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硒(SE)作为一种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几乎存在于所有生命体中,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肝及解毒等生物学功能,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硒缺乏可以引起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疾病,这些疾病给我国缺硒地区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人体中的硒元素必须从体外摄取以满足自身健康需要。硒化物的种类繁多,有无机硒和有机硒2种形态。硒元素在动、植物体内主要以硒蛋白(SElEnopRotEin)的形式出现。
硒蛋白是指硒以硒代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SEc)形式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作用结合到肽链上所形成的蛋白质。动物体内的硒元素主要来自于食物,膳食硒蛋白经消化水解为硒代甲硫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并被人体吸收。硒在生物体中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和硒代甲硫氨酸的形式存在。硒蛋白中硒代半胱氨酸大多处在活性位点上,使其具有特异的功能特性。与其它氨基酸不同,直接膳食摄入的硒代半胱氨酸并不能直接应用于硒蛋白的合成,必须经过复杂的合成机制重新合成,才可参与合成硒蛋白,起到对生物体有益的作用。人体内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硒蛋白有多种,在神经系统发育,免疫功能调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硒蛋白合成代谢及生理功能,有利于对硒元素的合理应用,以改善人体与动物的健康状况,因此长期以来是国内外营养学和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硒元素对人体的有益作用主要是通过硒蛋白实现的。通过研究硒蛋白结构证实:硒代半胱氨酸在硒蛋白活性部位普遍存在,对硒蛋白的生理活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人体中共发现25种蛋白质。硒以硒代半胱氨酸形式插入硒蛋白序列中。编码SEc的密码子为UGA,被普遍认为是第21种氨基酸。SEc与其它20种氨基酸合成方式不同,具有高度特异的合成途径,具体机制如图1所示:首先,转运硒代半胱氨酸的RnA(tRnA[SER]SEc),在丝氨酸-tRnA合成酶(SERS)作用下与丝氨酸结合发生酰化,形成SER-tRnA[SER]SEc;然后,SER-tRnA[SER]SEc在激酶(pStK)作用下磷酸化,形成pSER-tRnA[SER]SEc;最终,SEc合成酶(SpS2)催化pSER-tRnA[SER]SEc与硒供体H2SEpo3-生成SEc-tRnA[SER]SEc。硒代半胱氨酸tRnA被认为是丝氨酸的tRnA。
膳食补充是人们摄入硒的主要方式,硒代蛋氨酸是膳食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硒的吸收发生在动物的十二指肠,不同形态的硒具有不同的吸收机制,膳食中的硒蛋白经水解产生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其中,被吸收的SEMEt有2条转化途径:首先SEMEt通过转硫途径转化为硒代半胱氨酸参与硒蛋白的合成过程,其次,SEMEt在体内通过胱硫醚γ裂解酶降解为甲基硒醇,与S-腺苷甲硫氨酸通过甲基化作用转化为二甲基硒化物/三甲基硒化物,并通过去甲基化转化为硒化物参与硒蛋白的合成过程。硒代半胱氨酸通过硒代半胱氨酸裂解酶催化分解为硒化物和丙氨酸。硒化物在硒磷酸合成酶的作用下与三磷酸腺苷反应生成硒磷酸,直接参与硒蛋白合成。硒的代谢过程主要是在肝脏中完成的,硒蛋白p为血浆蛋白负责对硒的转运。当摄入体内的硒过量时,肝脏会将SE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的形式储存,或者直接将其转化为硒糖或硒离子形式排出体外。
硒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硒代半胱氨酸参与构成的硒蛋白来实现。目前,功能已知的真核生物的硒蛋白中大部分是氧化还原酶,具有抗氧化作用,主要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p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硒蛋白W等。GpX与tRXR抗氧化的机制主要体现在清除机体的自由基(FR)。硒的抗氧化作用主要是由硒蛋白参与构成的酶来实现。
