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将所得到的81个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进行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 892个,其中生物过程条目1 648个,细胞组成条目82个,分子功能条目162个,分别占73%、13%、14%.其中,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氮化合物代谢过程的正调控、大分子代谢过程的正调控、细胞过程的正调控、刺激反应的调节、细胞对有机物质的反应、细胞对化学刺激的反应及对含氧化合物的反应等过程;分子功能主要涉及激活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结合、酶结合及蛋白质异构化活性等功能;细胞组成涉及在膜结合细胞器、细胞质部、胞外区及细胞器等区域.3个分支数量排名前20位相关条目信息柱状图如图2所示.
利用DAVID6.8.0数据库对81个靶点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得到281条信号通路(P<0.05),涉及癌症、乙型肝炎和TNF信号通路等,表明这些靶点可能主要通过调控这些通路达到干预疾病的目的.前20位信号通路气泡图如图3所示.
将富集分析得到的排名前20的通路所对应的57个作用靶点及13种成分,运用Cytoscape3.7.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根据网络的拓扑学性质度值排序确定关键节点,在所构建的网络中,依据Degree值(度值)确定关键节点,度值>中位数(成分度值中位数=3,靶点度值中位数=15,通路度值中位数=14)的成分有4种,靶点有28个,通路有10条.4种成分为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及茵陈蒿灵A,度值分别为55、8、7和5,由于该4种化合物在网络中具有较高的连接度,提示这可能是茵陈发挥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的关键节点分别是AKT1、TNF、JUN、MAPK1、RELA、TP53及IL6,度值分别是38、37、37、36、36、34及31,表明这可能是茵陈化合物作用于癌症、肿瘤、乙肝与病毒等信号通路潜在的关键作用靶点.网络药理学研究从成分有效性角度提示槲皮素、异鼠李素、β-谷甾醇及茵陈蒿灵A等成分可作为茵陈潜在Q-marker进行深层次研究.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混合式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积极学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课堂教学的知识接收者,而是学习全过程的参与者。学生需明确学习目标及自身的需求,进行自我管理,自行安排与规划合理的学习步调,善于在学习情境中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和群组互助的作用,完成学习任务。
了解更多> >传统的高职食品检测类专业教学,课堂上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教师在控制授课节奏的同时没有促进学生的参与,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和日后发展都十分不利。食品安全学科的学科内容比较复杂,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感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进行独立思考和实验的空间。
了解更多> >样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环节都会对食品理化检测结果产生影响。采集不规范会使样本受到污染,负责采集的人员责任感不强,存在违规操作现象也会导致样本受到影响。另外,对不重视控制储存环境也会对食品理化检测造成较大的影响。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把控样本存放的环境,一旦存放环境受到污染,需放弃样本,进行二次采集。不同食品的样本采集过程也是不同的,所以,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应规范操作,安全科学地开展工作。
了解更多> >质量监督是检验检测机构(以下简称“检测机构”)实施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确保检验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举措。有效的质量监督不仅能及时识别不符合工作和潜在不符合项,采取有效纠正措施降低检验检测风险。本文结合影响检验检测质量的因素,如何发挥质量监督员作用,有效开展质量监督进行深入工作探讨,旨在提高质量监督有效性,为检测机构顺利开展质量管理提供借鉴。
了解更多> >由于食品属于快速消耗品,其特性决定了常规检测方式对于食品检测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不断的应用于食品检测中。食品快速检测主要分为实验室快速检测和现场快速检测,相比于现场快速检测,实验室快速检测的监测项目更广,检测数据更准确。由于食品检测的流程繁琐,操作复杂性高,检测标准严格,所以为了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应该加强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