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新国际单位制(SI):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2022-01-15 17:52 编辑者:特邀作者杨燕

国际单位制(SI)是科学、工程、经济和社会中所有测量的基础。电子仪器的测量结果最终要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以保证其准确性。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些基本单位多是由实物基准复现和保存的,其准确性已跟不上科研和生产的需求。20世纪后半叶,量子物理学的成就为进一步提高基本单位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手段,建成了一系列的量子计量基准。同时,实践证明,用固定若干基本物理常数的数值来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可以进一步提高基本单位的准确性。量子计量基准基于量子物理学中阐明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特别是微观粒子的态和能级的概念,具有下述明显优点:

(1)量子计量基准的准确度一般要比实物计量基准高几个数量级。

(2)量子计量基准是一种物理实验装置,可以多处建立。不会有一旦损坏不能准确复现的问题。

(3)按照相同原理建立的量子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也相同,避免了计量基准的量值多次逐级传递而造成的问题。

因此,量子计量基准一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极为迅速。

2019年SI经历了一次根本性的修订。新SI基于自然常量建立,是一种通用且高度稳定的单位制。新SI的实现依赖于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而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将测量建立在对单个量子物体(如电子、光子、离子和磁通量子)的操控和计数之上。《新国际单位制(SI):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解释和阐明了新SI及其对测量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支撑新SI的量子计量和量子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国际合作部团队完成了该书的翻译,并由NIM的张钟华院士、李天初院士,四川大学的高洁院士团队,以及NIM各对应专业的专家对译文做了细致的审校,力图使译文准确反映原书内容,并尽可能使语言通顺流畅,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相关链接:量子计量标准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计量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