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在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却遇到了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的难题。2006 年上海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致使 300 多人中毒入院,同年“红心鸭蛋”含有致癌物质苏丹红Ⅳ号事件,海鲜含有致癌物孔雀绿石和抗生素事件等食品安全事件,虽然已过去十几年却依然历历在目,触目惊心。食品安全问题仍时有发生,2019 年也发生着类似的食品安全问题,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瘦肉精事件,广药维 C 银翘片含有剧毒砷汞残留事件,广州江南市场生姜被检出含有剧毒农药神农丹事件等等。
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检测工作任重道远。虽然食品安全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困扰,但是不能用“现在已经没有绝对安全的食品”的不理智态度来看待问题,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定能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1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 食品安全检测法律制度不健全
明确的法律法规制度是约束一切法律行为的准则,不健全的法律制度会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很多违法犯罪人员钻法律空子,从而做出了损人利益、为己谋利的行为。强制性的法律约束的缺乏使违法成本过低,致使利益相关者抹灭道德,踩踏人民群众底线,做出威胁社会健康、安全的违法行为。另外,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健全致使执行机构的监管无法可依,执行力也会因此下降,对于维护食品市场安全极为不利。
1.2 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不完备
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会导致检测机构职责不明确,办事责任意识模糊,遇事推脱责任,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纰漏。监督管理工作落实不到各个机构、各个部门和个人,相关惩奖规定落实不到位。食品安全监督体系不健全还表现在缺乏明晰的检测标准,导致漏检的情况出现,例如双汇瘦肉精事件中,双汇向销售门店提供的加工生猪肉都是严格按照“十八道检验”进行的生产和投放,之所以还是会发生瘦肉精事件,是因为这十八道检验工序中并不包括瘦肉精检测项目,给养殖户提供了可乘之机,并最终到了老百姓的饭桌上,究其原因,是食品安全检测标准的缺失造成了问题食品的出现。
1.3 食品安全检测过程受阻力大
食品安全检测不仅需要专业的检测人员和尽职尽责的监管人员,还需要企业和商家积极配合。但是,现在仍然有一些食品企业和商家为牟取暴利做着有违法律和道德的买卖,例如有些企业愿意接受抽检,不配合抽检,欺骗、隐瞒检测人员,或者很多食品生产作坊建立在偏远山村,甚至故意挑选在检测触角触及不到的地方,生产的“三无”食品主要在当地或者偏远地区销售以获取利益,这些未经正规检验的食品存在很多安全问题 。
再者是食品从被生产到投放于市场,涉及面广且环节多,每个环节都存着很多不确定因素,存在诸多安全隐患,这给食品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由此可见,食品安全检测过程受到了极大阻碍,检测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1.4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和设备落后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2 个方面:①资金投入不足,设备得不到及时更新换代,难以满足现实需求。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愿意投入资金购入先进设备,旧设备使用了好几年甚至十几年,检测不精准,食品产业发展速度远超食品检测的发展。②信息利用不足,企业往往忽视国际食品检测最新要求与标准,导致检测技术得不到及时更新,人员专业知识得不到及时补充,从而导致食品安全检测落后 。
1.5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人才匮乏
从我国目前的人才培养体系来看,食品安全检测人才培养规模还相对较小,学校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场所,为社会提供的人才数量供不应求,拥有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顶尖专业人才少之又少。若产品抽样检测人员专业知识技能不全,不能及时发现有问题的产品,食品质量安全得不到有效把控,就如同向市场开启了问题产品的输送阀门,直至出现危害性事件才被发现,对于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食品产业的安全稳定都造成了极大威胁。由此可见,检测人员的专业性对于食品安全检测行业有多么重要。检测人才存在很大缺口,这也成为制约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发展的因素之一。
2 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健全食品安全检测法律制度,明确责任制
健全的法律制度能为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完善提供支撑,能对执行人员形成约束,也为执行人员提供监管依据,使有关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法律制度是食品企业和个人必需遵守的行为准则,是消费者保护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侵犯的有力手段。法律制度的作用是巨大的,不管是社会的哪一个方面,都离不开法律。在食品安全保障方面,法律法规建设可以借鉴发达西方国家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个健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让相关企业无法律空子可钻,违法行为必受到法律追究。
2.2 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质量监督体系,强化监督管理
要提高食品安全监督水平,首先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调整我国现有的在岗人员,组建高水平、高专业化的食品安全检测队伍,检测团队在“精”不再多,同时必需加强监督检测人员职责培养,推行惩奖分明制度,强化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扩大监管范围,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鼓励群众举报不合规食品加工作坊,政府部门按照法律程序严厉打击黑作坊。
除此之外,必需明确食品检测标准。食品品类成千上万,不可能一概运用同一检测标准,食品种类不一样,成分也就不一样,检测标准也应该不一样。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等的各环节进行全面监控,针对不同的食品种类制定不同的检测标准,细致到各环节,并且得到准确落实。
2.3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过程管理力度,注重结合实际
在对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和风险测评时,遇到抗检或者逃避的情况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对于生产不合格产品的企业,加强对该企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该企业的抽检次数,只要出现一次食品安全问题,就应该受到长期的监督和不定期检查,并且派遣专业人员到该企业与质量检测人员进行有效对接,必需明确企业检测人员的职责,使其专业知识技能跟得上最新的国际食品检测标准和要求。对于在检测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为逃避检测谎称停产,却暗中生产的企业,一经发现立即查处。
2.4 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水平,加大财政投入
政府加大对食品安全行业的财政投入,一方面用于引进国外先进的机械设备,提升检测人员技术水平,创造更多机会使技术人员走出国门去学习。另一方面用于国内的自主创新和研发以及专业人才的规模化培养,不管是设备还是技术,我国都要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尖端科技和技术流。政府还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引导企业重视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及时更新检测设备和技术,加强对检测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和提升,有必要时采用法律手段,强制企业更新设备。
2.5 培养和引入专业人才,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食品安全检测专业人才是保障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水平得以提升的重要力量,因此在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校方面,各大高校相关专业需要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放眼食品安全检测专业走势,顺应需求,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高专业水平人才 。
检测机构方面,加大对在岗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进而丰富他们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使其掌握并运用新技术与新设备。人才储备方面,从国外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国内对先进知识技术的学习,以此来实现国内外先进思想的对接;实行校企合作培养方式,充分发挥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通过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人力支持。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觑,及时完善食品安全检测相关法律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检测监管,加大食品安全检测管理力度,提高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水平,培养和引入专业人才,使食品安全检测体系更好地发挥为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的作用。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安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截止到2.23日,伟业计量2021开工活动累计参与人次突破1000多人,抽奖已送出礼品总价值超过八万元,美的微波炉、伟业计量培训中心课程光盘、伟业计量官网18888积分,还有百元代金券等奖品相继被抽中!最后三天,您还在等什么?赶紧参与吧!
了解更多> >本期伟业计量推出甲醇中55种挥发性有机物混合溶液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量仪器校准,分析方法评价和质量控制,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和农业等领域相应成分含量测定与残留检测,也可用于量值溯源或作为标准储备溶液,通过逐级稀释配制成各种工作用标准溶液等。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