式(5—2)和式(5—5)]。α越大,两组分越容易分离。α也与柱温有关,柱温升高,α变小;
柱温降低,α增大,则有利于分离和柱效率提高。
分离度(R)定义为两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其平均峰宽值之比,即:
计算表明,R小于O.8时,两组分不能完全分离;R=1时,两峰重叠约2%;R=1.5时可达完全分离。因此R越大,分离越好。通常可降低柱温,增加柱长,使(tr2一tr1)增大,R提高。但降低柱温、增加柱长又会使峰加宽,因此需进行最优化选择。
理论塔板数(n)、有效塔板数(ne)与选择因子(α)、分离度有如下的关系。
参考资料:农药残留分析
7月26日“2024年环境监测技术与第三方环境监测服务产业发展论坛”在甘肃兰州飞天大酒店盛大开幕,本次大会汇聚了质检、食品、环监、疾控等检测机构及高校院所等分析测试机构的专家,共同探讨食品、环境、工业等领域的最新样品前处理技术。
了解更多> >9.21日,伟业计量“签到赢抽奖”活动正式开始!华为手机,水乳套装,月饼礼盒、大额积分等奖品相继被抽中,活动只剩最后三天,赶快行动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