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常见霉菌鉴定(六)

发布时间:2020-11-18 16:30 编辑者:伟业计量

4、岛青霉(P.islandicum)

属于双轮对称青霉组,绳状青霉系。在察氏琼脂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局限,致密丛状,呈橙色、红色及暗绿色的混合体。反面浊橙色至红色,变至浊褐色。低倍显微镜下分生孢子链纠缠链状,分生孢子梗短。长50~75μm,由气生菌丝或菌丝索上生出,壁光滑,帚状枝典型对称双轮生,稍短,小梗有些骤然变尖,7~9μm×2μm。分生孢子椭圆形,光滑,3~3.5μm×2.5~3μm。

岛青霉产生黄天精和环氯素,该毒素均为肝脏毒,能引起动物的肝损害,并能引起肝癌。

5、展开青霉(P.patulum),异名:荨麻青霉(P.urticae)

属于不对称青霉组,束状青霉亚组。在察氏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局限,12~14 d时直径2~2.5μm,大多有放射状沟纹,边缘陡峭,中央稍凸起,表面呈现粒状,有些在边缘有明显的菌丝束,有的则呈现絮状,厚密。灰绿色至亮灰色。有的菌系产生近于无色的渗出液,气味不明显。反面暗黄色渐变为橙褐色乃至红褐色,稍扩散于培养基中。帚状枝疏松散开,可具3~4层分枝,其大小和复杂程度差别很大,一般40~50μm,极限20~80μm。分生孢子链略散开,长达50~100μm。分生孢子梗一部分单生,一部分集结成束,多弯曲,壁光滑,一般400~520μm×3~4μm。副枝散开,大多15~20μm×3~3.5μm。梗基较短,大多为7~9μm×3~3.5μm。小梗短,4.5~6.5μm×2~2.5μm,8~10个密集一簇。分生孢子椭圆形,后变为近球形,长轴2.5~3μm,光滑。

展开青霉产生展青霉素,该毒素能引起动物中毒死亡。皮下反复注射展青霉素,可引起注射部位的肉瘤。展青霉素也是一种神经毒。

6、纯绿青霉(P.viridicatum)

属于不对称青霉组,束状青霉亚组,纯绿青霉系。菌落生长局限,12~14d时直径2.5~3.5cm,亮黄绿色,有时有狭的带蓝绿色的带紧邻于白色边缘的内侧,极厚,通常为显著的粒状,老年时变为浊褐色。反面纯淡黄色至纯褐色。帚状枝正常的有三层分枝,常常副枝及梗基生在同一高度。分生孢子梗大部分直径3.5~4.5μm,但有时达6μm,粗糙至很粗糙。小梗7~10μm×2.5~3μm。分生孢子椭圆形,达4.5μm×3.3μm,或亚球形,直径约3.5μm,略粗糙,成纠缠链状或不确定的直柱状。

纯绿青霉产生赭曲霉毒素和桔青霉素。

7、皱褶青霉(P.rugulosum)

属于对称二轮青霉组,皱褶青霉系。菌落生长局限,12~14d时直径1.0~1.5cm,几为绒毛状至一定的絮状,浓绿继变为稍灰色。反面最初无色,慢慢变为深黄色至橙色的点状及块状,在斜面培养时尤以边缘为然。帚状枝大部分典型,但也常常不规则。梗基长短不一。分生孢子梗光滑,直径2.5~3μm。小梗10~12μm×1.8~2μm。分生孢子呈椭圆形,显著地粗糙,3~3.5μm×2.5~3μm,生成纠缠链状。

皱褶青霉产生皱褶青霉素,该毒素是一种肝脏毒。

8、产紫青霉(P.Purpurogenum)

属于对称二轮青霉组,产紫青霉系。菌落生长稍局限,12~14d时直径1.5~2.5cm,绒状或稍呈现絮状;孢子多,在黄色至橙红色菌丝体上为深绿色,继而变为深暗绿色。反面深红色至紫红色并扩散于培养基中。分生孢子梗多自基质生出,100~150μm×2.5~3.5μm,自气生菌丝分枝而出者则较短、光滑。帚状枝为典型的双轮对称型,紧密。梗基5~8个轮生,10~14μm×2.5~3μm。小梗细长,端尖,4~6个成为紧密而平行的一簇,10~12μm×2.5μm。分生孢子呈椭圆形至近球形,具厚壁,大多数菌系是粗糙的;偶而光滑,3~3.5μm×2.5~3μm。

红色青霉(P.rubrum)与产紫青霉很类似,其区别在于它的较淡的灰绿色,分生孢子光滑并几为球形。

产紫青霉和红色青霉均产生红青霉毒素,该毒素为肝脏毒。

参考资料: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标准手册

相关链接:岛青霉荨麻青霉纯绿青霉孢子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