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羊毛、桑蚕丝、黏纤和聚酯纤维四组分混纺产品定量分析难度较大,采用了36%盐酸法,与原有的75%硫酸法和甲酸/氯化锌法作对比。结果表明:用36%盐酸法测定羊毛、桑蚕丝、黏纤和聚酯纤维四组分混纺产品,试验的误差最小、精确度最高,因此,可用36%盐酸法对羊毛、桑蚕丝、黏纤和聚酯纤维四组分混纺产品进行定量化学分析。
羊毛、桑蚕丝都是天然纤维,具有很好的吸湿性、染色性、保暖性,手感非常柔软,往往运用在高档的服装面料上。近年来,为改善面料的性能,同时降低服装成本,实际生产中会加入其他合成纤维。黏纤质地柔软、穿着舒适,而聚酯纤维可以增加面料的保型性,这两种纤维的加入既改善了服装的服用性能,同时又降低了面料的成本。
羊毛、桑蚕丝、黏纤与聚酯纤维四组分混纺产品定量分析难度比较大,没有统一的标准。参照FZ/T 01026—2017《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多组分纤维混合物》中四组分定量分析方案3,第二份样品利用次氯酸钠溶解羊毛和桑蚕丝,再用75%硫酸溶解剩余物中的黏纤。主要难度在于第一份样品中羊毛与桑蚕丝的定量分析。有羊毛和桑蚕丝混纺的产品,在目前有的标准中,定量分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75%硫酸法,参照标准GB/T 2910.18—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8部分:蚕丝与羊毛或其他动物毛纤维的混合物(硫酸法)》;另一种是甲酸/氯化锌法,参照标准FZ/T 01112—2012《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蚕丝与羊毛或/和羊绒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经过试验验证,包含羊毛与桑蚕丝混纺的产品,36%的盐酸可以有效地去除桑蚕丝纤维,同时对羊毛的损失也很小。本试验主要对比这三种方法对于已知配比的羊毛、桑蚕丝、黏纤与聚酯纤维四组分混纺产品定量分析的试验结果,以期选择出最优定量方法。
根据FZ/T 01026—2017中四组分定量分析方案3,取两块试样:第一块试样用1 mol/L次氯酸钠溶液溶解羊毛和桑蚕丝,收集残留物,清洗、烘干和称重;之后残留物继续用75%硫酸法溶解,抽滤清洗之后,进行烘干,最后称重。第二块试样用75%硫酸溶液或甲酸/氯化锌溶液或36%盐酸溶液去除黏纤和桑蚕丝,收集残留物羊毛,清洗、烘干和称重。最后按照标准中方案3的公式,计算各组分纤维的净干质量分数。
次氯酸钠溶液,具体配制如下: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浓度为1mol/L)加入氢氧化钠,最终使其质量浓度为5 g/L。
75%硫酸溶液,具体配制如下:在冷却的条件下慢慢地将700 m L浓硫酸(密度1.84 g/cm3)加入到350 m L蒸馏水中,等待溶液冷却到室温,再用蒸馏水定容到1 L。
稀氨水溶液,具体配制如下:用蒸馏水将200 mL的氨水(密度为0.880 g/cm3)稀释到1 L。
甲酸/氯化锌溶液,具体配制如下:20 g无水氯化锌中,加入68 g无水甲酸试剂,最后加蒸馏水至100 g。
36%盐酸溶液,无需配制。
石油醚,无需配制。
电子分析天平(型号为AUW220),精度为0.000 2 g,干燥器,烘箱(型号为FD115),恒温加热水浴锅,玻璃砂芯坩埚,三角烧瓶(有玻璃塞,容积为250 m L),真空泵(型号为2XZ-4D)。
采用手工配比,用100%羊毛(标准贴衬)、100%桑蚕丝(标准贴衬)、100%黏纤(标准贴衬)和100%聚酯纤维(标准贴衬)试样制备5种不同混纺比例的羊毛、桑蚕丝、黏纤和聚酯纤维四组分混合物试样。配比见表1。
将5种配比的四组分混纺物分别准备4份,分别为标号1~4,每份约1 g。
参照标准GB/T 2910.1—2009《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第1部分:试验通则》,对试验样品进行预处理,目的是去除样品中的加工助剂或其他非纤维物质。用石油醚在索氏萃取器里萃取1 h,每小时保证循环不少于6次。等待样品中的石油醚完全挥发后,在冷水中浸泡1 h,然后在(65±5)℃的水中继续浸泡1 h,浸泡过程中持续搅拌,之后进行抽吸,或者离心,使试样脱水,最后烘干试样。
将预处理后的5种配比的四组分混纺物样品1号放入三角烧瓶内,加入100 m L次氯酸钠溶液,充分润湿后,在水浴锅中振荡40 min,之后清洗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将剩余的残留物放入三角烧瓶内,加入200 mL 75%的硫酸溶液,充分润湿后,将烧瓶保持在(50±5)℃放置1 h,每隔10 min摇动一次,之后清洗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这一步的数值将统一用于三种方法的计算,相当于四组分定量分析方案3中第二份样品的处理。
