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高职教育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公民素质、促进就业等方面有巨大的贡献,是国家发展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逐渐成为新工艺、新技术、新规程掌握的主要阵地和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关键平台。基于此,高职教育进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也必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切实让学生掌握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室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现阶段,一些高职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实验项目多属于原理验证类型,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机会少,综合性、创新性的实验活动更少。教育思想与实验理念的落后,导致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地完成实验验证操作,难以获得学习突破和创新,长此以往,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这样落后的教学方式会不断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其主动性,最终难以让其在学习上有更大的突破,也无法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现阶段,一些高职学校还无法有效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且未形成系统性的实验室建设、管理体系,最终导致实验室教学内容不突出,毫无自身特色。受管理人员、实验经费的影响,实验室对外开放性不足,只进行专业教学中必要的实验活动,难以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更多的条件。同时,实验室中的新设备、新工艺、新规程、新领域信息更新不及时,即使引进了也无法有效融入实践教学中,最终导致实验室与教学严重脱节。
高职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并未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功能、任务、规模、人员等,只是注重院系以及教研的利益,过分被人事关系纠缠等,从而导致实验室设置、结构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同时,实验室较为分散,整体优势不足,且难以结合形成系统,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还无法体现实验室的优势。高职学校的实验室多进行校院二级管理,因此,实验室只能根据相关的专业课程完成设置,这样一来,便容易出现公共基础类实验室的重复建设,甚至出现常用仪器设备重复购买的现象,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整合与利用,并不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若不予以重视,最终实验室所服务的对象和使用功能也会越来越单一,难以充分满足高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许多高职学校重授课与理论,轻实验与实践,对实践教学的定位模糊,从而导致实验室管理职责不清。这样一来,实验室的相关教师与管理人员便会被视为教辅人员,无法受到重视。在利益的影响下,多数教师不愿意管理实验室,宁愿授课,最终导致实验室的师资力量较弱。同时,高职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经费较少,多数设备配套严重不足,最终会阻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进程。
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经济建设,是高职教育的重要职责和使命。因此,高职学校在建设实验室时,需要适当转变教育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始终坚持“学做并重”“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竞争性激励机制、政策性导向,引导广大教师重视和正确认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促使其将教育重心放至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与此同时,高职学校也要将实验室的规划起点、建设水平、验收标准提升至最高档次,认真思考和创新,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高职学校可以先将分散的实验室进行科学设计和重组,形成一个综合实训中心,并以此构建新的行政管理机构,再与院系级专业的实验室、功能性实验室合并,进行统一的管理。对于公共基础类的实验室,高职学校可将其建设为规模适度的校级实验室,并全面开放,面向全校师生,形成一个综合性教学平台;对于单一功能的学科实验室,高职学校可将其组合打造成一个多功能的实验室,进行专业技能实验,并提升实验室中仪器的使用率。同时,在实验室管理中实施校院统一管理体系,能减弱实验室功能的重叠性,降低设备配置的重复率,促使设备、实验室得到最大优化。此外,在统筹管理下,高职学校可以针对所有的实验室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让实验室发挥自身的应用和专业优势。
高职学校应充分挖掘实验室的内涵,通过科学化管理,不断健全实验室的所有规章制度,促使实验室走向科学化、制度化,也让实验室更具规范性、系统性。高职学校可制订全面涵盖师资人力、平台场所、设备仪器、技术档案、评价考核的新型管理制度,为实验室的规范、科学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将综合实训中心交由行政管理建制,学院可根据实验室的综合情况直接任命相关管理主任,必须是精通实验室管理且具有高学术造诣的人员担任。实验室主任名单主要由院系提出,后经学校相关领导同意审批再予以聘任。同时,高职学校应坚持责任、权利、利益的相统一,赋予实验室主任较为自主的管理权,让其充分发挥自身的管理作用,推动高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进程。
高职学校应创新人才引用思想,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灵活设立具有科学性聘用机制,并采用项目合作、柔性引进等方式吸引或引进相关专业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学校也要积极引进一线新工艺、新技术、新规程,并加以吸收、内化,以此创新实验室的教学内容,提升实验教学质量。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减轻人员编制的压力,还能改善人才单一的现象,促使多学科融合,让实验室充分获得开放与合作,最终发挥其自身效能。
高职学校需要不断深入挖掘实验室的内涵与潜力,利用实验室开展各类学科竞赛、学生技能竞赛、教师科研等,吸引更多具有创新精神、能力的人才。同时,将实验室打造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需场所,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让实验室输出更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要创新实验室的体系,就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可先引进一批高层次、高学历的人才,改善队伍结构,充实团队。其次,可选派现有的教师进修培训,提高现有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准。再次,可适当外聘一些优秀的实验人才,加大外聘师资队伍的占比。最后,增加经济投入,为教师提供更多提升自我的机会,鼓励其攻读更高学位,利用派驻现场顶岗锻炼、定期进修学习、参观新技术等途径将整个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提升至更高档次。高职学校要不断整合教学内容和资源,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构建教学课程新体系,避免实验课过于依赖单一知识点或者某门专业课,多开发综合性实验项目,通过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做合一等方式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的重要性,切实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提升实验室设备的重复利用率,满足科研活动、创新性教学、学生实操的需求,高职学校应将实验室全面开放,面向全校师生,并适当向校外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首先,应开放实验设备,只要学生和教师根据自身的学习、教学需求提出申请即可,最后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学习和教学。其次,应开放实验时间,若学生在相应的实验课程内尚未完成自己的实验活动,可提出申请,通过审批后让其在课余时间下完成实验学习。再次,开放管理内容,除了必修的实验项目之外,高职学校可将其他相关的实验项目归为选修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并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实验项目才可毕业。最后,开放实验资源,高校可先利用现代技术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适当开放设备信息、业务数据、硬件资源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
总而言之,高职学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其质量水平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坚持科学性、系统性的管理理念,深挖实验室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坚持创新、开放、发展,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实验室的教学优势,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贡献更多的力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现代职业教育》,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农药是化学品,农药残留风险性评价属于化学品风险性评价。化学品风险性评价是对暴露于某化学品时人体健康、生物或环境受到伤害的可能性与可能程度的估测,其结论是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了解更多>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接连不断,三聚氰胺奶粉、染色馒头、立顿毒茶等事件的曝光,都反映出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因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严重威胁到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本文选取世界乳业10强之一的伊利股份作为案例,研究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财务评价方法和指标,构建了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财务评价体系,对于政府监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和评价体系具有参考价值,也便于利益相关者全面了解和评价食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社会
了解更多> >随着当前食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各种新食品、新餐饮的出现,食品安全工作日益繁重,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继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充实人员队伍,加大培训力度和深度。加强对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的引进与培养,加强区县一级食源性疾病事件的发现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与医院HIS系统对接的软件开发工作[10],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机构收集及上报食源性疾病病例信息的能力。
了解更多> >4月7日,娄底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召开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部署会,党组成员、副局长易清贤出席会议并讲话,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分管局领导以及食品抽检工作和不合格(问题)食品核查处置工作的负责人、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及综合执法支队分管领导参加会议。
了解更多> >021年4月9日下午,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推进会。会议由市局副局长王芳主持,各县区局和市局经开区分局分管食品流通安全监管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