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国际单位制(SI)是科学、工程、经济和社会中所有测量的基础。电子仪器的测量结果最终要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的7个基本单位以保证其准确性。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些基本单位多是由实物基准复现和保存的,其准确性已跟不上科研和生产的需求。20世纪后半叶,量子物理学的成就为进一步提高基本单位的准确性提供了新的手段,建成了一系列的量子计量基准。同时,实践证明,用固定若干基本物理常数的数值来重新定义基本单位,可以进一步提高基本单位的准确性。量子计量基准基于量子物理学中阐明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特别是微观粒子的态和能级的概念,具有下述明显优点:
(1)量子计量基准的准确度一般要比实物计量基准高几个数量级。
(2)量子计量基准是一种物理实验装置,可以多处建立。不会有一旦损坏不能准确复现的问题。
(3)按照相同原理建立的量子计量基准所复现的量值也相同,避免了计量基准的量值多次逐级传递而造成的问题。
因此,量子计量基准一出现就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极为迅速。
2019年SI经历了一次根本性的修订。新SI基于自然常量建立,是一种通用且高度稳定的单位制。新SI的实现依赖于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而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将测量建立在对单个量子物体(如电子、光子、离子和磁通量子)的操控和计数之上。《新国际单位制(SI):量子计量和量子标准》解释和阐明了新SI及其对测量的影响,并详细介绍了支撑新SI的量子计量和量子技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国际合作部团队完成了该书的翻译,并由NIM的张钟华院士、李天初院士,四川大学的高洁院士团队,以及NIM各对应专业的专家对译文做了细致的审校,力图使译文准确反映原书内容,并尽可能使语言通顺流畅,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计量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为提高刺五加果实的出汁率,研究了酶的种类、料液比、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的添加量对出汁率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了刺五加果实出汁率与各个单因素条件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通过响应曲面试验优化了刺五加果实酶解法的最优工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刺五加酶解工艺参数是可行的,为刺五加果汁类产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了解更多> >2021年12月28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国家饲料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牵头组织起草的《饲料添加剂 二甲酸钾》等3项团体标准的审查会在京顺利召开.
了解更多> >2022年1月7日,新加坡食品局(SFA)发布通告,该局于2020年4月10日发布了“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SFA经审查后另外制定了“食品中兽药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并且此MRLs的要求符合目前主要发达国家相关法典标准或监管标准。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