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由表3可知,从45℃~105℃,甜叶菊绿原酸类成分受热温度越高、时间越长,含量减少越多;其中3-CQA的含量减少最多,4-CQA次之,5-CQA减少最少。45℃~85℃范围内,甜叶菊绿原酸类成分损失率相近,105℃下甜叶菊绿原酸类成分损失率明显升高。
在不同温度下加热2h、4h、8h,3-CQA、4-CQA、5-CQA含量和总酸含量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可以认为在55℃~85℃下,加热8h对绿原酸产品溶液稳定性无影响。
在通入空气的情况下,48h后总绿原酸损失率为3.62%,而通氮气的样品则无损失。数据表明,在0~24h内,绿原酸产品溶液受到氧气影响减少0.56%,而放置48h后减少3.62%,说明绿原酸产品溶液会在有氧条件下绿原酸含量逐渐降低。
调pH后和原始绿原酸溶液对比,各pH条件下的总酸含量都发生损失。其中,在pH=8.0条件下,总酸含量损失17.09%,损失最多。在pH=4.0和pH=8.0条件下,放置4h后溶液中的绿原酸含量相比于0h,损失率分别为4.85%和6.75%,而在pH=10.0时,4h后损失率为2.3%。在碱性环境下(pH=8.0、pH=10.0)放置,总酸含量的损失率处于平均水平,但5-CQA含量明显减少,4-CQA、3-CQA含量明显升高,且3-CQA含量升高更多。原因是3-CQA和5-CQA在水解时更趋向于转化为4-CQA,而4-CQA水解时更趋向于转化为3-CQA,而非5-CQA。
溶液中金属离子和绿原酸的摩尔比为3∶50、3∶25和6∶25时,绿原酸的损失率<7%,4h和0h相比基本没有变化。可以认为金属离子的加入会引起绿原酸少量损失。
本研究以甜叶菊绿原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多种条件对甜叶菊绿原酸稳定性的影响,其中对产品稳定性影响较大,使绿原酸总含量变化达到7%以上的条件有温度、pH;对产品稳定性影响较小,绿原酸总含量变化<7%的条件有光照、氧气、金属离子。
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在甜叶菊绿原酸的提取、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过程料液的温度、pH;在产品的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应控制温度,避光真空保存,避免应用场景中的金属离子过高、pH过高或过低。现阶段关于提高甜叶菊绿原酸类成分稳定性方面的研究较少,值得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如各成分的转化条件、转化路径、转化产物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甜叶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巴西的高山草甸,特别是南美巴拉圭东北部。甜叶菊中富含甜菊糖苷,被广泛用作天然甜味剂。有研究报道从甜菊提取物中鉴定出89种化合物,并将其分为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类、低聚糖、糖脂类、嘌呤和维甲酸等。
了解更多> >甜叶菊属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和巴西的高山草甸,特别是南美巴拉圭东北部。甜叶菊中富含甜菊糖苷,被广泛用作天然甜味剂。有研究报道从甜菊提取物中鉴定出89种化合物,并将其分为多酚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氨基酸衍生物、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类、低聚糖、糖脂类、嘌呤和维甲酸等。
了解更多>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0,高剂量的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能抑制小鼠肝脏N0的生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和异绿原酸C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N0和PGE2含量,且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能显著提高小鼠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减轻机体自由基损伤。3种样品对小鼠肝脏PGE2生成无显著影响。
了解更多>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0,高剂量的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能抑制小鼠肝脏N0的生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和异绿原酸C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N0和PGE2含量,且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能显著提高小鼠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减轻机体自由基损伤。3种样品对小鼠肝脏PGE2生成无显著影响。
了解更多> >研究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的抗炎作用。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产生N0,高剂量的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及其主要成分异绿原酸能抑制小鼠肝脏N0的生成。甜叶菊废渣提取物和异绿原酸C可显著降低小鼠血清N0和PGE2含量,且异绿原酸A与异绿原酸C能显著提高小鼠SOD活性并降低MDA含量,减轻机体自由基损伤。3种样品对小鼠肝脏PGE2生成无显著影响。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