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在本次教学改革之前,闭卷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高达70%。区别于传统的闭卷考试这一简单的形式,在引入CDIO教育理念之后,大幅加强以过程评价作为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过程,关注实践环节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改革后,期末考试占比降至50%,而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占比提升至50%,其中包括章节复习作业(15%)、实践作业(20%)和综述作业(15%)。
首先,设立了除第一章绪论之外的7次章节复习作业,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章节重要知识点掌握情况。在7次章节复习作业中还穿插了与本章节密切相关的开放性论述题,使得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点上自主学习、拓展视野。以第一次“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后的授课学期为例,复习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开放性论述题包括:控制真菌毒素的新方法与新技术、2013年恒天然乌龙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个人感悟、常用化学消毒剂的优劣势和应用场景分析等。在复习作业布置之后的课堂上邀请部分同学分享自己的作业答案,开展对章节复习作业的讲解与分析,帮助学生巩固每个章节的核心知识点的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本课程主要通过2次实践作业和1次代表性工厂参观实习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上述2次实践作业是围绕着食品工厂工艺流程、作业区划分、生产动线设计、卫生设施设计、卫生管控体系展开,再带领学生走访一家无锡市周边的食品生产企业,在参观的过程中回顾核心知识点,做到边参观、边思考、边学习、边纠错,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依据我校本科生培养方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可通过本课程设置的实践类作业熟悉未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就业岗位,明确该岗位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以及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本课程的过程评价还包含综述作业1项,以第一次“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后的授课学期为例,综述作业是从下列主题中二选一,完成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综述。其中包括,第二章食品的生物污染与控制原理延伸出“天然产物抑制食源性微生物”主题,以及第四章各类食品中常见的卫生问题衍生出的“热加工过程危害产物分析及品质控制”主题。综述作业设立的目的是考察学生的资料查阅、总结和归纳的能力,这也是一次令学生了解现代食品卫生控制研究方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最后,改革后的期末考试形式虽然仍是闭卷考试的形式,但在题型上做出重大改变。以往闭卷考试中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占比较大(30%~40%),以上考察形式较简单,考察的知识点往往比较单一。改革后降低了客观题比例,形成一套以论述提醒为主的考试模式。在论述题出题过程中格外注重多个知识点的考察,以及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2019-2020年第二学期是“食品卫生学”第一次教学改革后的期末考试,本次考试论述题考察范围实现了除第一章绪论和第八章食品卫生体系以外的全覆盖。以论述题第一题为例,本题涉及食源性微生物生物被膜形成过程和控制手段,重点考察了“食品卫生学”中清洗、消毒的操作步骤与要求,同时还交叉融合了“微生物学”中食源性微生物的基本概念、生长条件等基础知识,“食品工厂与设计”中设备表面的设计要求,“现代食品技术”中超声波技术等知识点,真正实现课程内考察多个知识点,学科间的知识点的融会贯通。
江南大学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测系统,可供任课教师查阅所授课程的学生评教分数、反馈意见等信息。综合来看,教改之前“食品卫生学”评教结果位居全学院中上游,虽学生反馈较好,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具体如下:2017-2018年第二学期的评教平均分89.77,综合评分位列全学院前33.05%;2018-2019年第二学期的评教平均分89.50,综合评分位列全学院前26.23%。融入CDIO现代教育理念之后,2019-2020年第二学期“食品卫生学”评教结果迅速上升,跻身全学院“最受欢迎”课程之列,评教平均分为94.03,综合评分位列全学院前2.86%。
评教具体单项得分如表1所示,2019-2020年第二学期“食品卫生学”教学改革之后的评教各项指标均有所提升,优于前2次的评教结果。从评教结果来看,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分量、内容,以及教师反馈情况的评价明显改善,由前2个学期不足90分,提升至95.19分。该单项得分的提升显示出本课程融入CDIO现代教育理念后更加重视教学过程评价,丰富日常作业的形式和种类,让学生通过完成复习、实践和综述作业的过程中学习和收获更多知识。此外,学生对老师讲课内容的充实感、时代感强、理论联系实际等方面的印象改观较大,从教改前的90分上涨至94.04分,且学生普遍认为学习过程中能够系统而全面地把握教学内容。最后,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对教改后课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程度有所提升,同时加强了对其自身具备了相关应用能力的认同感,这一现象也体现出学生对本课程的核心知识点掌握情况,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大大增强。从上述评教结果中可以看出,基于CDIO现代工程教育理念的“食品卫生学”课程达成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同度普遍较高,在增强了其自身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形成了团队协作、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氛围。
综上所述,通过将CDIO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融入我校“食品卫生学”教学之中已收获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适应了该教学模式,提升了学习兴趣。本课程注重理论和技能培养上的相互结合,摸索适应于自主学习、相互研讨的学习模式。同时,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尊重客观规律,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在不断强调知识点实践与应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食品卫生学”作为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一流学科和双万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的核心课程,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继续贯彻CDIO现代工程教育理念,革新教学内容,紧跟时代潮流,力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一批适应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才。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发酵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现如今,国内外工科院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培养共同缺点,就是“重技术、轻管理”。同时,日常授课过程中还缺乏食品加工卫生控制的实践性。因此,本课程强化食品质量安全控制与管理的理念,提升本专业学生的控制管理水平,更加适应新工科模式下对本专业人才过程管控能力的要求,强化学生作为未来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者的责任意识,综合应用专业知识实现食品安全及品质控制是本课程建设试图探索解决的问题。
了解更多> >在后续实验过程中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不同处理手段的作用因素与生物被膜厚度、孔隙率、内部菌体活性等参数的变化规律,让学生深刻的理解生物被膜综合防控的方法原理。该环节中,教师还可根据实验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要求,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一定的拓展。基于此,CDIO现代工程教育理念贯穿在该章节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做中学”的教育模式。
了解更多> >在本次教学改革之前,闭卷期末考试成绩占比高达70%。区别于传统的闭卷考试这一简单的形式,在引入CDIO教育理念之后,大幅加强以过程评价作为考核方式,重点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的过程,关注实践环节和工程技术的应用能力。改革后,期末考试占比降至50%,而针对教学过程的评价占比提升至50%,其中包括章节复习作业(15%)、实践作业(20%)和综述作业(15%)。 首先,设立了除第一章绪论之外的7次章节复习作业,使得教师及时掌握学生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