脊椎动物体内存在8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其中GpX1-4和一些种类的GpX6均含有硒元素,具有抗氧化功能。GpX1是第1个被鉴定出来的哺乳动物硒蛋白。GpX能够催化硫醇还原过氧化物,主要还原剂是谷胱甘肽(GlutataionE,GpX),其催化反应式为:ROOH+2GSH→ROH+H2O+GSSG。随着与GSH结合相关的精氨酸残基的减少,从GpX1到GpX4对GSH的特异性逐渐降低,催化底物种类范围扩大。对GpX催化动力学研究发现其符合乒乓模式,没有典型的酶底物复合物形成。BoRtoli等以磷脂氢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4)及其半胱氨酸(cyS)和碲半胱氨酸(tEc)突变体作为模型,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密度泛函计算方法以及电脑对S,SE,tE3种氧族元素的酶活性位点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yS和SEc酶通过电荷分离形成中间体,将硫醇/硒醇还原为次磺酸/次硒酸,而tEc突变体则为直接氧化途径。分析cyS-GpX和SEc-GpX抗氧化特性,发现SEc-GpX具有较低的能量壁垒,因此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tRXR是一种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硒蛋白,包含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lavinADEninEDinuclEotiDE,FAD)结构,与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RX),辅酶nADpH构成抗氧化系统。其中,tRXR能够催化nADpH将氧化态tRX中的二硫键还原成巯基,使其转变为还原态。yaMaMoto等从蓝藻中提取tRXR基因,经pcR扩增导入大肠杆菌表达,结果证实tRXR对蓝藻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活性氧有消除作用。DREchSEl等通过极谱法实时检测小鼠大脑线粒体中的H2O2,结果发现当使用金诺芬和1-氯-2,4-二硝基苯对tRXR进行抑制时,H2O2的清除率降低80%,高于谷胱甘肽酶系统被抑制后H2O2清除率的降低比率,说明在大脑线粒体中抗氧化作用主要依靠硫氧还蛋白系统。
许多硒蛋白都可以在免疫细胞中表达,起到抗氧化,促进某些细胞在激活过程中的信号传导等作用,对哺乳动物的免疫调节具有重要影响。硒蛋白参与免疫调节机制有多种,主要包括抗氧化介导和免疫因子介导2种形式。当细菌等微生物侵入哺乳动物机体时,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活性氧(如·O2-,H2O2,·OH,nO·,OnOO-等)对病原体进行氧化,同时,活性氧还是吞噬细胞和非吞噬免疫细胞间信号传递媒介,是细胞免疫必不可少的物质。然而,过多的活性氧在杀伤病原体的同时,对正常机体组织也会产生损伤,并引起过度免疫的发生,因此必须清除活性氧以保护自身免受损伤。Won等分离了正常型和GpX1基因敲除型小鼠的淋巴结细胞及脾细胞,制备单细胞悬浮液,用cD3对其激活,测定其活性氧含量,然后采用细胞内因子标记的流式细胞技术鉴定辅助t淋巴细胞1和17,结果表明,GpX1缺乏使活性氧含量升高,GpX1缺陷型辅助t淋巴细胞倾向分化为辅助t淋巴细胞1,说明GpX1通过活性氧的调控,影响t细胞增值和分化。
的干扰载体,转染小鼠t淋巴细胞,然后利用cD3体外激活t细胞,结果显示:受到干扰的t细胞在激活后钙离子浓度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α的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细胞,说明硒蛋白K可以通过影响内质网钙稳态蛋白调节细胞激活过程中的钙离子浓度,同时影响白细胞介素2的表达。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关于微量元素,科学家根据是否为人体所必需分成了四类:必需的、可能必需的、潜在毒性的和未知功能的。必需微量元素包括铁、锌、碘、硒。人体的铁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是许多储运氧气的“船”的关键成分,也参与造血过程。与之相似,食物中的铁主要由红色肉类、动物肝脏、动物血液、河蚌、黑木耳、紫菜来提供。锌在人体内参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缺锌会导致儿童生长发育停滞,成人性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等,阻碍机体细胞新生和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