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入组时两组患儿血清钙和血清磷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末再次检测血清钙和血清磷水平,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入组时两组患儿体重和头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周末,两组患儿体重和体重增长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2周末,乳糖酶治疗组体重增长速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体重和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两组均未发现乳糖酶滴剂或益生菌相关不良反应。对所有退出研究患儿进行病例回顾,亦未发现与乳糖酶滴剂或益生菌存在关联的不良反应。本研究无重大的方案违反事件。
人类的肠道不能直接吸收双糖,乳糖必须经过乳糖酶水解为单糖后才能被小肠吸收利用。当乳糖酶分泌不足或缺乏时,摄入体内的乳糖无法被完全分解,未被分解的乳糖直接进入大肠,经大肠菌群的发酵作用,产生气体和酸,出现一种或多种临床不适表现,如腹泻、腹痛、腹胀等,称之为乳糖不耐受。乳糖酶是由小肠黏膜表面绒毛的顶端处分泌的,在所有双糖酶中成熟最晚、含量最低,最易受损,修复又最慢。胎儿早期乳糖酶活性增加速度缓慢,至胎龄34周时只有足月儿的30%,孕晚期快速升高,到胎龄35~38周,可达到40周分娩儿的70%。美国儿科学会将乳糖不耐受分为4种类型:先天性、继发性、原发性和发育性,其中明确定义胎龄小于34周的早产儿出现的乳糖酶缺乏为发育性乳糖不耐受。发育性乳糖不耐受是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内学者叶环等对250例住院新生儿进行尿半乳糖测定,并结合临床症状分析发现,住院新生儿中足月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67.4%,早产儿乳糖不耐受发生率为84.7%,且乳糖不耐受影响患儿营养状况和体重增长速度。
Griffin等的一个共纳入306例早产儿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低乳糖配方喂养较高乳糖配方喂养有增加肠内热卡摄取和体重增长、减少胃潴留和更快实现全肠内喂养的作用,但因其热卡偏低,脂肪、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含量低,能否替代早产儿配方奶仍存在争议。Erasmus等的一项随机、双盲试验表明,添加乳糖酶配方奶组的早产儿在观察早期体重增长快,血清白蛋白水平增加,并可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本研究中乳糖酶滴剂添加喂养1周后,乳糖不耐受部分症状得到缓解,但粪便性状及还原糖水平未见明显差异。干预后第2周末,比较各项观察指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乳糖酶治疗组体重增长速率更快,同时喂养不耐受症状获得更好的缓解,与Erasmus等观察结果基本一致。石壮等对2~7月龄乳糖不耐受婴幼儿进行乳糖酶添加喂养的有效性研究也提示乳糖酶添加较无乳糖配方奶喂养更有利于症状缓解。因此,本研究提示,与益生菌联合腹部按摩相比,乳糖酶添加剂改善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症状的效果更佳。未处理配方奶的平均渗透压为268.5~315.3 m Osmol/kg,临床上建议喂养新生儿(含早产儿)的奶液渗透压上限值为400 m Osmol/kg(母乳和奶液的密度在1.03 kg/L左右)。本研究所用乳糖酶滴剂(康丽赋®)的研发数据显示,乳糖酶添加剂加入35℃的奶液后,静置5~25 min后测得的奶液渗透压为330~380 m Osmol/L,均在安全范围。本组病例未发生乳糖酶滴剂相关不良反应;对所有退出研究患儿进行病例回顾,亦未发现与乳糖酶滴剂存在关联的不良反应。这提示乳糖酶滴剂在早产儿中的使用是安全的。
既往研究显示,含乳糖饮食可以有效提高钙质吸收,相反地,无乳糖饮食会降低钙质吸收率。乳糖不耐受,特别是无乳糖饮食可能会导致骨盐沉积不充分。本研究在入组时及干预后第2周末,均进行了血清钙和血清磷水平检测,两组未见显著差异。这考虑一方面两组均为含乳糖饮食,另一方面研究时间有限,钙元素水平短期内不易观测到显著变化。乳糖对早产儿骨代谢水平的影响,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综上,本研究显示,乳糖酶滴剂在早产儿中的使用是安全的,可有效改善吐奶、胃潴留、腹泻等早产儿乳糖不耐受症状,提高母乳喂养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率,有助于早产儿获得较好的体重增长,缩短肠外营养时间,是早产儿早期营养管理的助力剂。但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样本量有限;另外,由于早产儿外周血标本获取困难,本研究未进行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的监测。因此,尚需进一步研究获得更充足的证据来证实本研究结论。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建立了HPLC法测定医用橡胶中4种添加剂2-巯基苯并噻唑、2-巯基苯并咪唑、苯并噻唑、2-甲硫基苯并噻唑,考察了影响材料提取的不同因素,并研究了4种添加剂在不同模拟介质中的提取量。结果显示,4种添加剂分别在O.03~3.41μg/ml、O.Ol~1.01μg/ml、O.36~36.20μg/ml、O.03~3.44μg/ml内线性关系良好。材料提取回收率为119.4%~96.7%,RSD小于6.77%,在pH3.O盐酸溶液、pH6.O纯化水、pH11.O氢氧化钠溶液、15%乙醇这4个模拟介质中的
了解更多> >建立糕点中31种食品添加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70%甲醇振荡提取15min,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1种添加剂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2。空白样品在2.0、4.0、8.0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1.3%~10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9%~7.62%。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样品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糕点食品中添加剂的快速筛查。
了解更多> >建立糕点中31种食品添加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70%甲醇振荡提取15min,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1种添加剂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2。空白样品在2.0、4.0、8.0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1.3%~10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9%~7.62%。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样品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糕点食品中添加剂的快速筛查。
了解更多> >建立糕点中31种食品添加剂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经70%甲醇振荡提取15min,WAX固相萃取柱净化,在电喷雾电离模式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1种添加剂在各自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2。空白样品在2.0、4.0、8.0mg/kg添加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在71.3%~103.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49%~7.62%。将该方法应用于市售样品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作为糕点食品中添加剂的快速筛查。
了解更多> >自酿酵素、自制果酒、自制酸奶、自制西点、自制食用油及腌腌食品……近年来,在微信朋友圈中频繁出现叫卖美食的广告。这类食物看似诱人,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也令人担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