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千家寨野生古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和化学组分计量特征对海拔梯度的适应(三)

发布时间:2021-05-06 20:18 编辑者:夏德婷

2.1.2海拔野生古茶树叶片叶肉组织结构的影响

从表2可知,各海拔对野生古茶树叶片叶肉组织结构的影响显著。其中,野生古茶树叶片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及叶肉厚度随海拔增加呈现先增后降再增的变化规律,在海拔A2增至最大水平,较海拔A1分别增加1.31倍、1.19倍、1.22倍;而在海拔A3显著降低,较海拔A2下降22.02%、36.51%、33.23%。此外,随海拔的升高,野生古茶树叶片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先增后降,在海拔A3达到最大值(0.36、0.2160);组织结构疏松度在海拔A1和A4分别拥有最大值(0.6826)和最小值(0.5916),且两海拔间差异显著。

2.2海拔对野生古茶树叶片化学组分计量特征的影响

从图5可以得知,不同海拔野生古茶树叶片C、N、P及其计量比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野生古茶树叶片C含量在海拔A2和A4均有所增加,且前者增加显著;而叶片N、P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先降后增,在A2降至最低,N、P含量则在海拔A4和A1分别拥有最大值。同时,C/N、C/P及N/P在各海拔的变化范围分别为21.52~25.67、183.09~259.55和8.24~10.17,C/N、C/P表现为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而N/P大体上随着海拔升高而增加,但均在A2显著增加,分别是海拔A1的115.63%、141.76%、122.57%。

2.3野生古茶树叶片解剖结构指标和化学组分计量特征的相关分析

从叶片解剖结构与其化学组分计量特征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这些性状总共解释了87.66%的变异,能够较为完整的体现出千家寨不同海拔下野生古茶树叶片解剖结构和生态化学计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其中第一主成分解释了56.82%(图6A),对第一主成分影响较大的指标有叶片厚度(LT)、叶肉厚度(TM)、海绵组织厚度(TST)以及上下表皮厚度(TUE、TLE);第二主成分解释了30.84%(图6A),影响第二主成分较大的指标有主脉突起度(MP)、氮磷比(N/P)、栅海比(P/S)、叶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结构疏松度(SR),说明这些指标和第二主成分有较高的相关性。此外,图6(B)显示,野生古茶树各海拔下样品聚集成4个不同的区域,说明不同海拔野生古茶树解剖学特性和化学组分计量特征组间差异较大,组内差异较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生态学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海绵组织古茶树组分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