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气相色谱法(三)

发布时间:2018-06-02 14:23 编辑者:周世红

表中数据说明,对于5个塔板组成的柱子在N=5时,即5个板体积载气进入柱子后,组分就开始在柱出口出现,进入检测器产生信号,见图5—3。

由图5—3看出,组分从具有5块塔板的柱中冲洗出来的最大浓度是N为8和9。流出曲线呈峰形,由于柱子的塔板数太少,峰形不对称。当n>50时,就可以得到对称的峰形曲线。在气相色谱中,一般n值很大,达103~106,因而这时的流出曲线可趋于正态分布。

2、理论塔板数如上所述,进入色谱柱的组分在载气中呈正态分布,相应的色谱峰为高斯曲线。理论塔板数(n)可用下式计算。

理论塔板数可以计算出理论塔板高度(H),即:

式中,L为柱长。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n很大,但分离效能却不理想。这是因为理论塔板数只能说明色谱带扩展的程度,不能完全说明分离情况,因而人们进一步提出有效塔板数(ne)作为色谱柱分离效能的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相应的有效塔板高度(H。)为:

理论塔板数(咒)和有效塔板数(咒。)之间的关系为:

3、理论塔板数与选择因子、分离度的关系

理论塔板数(n)或理论塔板高度(H)可衡量柱效率,行越大或H越小,则柱效越高,因此n或H可作为评价柱效率的指标。但n、H只是根据单一组分的t’r和W计算出来,以说明其柱效,而对于一个多组分的混合物在柱中的分离情况,却不能加以判断。因为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同一柱上具有不同的t’r和W,分离它们所需的n就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需选择适当的固定液与色谱条件,将各组分进行分离,为了测定所达到的分离程度,需引用选择性与分离度两个概念。

选择因子(α)又称为相对保留值,是固定液对两个相邻组分的调整保留时间之比[式(5—2)和式(5—5)]。α越大,两组分越容易分离。α也与柱温有关,柱温升高,α变小;

柱温降低,α增大,则有利于分离和柱效率提高。

分离度(R)定义为两个相邻组分的保留时间之差与其平均峰宽值之比,即:

计算表明,R小于O.8时,两组分不能完全分离;R=1时,两峰重叠约2%;R=1.5时可达完全分离。因此R越大,分离越好。通常可降低柱温,增加柱长,使(tr2一tr1)增大,R提高。但降低柱温、增加柱长又会使峰加宽,因此需进行最优化选择。

理论塔板数(n)、有效塔板数(ne)与选择因子(α)、分离度有如下的关系。

参考资料:农药残留分析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