将5种配比的四组分混纺物样品2号放入三角烧瓶内,加入100 m L的75%硫酸溶液,用力振荡三角烧瓶,室温下放置30 min,然后再次振荡烧瓶,再在室温下放置30 min。振荡最后一次之后,用已知质量的过滤坩埚过滤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再用少量硫酸溶液清洗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用抽滤装置抽吸排液,依次用50 m L稀硫酸溶液、50 m L水和50 m L稀氨水溶液清洗过滤坩埚中的残留物,之后烘干、冷却、称重。
将5种配比的四组分混纺物样品3号放入三角烧瓶内,加入100 m L预热至40℃的甲酸/氯化锌溶液,充分振荡润湿试样,之后每隔15 min摇动一次,在40℃下保持45 min。用甲酸/氯化锌溶液把三角烧瓶中的残留物洗到玻璃砂芯坩埚中,用40℃的甲酸/氯化锌溶液清洗,再用40℃的水清洗,最后用稀氨水中和后再用冷水冲洗至中性,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将5种配比的四组分混纺物样品4号放入三角烧瓶内,加入100 m L的36%盐酸溶液,充分振荡以润湿试样,在常温(25℃)下,放在水浴振荡器中振荡45 min。用真空泵抽滤装置抽吸过滤以后,用常温的36%盐酸冲洗砂芯坩埚上的残留物,之后用足量的水冲洗,最后用稀氨水中和,再将其通过砂芯坩埚进行抽吸过滤,将坩埚上的残留物用水冲洗干净,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合成纤维》,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由于食品样品多种多样,具有基质复杂、干扰物质多且含量高、目标化合物含量低等特点,通常需要采用复杂的提取、净化、浓缩等处理技术才能对其中的有机物进行分析测定。
了解更多> >食品安全事关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从法律法规、监管主体、标准体系、监管机制和保障制度5个维度对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归纳了日本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同维度的特点特征,提出了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了解更多> >为揭示九龙江入海通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通过查阅统计年鉴中人口、GDP、畜禽养殖量、化肥施用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养分通量以及水产养殖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氮通量与GDP增长、常住人口,尤其与畜禽养殖等活动密切相关(图3)。同时,流域内化肥使用量与总氮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总氮流量受河流径流以及NO-3-N、NO-2-N,NH+4-N浓度的综合影响,径流量与水文气候条件有关,总氮浓度受九龙江流域人类活动影响较大。总磷通量与化肥施用呈显著正相关,与水产养殖等其他影响因素无显著相关性,说明
了解更多> >紫苏叶挥发油中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文献报道的主要成分见表1。不同类型的紫苏叶的挥发油成分及其含量存在差异性,通过查阅文献,得出PA型和PK型紫苏叶的主要化学成分相对含量排序,见表2和表3,由于挥发油含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表2和表3中的相对含量没有具体数值而只有大概区间。
了解更多> >采用减压蒸馏法对七里香蔷薇(RosabanksiaeR.Br.var.noroalisRegel.)花瓣进行植物精油提取,并进行初步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七里香蔷薇植物精油中含有21种化合物,其中苄醇、丁子香酚、苯丙醛为主要成分。大量生长于中国秦岭山区海拔400~1500m的河岸、溪谷、荒坡灌丛、道旁地边。花含芳香油,在盛花季节,花丛满山,遍地飘香。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产生的一种具有挥发性芳香气味的次生代谢物,本研究主要对安康地区七里香蔷薇花瓣进行精油提取并分析其主要成分。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