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柴胡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开发利用研究(二)

发布时间:2021-01-19 20:35 编辑者:夏德婷

3柴胡资源现状

3.1全国柴胡资源现状

野生柴胡资源于上世纪70年代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上世纪80年代初,陇、晋、陕等地开始了野生变家种实验。黑、川、徽是南柴胡的主产地,冀、晋、陕、豫是北柴胡的主产地,鄂则南、北柴胡均产。近年来,陇、晋、冀、陕等地的柴胡栽培面积较广。华北地区柴胡人工种植已成规模,部分药材远销日韩;西北地区柴胡品种较多,银州柴胡和北柴胡占柴胡市场供应的绝大部分;东北野生柴胡的资源颇丰,种植规模较大;西南野生柴胡已可满足地区的市场需求,柴胡栽培较少;华中北柴胡种植业发展较好,所产柴胡在市场中占较大份额;华东狭叶柴胡的储量较多,或因需求量增加等问题,已无法对地区需求进行有效供给,须引入北方资源;华南受气候所限,一直无法满足自身需求,惯用北方资源。

3.2河北柴胡资源现状

柴胡作为河北省道地药材之一,在省内各地区均有种植或野生品种,其中以邯郸、承德、石家庄等地柴胡的分布面积最广。涉县野生柴胡历史悠久、品质优良,历版《中国药典》种所记载的柴胡标准均以涉县柴胡为准。目前,河北北柴胡产区主要以涉县为中心,向武安、承德、安国等地辐射,其中仅涉县的人工种植柴胡面积就已超6600hm2。此外,2014年,武安市柴胡种植面积达330hm2,仅次于连翘种植规模,成为武安市第二大中药种植品种。

3.2.1化学成分特点

河北柴胡所含的柴胡皂苷a和b同山西和陕西两产地相比,不仅含量最高,而且对环氧合酶II(COX-2)的抑制作用最强。候芳洁等对河北涉县21个不同时间和地点采收的柴胡药材进行了有效成分检测,结果表明采收时间对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有明显影响,确定了河北涉县柴胡的最佳采收期为每年的6、8月份,且不同地点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含量。韩晓伟等对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柴胡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河北地区北柴胡所含的挥发油成分种类较多,但其含量却不是很高,这为北柴胡的质控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3.2.2种植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以涉县为中心的太行山区柴胡产业规模化种植已卓有成效,并且培育出了柴胡优质品种“冀柴1号”(原名涉县柴胡),基本解决了柴胡品种混乱、齐苗难、产业链不健全、产品不规范等问题。除优良品种的选育外,相关政府及企业注重生产和加工的科技创新,投入了大量科研资金,吸纳了大批科技人才;强化品牌建设,使优势资源走上产业化道路;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太行山区特色农业。通过以上措施,基本解决了目前柴胡产业所面临的问题,“涉县柴胡”因此成为河北省首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为其他地区柴胡产业发展提供了示范。

武安市是太行山道地药材优势产区之一,中药材是该市的重要经济作物。该地区凭借着生态环境优势、野生药材资源优势、种植中药材效益优势和中药材产业化优势,使武安市的中药材产业迅速发展。同时,该地区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低、科技及人才力量不足、产品销路不畅及缺少龙头企业等问题,这也是目前柴胡产业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涉县柴胡产业的发展为武安市柴胡产业的升级提供了借鉴作用,近年来,武安中药产业优化升级显著。

4开发利用问题

目前柴胡市场较为混乱,品质良莠不齐,柴胡产业发展受限。药用柴胡的部位局限于其根部,对其茎叶、果实的利用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柴胡资源。

4.1品种混乱

伴随柴胡资源减少及市场需求上升,其价格也不断攀升,致使混淆品和伪品广泛流入市场。据调查显示,我国有42种柴胡,包含17个变种和7种变型,其中的25种,8个变种及3个变型作药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正宗柴胡药材是柴胡和狭叶柴胡,但常有假冒品混迹其中,如瞿麦(DianthussuperbusL.)、大叶柴胡(BupleurumLongira-diatum)、银柴胡(RadixStellariae)等。

4.2鉴别困难

柴胡药材不仅因物种多而难鉴别,更因购销过程中品种与品名交叉进一步加大鉴定难度。对著名药材集散地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等地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柴胡生药能明确品种,除此之外惯以来源冠名。以产地命名有很大弊端,同时,购销过程中,由于命名规则差异颇大和营销链过长等原因,品名和品种出现了一对多甚至多对多的情况,更是加大了鉴别困难。

4.3种植业发展迟缓

上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柴胡市价极低,在产地收购环节中,每kg仅5~6元,以亩产150kg算,毛收入不到1000元,除去必要的人工、农药等生产投入,每年每亩收益仅200元左右,严重挫伤了药农的生产热情。虽然近几年,柴胡市价稳步提高,但柴胡为多年生低产品种,且去苗、采挖费工耗时,种植周期长、高投入及产量不高等因素造成了种植柴胡经济效益差,种植业发展严重受限。

4.4资源利用不充分

自古以来,柴胡主要以根部入药,地上部分多被舍弃。杨林林等研究表明,狭叶柴胡总黄酮含量叶≈果实>茎>根,北柴胡叶总黄酮质量分数为118.826mg/g,远高于根(5.705mg/g);狭叶柴胡与北柴胡的叶、茎及果实内包含较多黄酮类化合物。刘玉法在柴胡果实中分离出了芦丁、槲皮素、山萘酚等28种化合物。如此,地上部分的丰富化学成分被整体浪费,实是可惜。

5开发利用建议

柴胡作为一种药用历史久远的传统中药,其生存适应能力强,在我国南北方广泛种植。又因其所含化学成分丰富,具有抗炎、抗抑郁、抗肿瘤等功效,且其可利用形式众多,综合价值高,故而极具开发潜力。
然而近年来,全国柴胡产业开发进展缓慢,效益欠佳。以河北涉县为代表的柴胡产业,在开发利用模式上很好地解决了目前柴胡产业面临的大部分问题,但对柴胡地上资源仍未实现有效开发利用。为使全国柴胡产业得到更好发展,笔者借鉴涉县柴胡产业发展模式,结合全国柴胡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提出以下开发建议。

5.1套种增收

单独种植柴胡效益不高,为保全出苗、提高产量和品质,促进农户增收,应加大开发顺应柴胡发芽期和苗期喜阴、成株喜阳等生活习性的绿色套种模式,如荞麦、大豆、夏玉米同柴胡套种,黑豆-核桃树-柴胡套种等模式。

5.2科学采收

由于季节和地域的不同,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也会不同。柴胡的科学采收将进一步提高柴胡品质。以涉县柴胡为例,涉县柴胡在每年6、8月份所含的柴胡皂苷a和d的含量最高,因此,涉县柴胡的最佳采收时期是每年6、8月份。依据柴胡化学成分积累规律,及时利用,才能减少资源浪费。

5.3充分利用地上资源

上文所述,柴胡地上部分有众多化学物质,近年来也有中药企业利用柴胡地上部分开发中成药的例子,柴胡资源利用将会更加合理。如四川一些中药制剂公司收购柴胡地上部分,用以提取挥发油、黄酮等制成抗炎解热药柴酮片等。

5.4开发退热产品

制成的温敏型柴胡即型凝胶鼻腔喷雾剂,能有效降低大脑cAMP浓度,其中枢退热效果较溶液喷雾剂更优。柴胡制成的滴鼻液,通过了药理毒性研究,其解热效果显著。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亚太传统医学》2020年10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柴胡皂苷a抗炎荞麦黄酮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