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由于微生物具有生命活性,当其储存在室温下将因繁殖而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当其储存在冷冻状态下又容易因形成冰晶体产生机械性切割效应使得细胞发生破裂而死亡。因此,微生物的测量量值很难在不同实验室之间复现。如何制备生命活性稳定且能均匀分布的微生物标准物质,是长期困扰各国科研工作者的关键难题。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建立了一套微生物标准物质制备方法。首先,将微生物培养到对数生长期,使其生理状态达到一致;然后,采用PB(Plackett-Burman)和响应面等实验从上百种试剂中筛选发明出能有效保持微生物活性稳定的保护剂配方;最后,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将微生物制备成休眠状态,从而实现了微生物量值在不同时间和不同空间的复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微生物标准物质制备方法,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成功研制并申报了国家一级标准物质3种和国家二级标准物质15种,主要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等(见表2),初步满足了我国在食品安全检测、生物安全防护性能评价、微生物制药和仪器校准等领域微生物的测量需求,使我国成为继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标准物质与测量研究院(JRC-IRMM)、英国国家生物制品检定所(NIBSC)和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之后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了微生物标准物质制备技术的国家。
致病微生物污染是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由微生物致病菌导致,而我国因很多菜品需要高温加工,大大降低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几率。但是,据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仍然是引起食源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目前,中国计量科学院以将微生物精准测量方法应用于食品微生物标准物质制备工艺中,获批了14种食品微生物国家有证标准物质(见表2),现已为国内食品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提供了计量支撑。从2019年以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于微生物标准物质制备技术承担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本级承检机构盲样考核任务,现已开展了奶粉中菌落总数、奶粉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米粉中大肠菌群和蛋粉中沙门氏菌等10多项能力验证项目,并为北京、山东、黑龙江和江苏等省级检测机构提供了上千单元的微生物能力验证样品。通过组织微生物盲样考核和能力验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帮助食品检测机构查找微生物检测的影响因素,稳步提升了我国食品微生物检测能力和水平。
此外,按照目前国际通用标准,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O157:H7等致病微生物限量检出或不得检出,依据现行标准微生物的检测需要很长时间。以沙门氏菌为例,传统沙门氏菌检测方法是通过多次培养、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和血清学鉴定等多达近9个步骤,耗时近4天以上,因此其检测效率低,时效性差。为提升食品微生物检测效率和缩短检测时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基于免疫荧光流式分析技术和微生物富集技术研究建立了食品基质中痕量微生物活菌快速灵敏测量方法,将现行标准中数天的检测时间缩短到8小时以内,实现了一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痕量微生物的检测。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计量科学与技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过梳理已有文献发现,巴戟天含有糖类、环烯醚萜类、氨基酸类、蒽醌类、微量元素等多种化学成分;巴戟天提取物及其有效成分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如抗抑郁、抗痴呆、抗衰老、抗炎、促进血管生成等作用,并且不同成分、不同溶剂提取物的药理活性不同。然而,现有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①在化学成分方面,只是机械地进行了药物成分的广泛筛选,应根据巴戟天的药理作用,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②在研究药理作用方面,实验选取的造模方法和观察的指标均较为单一,很多实验属于重复性研究;③在药理研究方面,现有研究大多侧重观察和评估药物的疗效。
了解更多> >野花椒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菌、杀虫、抗肿瘤、心脑保护、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另有研究表明该化合物能通过促进RCT、CEBPαS21/LXRα和TLR4/NF-κB途径来减少炎症反应进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还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传导从而对化学诱导的炎症性肠病产生抗炎作用。Su等发现异嗪皮啶能通过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减轻由IL-1β引诱的人髓核细胞炎症,能在椎间盘退变中起到预防作用。另有研究发现异嗪皮啶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体降低MI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炎症反应。
了解更多> >数字PCR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核酸分子定量检测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不依赖标准曲线、灵敏度和精准度高等优势,在食品转基因成分分析、动植物产品检测、微生物检测等相关领域逐渐显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本文对数字PCR的原理、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等进行综述及分析,为数字PCR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了解更多> >过岗龙为豆科Leguminosae榼藤子属植物榼藤子Entada phaseoloides(Linn.)Merr.的干燥藤茎,又名过江龙、过山枫、大血藤、扭骨风、过岗扁龙、脊龙等,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过岗龙性凉,味涩、微苦,归肝、脾经,有小毒,具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腿疼痛、跌打肿痛等疾病。瑶医还用于治疗偏瘫、痔疮出血、蛇虫咬伤等。
了解更多> >榼藤子植物的种子和藤茎均可做药用,其临床功效有所差别,榼藤子种子具有补气补血、健胃消食、除风止痛、强筋硬骨之功效,其藤茎(过岗龙)主要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对榼藤子种子研究较多,对藤茎的研究相对较少。而过岗龙资源丰富,化学成分多样,且临床应用广泛的过岗龙片具有良好的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因此,对过岗龙进一步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明确其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并完善其质量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