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纤维素酶(Cellulase)是一种可降解纤维素生成葡萄糖的酶类,其作为重要的工业酶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生物燃料等领域。近年来工农及医药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废弃物,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愈发严重,这些废弃物的合理利用已成为当前解决环境问题的焦点,如富含纤维类物质的果蔬加工副产物、中药加工残渣及农作物秸秆等的再利用,利用纤维素酶处理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纤维素酶的来源广泛,如网翅目、直翅目、鞘翅目等昆虫体内的消化液,以及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其中以微生物来源纤维素酶报道最多。可产纤维素酶的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动物及昆虫的消化道,土壤及泉水、湖水的沉积物,青贮饲料,酒醅和窖泥,以及豆豉、黄豆酱、发酵茶等传统发酵食品,这些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以及霉菌,其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也可能是纤维素酶的重要来源,故研究人员利用宏基因组技术从环境中筛选纤维素酶基因,并在可体外培养的大肠杆菌中表达以获取性能优良的纤维素酶,为纤维素酶的资源挖掘开辟了新途径。此外,纤维素酶及纤维素酶活性微生物对加工食品的品质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具有重要的改善作用。本文拟从自然环境及发酵食品中分离筛选高活性纤维素酶产生菌株并优化其产酶条件,旨在丰富纤维素酶活性微生物菌种资源库,并为发酵食品生产、富含纤维素类废弃物的合理利用提供菌种资源,同时也为工业用菌种的开发及其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土壤、发酵豆制品(纳豆、豆豉)被用作筛选纤维素酶活性菌株的样品来源。共采集5个土壤样品,命名为1、2、3、4、5,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校园内花草及树木周围土壤;纳豆W:北海道はまなす食品株式会社;纳豆R:株式会社ヤマダイフ一ズプロセシング小樽工場;豆豉F: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豆豉FS:广东阳江豆豉有限公司。
LB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粉0.5g,氯化钠1.0g,蒸馏水溶解至100mL,自然pH,121℃灭菌15min。固体培养基加入1.8%~2.0%琼脂粉;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固体培养基:CMC-Na1.0g,蛋白胨1.0g,酵母粉0.1g,磷酸二氢钾0.3g,硫酸镁0.04g,氯化钠1.0g,琼脂粉1.6g,蒸馏水溶解至200mL,pH调至pH7.0~pH7.2,121℃灭菌15min。
刚果红:北京博奥拓达科技有限公司;3,5-二硝基水杨酸: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酒石酸钾钠:天津市鑫铂特化工有限公司;亚硫酸钠:天津市光复精细化工研究所;苯酚: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葡萄糖: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柠檬酸: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羧甲基纤维素钠:天津市天力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DP302-02):天根生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SW-CJ-2D双人单面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DY04-13-43-00(LS-30)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XMTD-204数显式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ME203E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BSD-100培养箱: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SP-752(P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PB-10酸度计: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H1650台式高速离心机:湘仪集团;T100-PCR仪:Bio-Rad公司。
称取5.0g采集样品,无菌条件下分别接种至50mLLB液体培养基,37℃恒温培养24h,10倍梯度稀释发酵液,取适当浓度稀释液涂布于LB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h,挑取在形态学上存在差异的单菌落,进一步划线于LB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如此重复直至纯化。
