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11种苯系物(一)

发布时间:2021-11-17 19:18 编辑者:特邀作者周世红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之一,种类繁多且成分复杂,包括非甲烷碳氢化合物、卤代烃、含氧有机化合物、含氮有机化合物、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有机物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而且大多数的挥发性有机物具有毒性以及致癌作用,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口腔系统等产生不良反应,危害人体健康。此外,VOCs在二次污染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以臭氧为主的光化学烟雾以及二次细颗粒气溶胶的生成。苯及其衍生物属于芳香烃类的挥发性有机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邻二甲苯、1,3,5-三甲苯、苯乙烯、1,2,3-三甲苯和1,2,4-三甲苯等。这类化合物在挥发性有机物中所占的体积分数较大,易对人体造血功能产生巨大危害,且活性高,臭氧生成潜势贡献率较大,因此,对环境空气中的苯系物的监测势在必行。

目前标准规范中常见的苯系物控制污染物包含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苯乙烯。2019年山东省生态环境厅与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2801.7—2019)中明确规定了厂界监控点三甲苯的浓度限值,但《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固体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法》(HJ583—2010)、《环境空气苯系物的测定活性炭吸附/二硫化碳解析-气相色谱法》(HJ584—2010)均未包含三甲苯的监测方法,《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吸附管采样-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644—2013)和《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2015)中仅仅包含1,3,5-三甲苯和1,2,4-三甲苯,并未涉及到1,2,3-三甲苯的监测分析方法。

目前,环境空气中苯系物的采样方法有被动采样、直接采样和有动力采样。其中被动采样时样品中的待测组分依赖分子扩散达到吸附剂表面,因此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大,重现性差;直接采样是采用塑料袋、注射器、罐等固定容器直接采集样品。吴迓名等比较了聚氯乙烯气袋、聚四氟乙烯气袋和全玻璃注射器对样品保存的影响,由于渗透和吸附造成的样品损失较大,因此该方法通常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样品。曹方方等建立了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57种臭氧前体物,虽然该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但是苏玛罐、清罐仪、配气仪的价格昂贵,普适性不强;部分动力采样利用泵抽取样品,使其富集在吸附管上。常见的固体吸附剂有活性炭和Tenax,但是Tenax价格昂贵、吸附容量低,且吸附管的老化程序繁琐,吸附管的反复使用可能带来不避免的交叉污染。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固相微萃取、热脱附、低温预浓缩、溶剂解析法等。方瑞斌等建立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法分析中芳烃物质,固相微萃取选择性高,但是步骤繁琐,重现性差;梁素敏等建立了热脱附-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及废气中的苯系物,该方法使用了全量分析,只能一次性进样,对于未知浓度的样品,需要进行多次采样。低温预浓缩使用的设备及其液氮昂贵、普适性不强。

通过比较不同采样方法、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笔者建立了选择活性炭吸附有动力采样-二硫化碳溶剂解析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空气中常见的11种苯系物,包括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异丙苯、邻二甲苯、1,3,5-三甲苯、苯乙烯、1,2,3-三甲苯和1,2,4-三甲苯。不仅填补了目前标准规范中常见的11种苯系物控制污染物的空白,而且采用活性炭管采样管采样,价格低廉,不存在重复使用带来的交叉污染,采样便捷、易操作。二硫化碳解析为经典的前处理方法,重复性好、检出限低,可以实现一次采样、多次分析,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重现性好、能准确的定性和定量,适用于环境空气中11种苯系物的测定。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气相色谱仪:Agilent7890B型,配有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毛细管柱:HP–Innowax型,30m×0.53mm,1.00μm,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空气采样器:崂应2020型,青岛崂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活性炭管:6mm×80mm,100/50mg,北京劳保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氢气发生器:SPH–300型,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全自动空气源:SPB–3型,北京中惠普分析技术研究所。二硫化碳:色谱纯,德国CNWTechnologiesGmbH。二硫化碳中7种苯系物混合标准物质:含苯、甲苯、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编号为GBW(E)082621a,批号为A1910126,各组分浓度均为100mg/L,北京坛墨质检科技有限公司。二硫化碳中异丙苯溶液、二硫化碳中1,2,3-三甲苯、二硫化碳中1,2,4-三甲苯、二硫化碳中1,3,5-三甲苯标准物质:1000mg/L,编号为CDHW–GBW(E)082849e、CDHW–BW0837、CDHW–BW0838、CDHW–BW0839,北京海岸鸿蒙标准物质有限公司。

1.2 样品的采集

在采样现场,打开活性炭采样管,与空气采样器进气口连接,以0.50L/min的流量采集10L气体样品,并记录采样器流量、温度、压力、采样时间和地点,采样完毕后,取下采样管,立即用聚四氟乙烯帽密封,避光密闭保存。

1.3 样品的前处理

将采样管A段和B段分别放入2mL的具塞比色管中,每个试管中各加入1.00mL二硫化碳,盖紧瓶塞后,轻轻振动,在室温下解析50min后,待测。

1.4 仪器工作条件

进样口温度:250℃;柱流量:0.5mL/min;进样方式:分流进样;分流比:1∶10;FID检测器温度:250℃;氢气流量:40mL/min;空气流量:400mL/min;尾吹气流量:3mL/min;柱温:30℃保持5min,以5℃/min升至50℃,再以10℃/min升至100℃,保持5min;进样体积:1.0μL。

1.5 溶液的制备

取100μL的二硫化碳中7种苯系物混合标准物质,二硫化碳中异丙苯溶液标准物质、二硫化碳中1,2,3-三甲苯标准物质、二硫化碳中1,2,4-三甲苯标准物质、二硫化碳中1,3,5-三甲苯标准物质各10μL,稀释至1.00mL的二硫化碳中,配制成质量浓度均为8.77mg/L的11种苯系物混合标准备液。

2 结果与讨论

2.1 解析液体积的优化

分别考察了1、2、3、4、5mL不同解析液体积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解析液体积对苯系物的测定基本无影响。但是,随着解析液体积的增加,一方面造成试剂的浪费和环境污染,另一方面对于低浓度的样品造成未检出的误判。因此,最终选择解析液的体积为1mL。

2.2 解析时间的优化

分别考察了10、30、50、60、90、120min不同解析时间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解析时间的延长,测定的11种苯系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当解析时间大于50min时,测定的11种苯系物浓度保持稳定。因此,最终选择解析时间为50min。

2.3 毛细管柱选择的优化

常见的毛细管色谱柱有DB–1、DB–5、DB–624、HP–Innowax型。其中DB–1型是非极性的低流失的毛细管色谱柱,适用于分析烃类、农药、多氯联苯等化合物;DB–5型是弱极性低流失的毛细管色谱柱,适用于分析卤代烃、芳香烃化合物、有机氯农药等化合物;DB–624型是中等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适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组分;HP–Innowax型是强极性的毛细管色谱柱,适用于分析醇类、芳香族化合物。

考察了上述4种毛细管色谱柱对11种苯系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由于11种苯系物中的乙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和邻二甲苯、苯乙烯是沸点接近的两组分离对,采用非极性的DB–1型、非极性的DB–5型、中等极性的DB–624型色谱柱无法实现上述两组分离对的完全分离,而强极性的HP–Innowax型色谱柱能实现11种苯系物的完全分离,因此,最终选择HP–Innowax型毛细管色谱柱。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分析计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间二甲苯二硫化碳对二甲苯苯乙烯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