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参照Ortufio等的研究方法,并略作修改,具体操作如下:
称取3mL制备好浓度为5mg/mL的肌原纤维蛋白质溶液,加入5mL用2mol/L盐酸溶解的DNPH溶液于锥形瓶中。设立空白对照组,即量取3mL肌纤维蛋白质溶液,加入5mL的2mol/L的HCI溶液,放置在黑暗处反应1h,反应每问隔10min摇晃1次,然后添加2mL的20%的TCA溶液,冷冻离心15min(4℃,4000r/min),倒掉上清液,得到的沉淀用3mL体积比为1:1的乙醇-乙酸乙脂混合物洗涤2次。
最后取浓度为6mol/L的盐酸胍溶液10mL,在37℃水浴中溶解沉淀15min。所得溶液在25℃,4000r/min转速下离心10min,取上清液于波长370nm测定吸光值。
羰基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370:样品组在波长为370nm下的吸光值;A0:对照组在波长为370nm下的吸光值;d:比色光径(cm)=1;C:样本蛋白质浓度(mg/mL);V反总:反应体系总体积;V样:加入样品体积。
总巯基测定方法参照Yang等的方法,并作相应的调整。量取2mg的5mg/mL蛋白质溶液于离心管中,加入8nilTris-甘氨酸溶液(由10.4g/LTris,0.9g/L甘氨酸,1.2g/LEDTA以及8mol/L尿素调节pH为8.0组成的混合溶液),通过匀浆均质机处理成匀浆后,于4℃,5000r/min冷冻离心20min,过滤除去不溶性蛋白,再准确量取4.5mL上清液,加入0.5mLE1lroans’s试剂,混匀,窒温条件下放置30min后,设定波长412nm测定吸光值。稀释倍数n=10。
总巯基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A412:样品组在波长为412nm下的吸光值;c:分子吸光系数,其值为13600mol/(L-cm);M:肌原纤维蛋白的浓度(mg/mL),此处为1mg/mL;n:稀释倍数,此处为1.1。
参照Chelh等的方法,并略做修改。配制浓度为5mg/mL的蛋白质溶液,即量取2mg的肌纤维蛋白,溶解于pH为6.0的20mmol/L磷酸缓冲溶液中。取1mL蛋白溶液加入200μL的1mg/mL溴酚蓝(BPB),混匀,室温下搅拌10min,然后在4000r/min的条件下离心20min,倒出上清液,加蒸馏水稀释10倍,在595nm处测定吸光值;设立空白对照组(即取pH为6.0的20mm01的磷酸缓冲溶液,其中小加蛋白质溶液,与样品组同样进行搅拌、离心、稀释,再在595nm的波长下测定吸光值)。
每个试验测试重复三次,结果均表示为平均值±标准差(X±SD)。数据统计用Excel,数据分析以及差异显著(P<0.05)和差异极显著(P<0.01)的分析采用PASWStatistic18。
如表1所示,直接提取法提取甘草酸粗品得率为8.08%,显著高于索氏提取法(P<0.05)。因此,选取直接提取法作为甘草的提取方法。
如图2所示,三种甘草提取物组与对照组亮度值(L*)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贮藏初期,水分由肉糜表而渗出,增大光的反射,而使L*值增大。贮藏后期,肉糜表面水分不断蒸发损失,肉糜表面亮度变暗。对照组L*值贮藏到7d时出现下降,商品组贮藏到3d时出现下降,水提组与醇提组贮藏到5dEC出现下降,说明甘草提取物对鸡肉糜表面水分渗出有抑制作用,商品组最早表现出来;贮藏7d时,醇提组的L*值显著高于商品组与水提组(P<0.05),第9d时,对照组鸡肉糜L*值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5),其原因可能是贮藏后期添加甘草提取物有利于肉糜内部水分的保持,降低水分表面渗出率,从而减小了光的反射度,使L*值减小。
如图3所示,在9d的冷藏过程中,鸡肉糜的红度值(a*)均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鸡肉糜中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不断氧化生成高铁肌红蛋白”,使红褐色增加导致肉糜颜色变暗,从而使a*值降低。1~5d,不同处理对鸡肉糜a*值影响不大,第7d时水提组、醇提组与对照组、商品组a*差异不显著(P>0.05),至9d时,水提组、醇提组的a*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商品组(P<0.05)。由此可知,甘草提取物有抑制肌红蛋白氧化,防止鸡肉糜a*值降低的作用;但也有研究表明,甘草醇提物对肌红蛋白氧化无明显抑制效果。与本文贮藏前期结论吻合。商品组a*值低于其余三组,可能是因为商品提取物本身颜色较深,对其a*值造成了影响。
如图4所示,四组的b*值均呈上升趋势,这是因为蛋白质变性和脂肪氧化会引起肉中b*值变大。贮藏1~9d时,水提组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1-3d商品组与醇提组无显著性差异;但商品组与其余两组差异显著(P<0.05),b*值较小。此处说明甘草提取物对b*值的影响不大,但商品组抑制b*值上升的效果最明显。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工业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甘草为临床常用配伍药材,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甘草化学成分多样,至今已发现黄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种。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经保护、肝脏保护等药理作用。对甘草中新发现的化学成分、人工合成化学成分、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以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甘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了解更多> >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其病因复杂,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暂无有效的治疗手段。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中药效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肿瘤作用,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减少迁移,促进机体自噬等方式进行治疗,同时可通过修饰化学成分取代基达到增强药效的作用。
了解更多> >柴胡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主要含有皂苷、挥发油、有机酸、黄酮及甾醇类,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柴胡皂苷属于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三萜皂苷类成分主要通过甲戊二羟酸途径合成,由3分子的乙酰辅酶A缩合后,在酶的作用下催化成了含有6个碳原子的甲羟戊酸(MVA),再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得到了异戊烯焦磷酸(IPP),异戊烯焦磷酸异构化变成了二甲丙烯焦磷酸(DMAPP);
了解更多> >四逆散是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安神之经典名方,主治阳郁厥逆、肝脾气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等证。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抑郁、失眠、肝纤维化、溃疡性结肠炎、胃炎、前列腺炎、痛经等症。近年来,中药质量研究取得长足进步,但仍未满足日益提高的质量控制的要求。
了解更多> >通过描述性分析及时间一强度感官评定方法对常温具有等甜度水平的六种天然甜味剂及10%蔗糖水溶液于冷藏(4℃)条件下进行感官属性蛛网图与甜味变化过程的绘制和比较,并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将七种样品进行分类,总结出各甜味剂样品与蔗糖的相似度及差异性,以期更好地指导低糖冷藏食品的开发。结果显示,木糖醇-M47与赤藓糖醇-C33的相对甜度虽不高,但其甜味随时间的变化与蔗糖较为一致,因此在生产中更建议将此类物质作为代糖配方的主体。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