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我国食品农药的污染问题(二)

发布时间:2020-12-02 21:17 编辑者:夏德婷

2有机磷农药

有机磷农药由于其防治对象多,应用范围广,在环塘中降解快,残毒低等特点,是中国目前使用量最大的农药。有机磷农药的降解半衰期(DT1/2)一般在几周至几个月、一般认为其在食品中的残留很少。但后来研究表明,这些所谓非持久农药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也会有较长的残存期,并在动物体内产生蓄积作用。根据农业部1989年的调查,有机磷农药对农畜产品的污染问题有所突出。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中均有检出,其中甲胺磷、乐果、敌敌畏、敌百虫、辛硫磷、甲基1605等主要有机磷农药品种均存在残留超标现象。尤其对生长期短的蔬菜类食品,由于虫害多、施药量大,加之违章使用等,有机磷农药残留超标现象较突出。

南京市夏季青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调查表明,青菜中甲胺磷的平均残留量是0.063mg/kg,超标率为11.5%,最高值达1.10mg/kg,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标准(1984)蔬菜中甲胺磷残留限量0.1mg/kg评价,超标10倍。1985~1986年,浙江省农业厅对13个县的集市贸易市场随机抽检25个蔬菜样品,农药残留量超标样品达12个,超标率达48%,其中8个样品的甲胺磷农药残留量为0.27~8.8ppm,4个样品的乐果残留量达2.5~3.5ppm。浙江农业大学对杭州市主要菜市场和部分大食堂的食用蔬菜抽检表明,蔬菜上禁用的甲胺磷农药的检出率达100%,按0.3ppm标准,超标率在一半以上,最高残留量为允许限量的几十倍。

3污染原因

用药水平高是中国食品中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中国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一直高于世界水平,这与1983年以前平均施药水平高、禁用时间晚有直接关系。中国于50年代开始使用有机氯农药,60年代到80年代初,有机氯农药的生产及使用量一直占中国农药总产量的一半以上。1983年中国停止生产和大规模使用HCH和DDT农药,晚于西方发达国家10~15年。30多年来,中国累计使用HCH约490多万吨,比同期国际上多3倍以上,DDT约40多万吨,占国际用量的20%。在用药水平上,美国每亩地用药187.17g,中国为250g。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差异较大造成病虫发生频率的差异也较大,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农药的施用水平各地差别较大。在中国平均用药水平较其他国家高的同时,某些地区的用药水平又远高于中国平均用药水平的平均值。上海、广东、福建等省市其每亩用药量是全国平均值的三倍左右。中国目前使用以杀虫剂为主,占农药总用量的77.76%,其中又以甲胺磷、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敌敌畏等毒性较高的品种使用最多。1990年这几种农药的用量为9.08×104吨,占杀虫剂总用量的一半以上,尤其是在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药用量大多集中于这些高毒品种。从目前中国农药使用情况看,高毒农药使用量大,使用次数频繁是造成中国某些食品,特别是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超标的主要原因。

对于毒性低的农药,其用量大或使用不当也同样造成对某些食品的污染。尽管这一些农药的毒性较低,但却有较高的慢性毒性或三致毒性,长期食用含有该类农药的食品可造成严重的潜在危害。三致作用往往具有较长的潜在期,潜在毒性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往往更大。根据江苏省1990年对全省农业环境质量的调查,一些低毒的除草剂在环境中已有一定残留,主要品种是除草醚和绿麦隆。除草醚是中国使用历史最久的除草剂之一,某些地区的使用量达每亩100克。1990年产量达2625吨。长期大量使用的结果使其土壤、作物中的残留十分严重。据武进县检测,除草醚在稻、麦中残留全部超标,最高超标7.8倍,其潜在的危害不容忽视。目前该品种已被禁用,将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农民缺乏农药残留特性和规律的认识,在某些农作物上使用禁用农药是造成食品农药污染的另一个原因。目前,中国常用的农药中,甲胺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拌磷、氧乐果等高毒农药占总农药用量的一半以上。这些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农药都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对人具有较高的毒性。人们由于食用了含有高毒农药的食品而发生的急性食物中毒事件在中国时有发生。蔬菜是含有高毒农药的主要食品。由于蔬菜的生育期短,有的可以生食(如黄瓜等),还有的蔬菜(如青菜、茄子等)其食用部分裸露在外,如果沾附剧毒农药,会直接造成人畜中毒事故。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卫生部《农药安全使用规定》指出,高毒高残留农药如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克百威、杀虫脒、氧乐果等农药,均不得在蔬菜上使用。施用于蔬菜的农药应是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品种,如敌敌畏、西维因、杀灭菊酯和微生物农药,喷过农药的蔬菜一定要在安全间隔期后,才能采收上市,以保证食用者的安全。蔬菜的有机磷等高毒农药的中毒事故多发生在病虫害多、蔬菜生长期短的夏季,农民科学使用农药的概念不强,再加上受价格因素和可能的天气变化,部分菜农在未超过某些农药的安全期,就急于将蔬菜上市,是蔬菜受高毒农药污染的主要原因。

4中国的农残标准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问题,1981年就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2763-81》、《肉、蛋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136-81》。随着食品中特别是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污染现象的突出,又加强了有机磷等农药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特别是1995年,又分布、审议了41种新的农药残留标准。有关农药残留的卫生标准,1995年以前仅有21种农药的残留标准,1995年一次就增加了41种。

中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充分反映了中国的实际情况,其他国家有的标准中国未必有,反之亦然。如七氯,尽管世界其他国家有详细的残留标准,但中国只对原粮的七氯作了规定(0.02mg/kg)。主要原因是中国多年来既没有生产也没有进口七氯农药,因此中国基本上不存在七氯的污染。但这并不表示中国不重视七氯的残留问题,国家进出口商检局则对七氯的残留有严格的标准。再如倍硫磷在中国应用较广,1995年以前就制定了其残留标准,而欧共体国家标准中却没有倍硫磷。

虽然我国已有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食品卫生标准,但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如制订《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2763-81》、《肉、蛋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136-81》时,正是中国使用HCH、DDT的高峰期,使用量约占农药总产量的60%,其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含量较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标准,其最高允许限量相对其他国家稍高。近些年,由于中国禁止和大规模使用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食品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已有了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很多专家学者建议修改现行的有关有机氯农药的最高限量标准。再如,杀螟松(Sumithion)是一种广谱有机磷杀虫剂,对水稻、大豆、果树、蔬菜等多种害虫有较好作用,在中国,尤其是南方各省均有使用。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该农药的日允许量(0.001mg/kg);食品中最高允许量为:苹果、葡萄(0.5ppm)、西红柿(0.2ppm)、茶叶(0.3ppm)。而到现在中国还没有制定有关杀螟松的食品卫生标准。

另外,欧美一些国家的粮食、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标准分类是很细的。如粮食就分为大麦、小麦、黑麦、燕麦、大米等等;蔬菜也分为黄瓜、莴苣、菜花、球茎甘蓝等,水果分为干果、鲜果、硬果、软果等,其中鲜果又分为香蕉、苹果、柑橘等等,每一种都有自己的“农残”标准。相比之下,中国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的“农残”标准是笼而统之的一种标准。

声明:本文来源于《农药》2020年第7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有机磷农药有机氯乐果除草醚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