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如图8、图9所示,所有乳液粒径均随储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这是因为液滴表面蛋白质分子的重新排列或解吸,改变了乳液的界面性质,其中单独API溶液在储藏第1d就出现了明显的层析和沉淀现象;当XG添加至0.15%时,乳液呈现出较好的长期稳定性。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XG添加量在(0.2%~0.25%)时乳液粒径增加,但未出现明显的乳析或相分离现象,说明此时乳液仍比较稳定。这是由于黄原胶的添加使乳液体系的黏度提高,对体系的分层现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由此可知,乳液在25和60℃储藏时,XG添加量在0.2%及0.25%时乳液稳定性相对较好。
热处理对乳液的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模拟了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热处理工艺,对样品进行90℃加热处理,以阐明热处理对乳液的影响。如图10所示,样品经加热处理并放置24h后,乳液液滴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聚集,粒径增加,未添加XG溶液的D从34.7μm增加至53.6μm。随XG添加量的增加(0.05%~0.15%),乳液粒径增加幅度降低,这可能是由于API-XG复合物在高温下形成一个界面层抑制絮凝作用;有研究报道,阴离子多糖(如XG)可以改善乳液的热稳定性。当XG增加至0.2%~0.25%时,无法对API-XG乳液的粒径进行测量。这是由于XG自身具有一定的凝胶特性,XG的添加使API乳液粘弹性发生改变,在加热过程中,API发生变性,且在XG的作用下,乳液在冷却后形成凝胶。
在食品的加工、储藏及运输中,难免会经历温度剧烈起伏波动影响,本实验通过模拟冻融循环以探究乳液在其环境下的稳定性。如图11所示,经24h处理后的乳液粒径分布范围变大,平均粒径明显增大,未添加XG的API溶液在经过冻融循环处理后出现破乳现象。如图11B、C所示,放置24h后,随XG添加量的增加,API-XG乳液粒径增加幅度逐渐减小;当XG添加量为0.15%时,乳液未出现乳析或相分离现象,说明API-0.15%XG乳液相对稳定;继续添加XG(0.2%~0.25%),乳液粒径变化相对较小,且无乳析等现象。这可能是由于添加0.2%~0.25%XG时的乳液黏度较大,且ζ-电位值更低,具有更强的静电排斥作用,从而增加了乳液的稳定性。
食品的加工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盐离子干扰,本实验模拟Na+环境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图12A表明随Na+浓度增加,API乳液的粒径增大,这可能是由于盐离子会改变多糖在体系中的状态,溶液电解质减弱体系中未吸附多糖的水化作用,增加自由水的释放,使黏度降低,液滴间静电斥力减弱,乳液液滴发生聚集导致粒径变大。图12B可看出随着盐离子浓度的增加,ζ-电位减小(绝对值)。根据图12C层析指数与图12D的宏观图可看出,当添加XG(0.1%~0.15%)时,乳液只在添有250mmol/LNa+环境中出现分层;当XG达到0.2%时,未出现乳液层析现象。可见,XG添加量达到0.15%~0.25%时,API-XG乳液在Na+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好。
本实验在多糖种类筛选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黄原胶添加量对API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比发现XG对API乳化特性影响最明显,即添加XG可有效改善API的乳化性与乳液稳定性;XG的添加使API-XG乳液的黏度增加,表面张力降低,界面吸附能力增强,具有更低的电位值,液滴直径小且分布更均匀,且当XG添加量为0.25%时效果最明显;XG的适度添加(0.15%~0.20%)使APIXG乳液的热稳定性、耐盐性有所提升,当XG添加量为0.2%~0.25%时,API-XG乳液在储藏及冻融循环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因此,当XG添加量为0.2%时,API乳液具有较优的乳化性及乳液稳定性。扁桃仁分离蛋白质是一种优质的植物蛋白质资源,然其乳化特性一直是制约其开发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本实验以黄原胶为辅助材料,实验结果有效提升了其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但就黄原胶改善扁桃仁分离蛋白质乳化特性的影响机制尚不明确,且对两者相互作用后的营养与功能挖掘也有待进一步探究。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工业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研究了一种分散速溶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黄原胶颗粒表面喷洒吐温80可以改善黄原胶的分散性,改性后的黄原胶结合麦芽糊精进行一步式蒸汽造粒得到分散速溶型黄原胶,其中吐温80用量为0.2%,黄原胶与麦芽糊精质量配比8∶2,造粒最优条件为进风温度70℃,雾化压力0.3MPa,雾化速度25mL/min。
了解更多> >研究了一种分散速溶型黄原胶的制备方法。结果表明:黄原胶颗粒表面喷洒吐温80可以改善黄原胶的分散性,改性后的黄原胶结合麦芽糊精进行一步式蒸汽造粒得到分散速溶型黄原胶,其中吐温80用量为0.2%,黄原胶与麦芽糊精质量配比8∶2,造粒最优条件为进风温度70℃,雾化压力0.3MPa,雾化速度25mL/min。
了解更多> >试验以鳕鱼骨酶解液和石斛超微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依据粒径和透光率指标,探究添加亚麻籽胶、黄原胶和卡拉胶三种不同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的鳕鱼酶解液、0.8%的石斛超微粉、10%的白砂糖、0.1%的柠檬酸为最优工艺配方;根据体系分层沉淀、粒径及透光率测定结果可知,添加三种稳定剂均能改善液体分层情况,提高饮料体系的稳定性,其中亚麻籽胶与黄原胶复配组(2∶1,0.03%)稳定效果最优。
了解更多> >试验以鳕鱼骨酶解液和石斛超微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依据粒径和透光率指标,探究添加亚麻籽胶、黄原胶和卡拉胶三种不同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的鳕鱼酶解液、0.8%的石斛超微粉、10%的白砂糖、0.1%的柠檬酸为最优工艺配方;根据体系分层沉淀、粒径及透光率测定结果可知,添加三种稳定剂均能改善液体分层情况,提高饮料体系的稳定性,其中亚麻籽胶与黄原胶复配组(2∶1,0.03%)稳定效果最优。
了解更多> >试验以鳕鱼骨酶解液和石斛超微粉为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依据粒径和透光率指标,探究添加亚麻籽胶、黄原胶和卡拉胶三种不同稳定剂对饮料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5%的鳕鱼酶解液、0.8%的石斛超微粉、10%的白砂糖、0.1%的柠檬酸为最优工艺配方;根据体系分层沉淀、粒径及透光率测定结果可知,添加三种稳定剂均能改善液体分层情况,提高饮料体系的稳定性,其中亚麻籽胶与黄原胶复配组(2∶1,0.03%)稳定效果最优。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