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2.2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及作用机制研究
21世纪初,基于“组学”技术为基础的系统生物学提出及生物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英国Dundee大学Andrew LHopkins于2007年首次提出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及药理学等数据库及分析工具(表3)通过网络进行整合,构建“疾病-基因-靶标-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生物学网络,与中药复方“多组分”、“多靶点”和“整体性”特点不谋而合,目前此方法已被多个课题组用于探索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及药效物质研究,见表4。
中药网络药理学是新兴学科,目前数据库还不完善,随着高通量筛选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将中药作用于整体动物、离体组织和细胞水平产生的系统生物学信息与组学技术(包括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等)所产出的海量数据进行整合,从而建立完善的“疾病-基因-靶标-中药药效分子”对应的网络体系,用于中药复方药效物质、作用靶点及通路的虚拟预测,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
2.3基于高通量筛选技术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
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HTS)是以药物和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检测指标,高通量的筛选与特定靶点具有亲和力样品的技术。它通过运用基因科学、蛋白质科学、分子药理学、细胞药理学、微电子技术等多学科理论和技术,以及与疾病相关的酶和受体为作用靶点,对天然或合成化合物进行活性测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筛选。与传统方法相比,HTS具有快速、高效、灵敏、经济的特点,且随着生物芯片等技术的引入,使得HTS技术在现代药物筛选及活性成分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有效推动了中药现代化的进程。张丹参等以丹参及复方制剂复方丹参片有效成分组合活性评价为切入点,建立多因素、多水平均匀设计-高通量筛选新模式,通过SpectraMax M5连续光谱酶标测试仪筛选出具有药理活性的丹参有效成分11种(其中脂溶性成分4种,水溶性成分7种)及复方丹参片有效成分6种,通过均匀设计进行各种成分及不同浓度之间相互配伍组合,通过抗氧化高通量筛选技术,初步筛选出抗氧化作用最优的配伍组合。
2.4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复方药效物质研究
谱效关系理论研究最早始于2002年,李戎等提出通过将中药物质群特征峰指纹图谱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与药效联系起来,建立起“谱-效”关系。这种“谱-效”研究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研究模式中仅注重成分而忽视了药效的缺点,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指纹图谱与药效学研究的有机结合,为“谱”添加药效信息,从而达到根据“谱”预测药效、增强“谱”与“效”一致性的目的。
谱效关系的研究过程分为: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建立指纹图谱,并对指纹峰进行成分分析;建立合适的药效评价模型,获得药效学数据;采用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将指纹峰与药效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建立谱-效模型。部分基于谱效关系的中药复方物质相关研究见表5。
谱效关系是继指纹图谱研究更深入层次的科学研究方法,它将化学指纹图谱与药效有机结合建立反映中药内在质量的药效指纹图谱,为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但其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该方法基于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主要适用于指纹图谱各个峰成分相对明确、含量相对清楚的中药复方;二是该方法基于中药药效学研究,而现代药理学模型与传统中医理论的适应证通常难以匹配,因此,主要适用于部分具有明确药效学指标或模型的中药复方;三是该方法基于中药体外活性成分的研究,无法体现机体对药物吸收、代谢的作用及药物在体内的相互作用。相信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的不断明确,中医“证”与现代药理学的不断磨合,谱效关系的研究能突破当前瓶颈,寻找出一条快速、准确、高通量的活性成分研究模式。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药学杂志》2019年7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什么是全氟化合物?全氟化合物(PFCs)是指化合物分子中与碳原子链接的氢原子全部被氟原子所取代的一类有机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纺织、电子产品、不粘锅涂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防火服、灭火泡沫等领域。
了解更多> >伟业计量现推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亚甲蓝、酚酞等溶液标准物质,可作为工作标准用于日常分析和检测,检测方法评价和仪器校准等实验室质量控制。质量保障,且全部现货供应,欢迎选购!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