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常用的一级模型主要有Logistic方程、Gomp-ertz模型、Baranyi&Roberts模型、Bohzmann模型、致死模型。
Y=a·exp[-exp(b-cx)]
式中两个模型中的参数只是数学意义上的参数(a,b,c,…),并不具有生物学意义,不能直接用于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拟合。需要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修改,使用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参数如(λ,μm,A)来代替纯数学参数(a,b,c,…)。
修正后的Logistic模型:
修正后的Gompertz模型:
式中:μm为最大比生长速率,定义为生长曲线拐点处的斜率;λ为迟滞期时间,滞后期被定义为定义最大特定生长速率的线与时间轴的交点;t为培养时间;A指微生物数量达最大值;N0为初始孢子数;N为t时间后存活的孢子数量。Dantigny等通过实验比较Logistic模型和Gompertz模型,通过比较RMSE值(均方根误差)发现两者拟合优度类似,无法确定哪种模型在特定实验条件下为首选,继而通过评估其他标准如参数估计值的准确性来进一步判断如:评估孢子萌发时间(50%孢子萌发所需时间)时,L0-gistic模型的精确度更高;而Gompertz模型可以更准确地估计迟滞期时间。
式中:μm为最大比生长速率(定义为拐点处生长曲线的斜率)(mm/d,μm/h);λ为迟滞期时间;t为培养时间;A为微生物数量最大值。
Lo’pez等评估微生物生长模型(光密度方法定量)确定包括真菌和细菌在内物种,采用包括
Gompertz和Baranyi&Roberts模型在内的各种模型进行拟合,发现Baranyi&Roberts模型拟合度最高;Matin等研究lineal模型、Gompertz模型及Baranyi&Roberts模型对14种常见食物腐败真菌生长一级模型的适用性,采用菌落直径进行生长速率表征发现:当所获数据没有发现渐进趋势时,使用liner模型和Baranyi&Roberts模型可以更好地估计最大生长速率和迟滞期;当观察到生长速率随时问降低时,Baranyi&Roberts模型的拟合度更高。
模拟温度高低或致死剂浓度对微生物群体致死处理模型时,使用经典的一级方程对孢子灭活建立模型:
式中:N为孢子数;N0为初始孢子数;N(t)为经过处理后孢子数;ki为致死率/min-1。
现今大多数孢子灭活模型研究采用线性灭活方法,但是目前对于孢子灭活的研究还较少且只有少部分应用于真菌。
二级模型主要有Ratkowsky平方根模型、Arrhenius-Davey模型、Rosso cardinal模型、Polynomia模型、Gamma Concept模型。
该模型最初是为细菌开发的。
式中:μm为最大比生长速率;b2、C2均为假定系数;Tmin2,为最低生长温度;Tmin2为最高生长温度。通常该模型仅有温度变量,Tassou等刊在建立温度和水分活度对合成葡萄汁培养基上希腊酿酒葡萄中2种产生赭曲霉A的炭曲霉菌株模型时,将Ratkowsky平方根模型变量拓展到其他变量因素上如水分活度。
最初用于描述温度对细菌生长的影响,Panagou等副模拟温度、pH和水分活度对从绿茶橄榄提取的红曲霉生长速度影响时,将该模型变量因素延伸到pH和水分活度。
1nμmax=C0+C1/T+C2/T2
式中:μ为菌落生长速率;T为开氏温度;C0、C1、C2为3个参数。
Rosso等在1993年提出了这个温度模型,使用3个基本温度(Tmin、Tmax、Topt),和最佳温度下的生长速率μopt。该模型是在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作为描述数据的工具,模型的优点是所有参数都具有生理学意义,有利于对初始参数的估计。
式中:μR为菌落径向生长速率;μopt菌落直径最大值;Tmin、Tmax、aopt)为菌株可以生长的最低和最高温度以及最小水分活度;Topt、aopt为菌落直径达到最大值时对应的温度和水分活度;awmax为1,方便计算无特殊意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实验室作为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的主要场所,是学校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科研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以及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实验室建设经费不断增加,实验室硬件条件和管理体系都在不断升级,对这些实验室而言,如何保证其安全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所有一切教学和科研的底线,实验室安全工作做好了能促进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发展,实验室安全建设包含的范围和内容比较广泛,大体可以包含实验室安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监管等
了解更多> >综述了微生物测量的需求和国内外微生物计量研究的发展现状。重点介绍了微生物精准测量技术研究和微生物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结合实际案例详细介绍了微生物计量在食品安全、生物制药、生物安全防护性能评价等领域发挥的重要技术支撑保障作用,并展望了微生物计量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旨在为后续微生物计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了解更多> >致病微生物污染是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特别是国外的食品安全事件大多是由微生物致病菌导致,而我国因很多菜品需要高温加工,大大降低了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几率。但是,据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统计数据显示,近10年来食源性致病微生物仍然是引起食源性中毒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我国食品安全的核心问题。
了解更多> >作为计量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微生物计量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历经近十年的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已经研究建立了微生物精准测量方法和计量标准,并在国际计量局物质的量咨询委员会(CCQM)、亚太计量规划组织(APMP)和亚洲标准物质联合研发组织(ACRM)上积极主导微生物国际对比项目,还与菲律宾、白俄罗斯、泰国、韩国等周边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微生物计量的培训和交流,我国微生物计量研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已经初步显现。
了解更多> >细菌种群在土壤健康和植物的生长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作物的连作对其有着显著的影响。为探明百香果连作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种植‘台农1号’百香果1年(TF)、2年(TS)、3年(TT)、4年(TFo)及0年(撂荒地,TZ)的土壤为材料,利用Illumina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种植年限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开展分析研究。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