将已纯化分离菌株分别接种至CMC-Na固体培养基中,37℃培养24h,随后向长有菌落的CMC-Na固体培养基上加入0.2%刚果红染液染色30min,再依次用蒸馏水和1mol/LNaCl溶液洗掉染液,周围可见透明圈的菌落被认为具有纤维素酶活性,透明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越大,纤维素酶活性则越高。选取纤维素酶活性最高的菌株做进一步菌种鉴定。
选取初筛获取的纤维素酶活性最高菌株,37℃培养于LB固体培养基24h,记录其菌落形态特征,并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其菌体细胞形态。
提取菌株基因组DNA,并以其为模板进行16SrDNA基因序列扩增,扩增引物及条件参照文献。正向引物27F:5’-AGAGTTTGATCCTGGCTCAG-3’,反向引物1541R:5’-AAGGAGGTGATCCAGCC-3’。PCR扩增条件:95℃变性5min;94℃1min,58℃1min,72℃2min,30个循环;72℃延伸7min。PCR反应体系(50μL):2×TaqPCRMasterMix25μL,正向引物(10μmol/L)1μL,反向引物(10μmol/L)1μL,DNA模板2μL,ddH2O21μL。PCR扩增产物送到华大基因(北京)进行测序。菌株的16SrDNA基因序列经BLAST比对分析,确定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属,并基于16SrDNA基因序列利用MEGA5.1软件构建菌株与该属内模式菌株的系统发育树,进而确定该菌株的种属。
由华大基因合成gyrB基因的PCR扩增引物(UP-1和UP-2r)及测序引物(UP-1S和UP-2Sr)。正向扩增引物UP-1:GAAGTCATCATGACCGTTCTGCAYGCNGGNGGNAARTTYGA,反向扩增引物UP-2r:AGCAGGGTACGGATGTGCGAGCCRTCNACRTCNGCRTCNGTCAT;正向测序引物UP1S:GAAGTCATCATGACCGTTCTGCA,反向测序引物UP-2Sr:AGCAGGGTACGGATGTGCGAGCC。PCR反应体系及扩增条件参照文献。PCR扩增条件:95℃变性4min;98℃10s,62℃1min,72℃2min,30个循环;72℃延伸8min。PCR反应体系(50μL):2×TaqPCRMasterMix25μL,正向引物(10μmol/L)2μL,反向引物(10μmol/L)2μL,DNA模板1μL,ddH2O20μL。
依次考察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包括培养时间(12h、24h、36h、48h、60h、72h)、培养温度(33℃、35℃、37℃、39℃、41℃)、培养基初始pH(pH3.0、pH5.0、pH7.0、pH9.0、pH11.0)和接种量(2%、4%、6%、8%、10%)共4项指标。
根据单因素试验结果,针对每个因素分别选取3个水平,以纤维素酶活力为评价指标,进行L9(34)正交试验,从而确定菌株发酵产纤维素酶的最佳发酵条件,试验因素与水平如表1所示。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纤维素酶,3,5-二硝基水杨酸,酒石酸钾钠,羧甲基纤维素钠
为了探究烟管菌BK-1的生物防治潜力,本研究测试了一株具有生防菌活性的烟管菌BK-1的抗病效果,并使用RT-qPCR分析了该菌株的8个细胞壁裂解酶基因在与不同病原真菌对峙培养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应对链格孢、茄链格孢、尖孢镰刀菌和灰葡萄孢这4种病原真菌时,几丁质酶基因BaCHIB表达上调了27.3至50.3倍,远高于其他7个基因。BaCHIB属于糖苷水解酶18家族(GH 18),并具有Chic_BD结构域,属于B类几丁质酶(CHIB)。结合基因表达谱分析,该基因诱导表达上调情况的出现与抗病效
了解更多> >莲房是莲科植物莲的成熟花托,是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间常被作为一种化瘀止血药使用。研究发现莲房中存在含量较多的原花青素,可作为原花青素提取的重要原料来源,有望替代葡萄籽、树莓籽等作物提取原花青素,以此能够将莲房变废为宝,降低原花青素生产成本,最终实现莲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本文针对性地归纳了近年来有关莲房中原花青素提取工艺方法,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以实例方式介绍了莲房中原花青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最后根据功能简要介绍了莲房中原花青素在食品工业中应用情况。本文研究结果将对莲房中原花青素的深入研究和莲房
了解更多> >石崖茶作为一种在少数民族地区常用的药食同源类植物,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仅集中在黄酮类成分,而对多糖、茶多酚等其他成分研究较少;药理活性的研究虽然侧重于抗肿瘤、抗氧化和抗菌等多方面,但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并不充分,所研究活性成分的范围也比较狭窄,多限于总黄酮的研究,萜类、酚类和糖类在石崖茶中的含量较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但目前对其药理活性的研究鲜有报道。尽管石崖茶一直作为茶的代用品,但其食品添加剂、保健产品等领域的潜力巨大。
了解更多> >茉莉花是木犀科素馨属香花植物,可用于茉莉花茶的窨制和香料提取。双瓣茉莉是我国茉莉花栽培的主要品种,其花冠筒分为两轮,花瓣洁白,产量高,花香浓,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植株抗逆性较强,易于栽培,也是用于研究的理想材料。
了解更多> >茉莉花是木犀科素馨属香花植物,可用于茉莉花茶的窨制和香料提取。双瓣茉莉是我国茉莉花栽培的主要品种,其花冠筒分为两轮,花瓣洁白,产量高,花香浓,是窨制茉莉花茶的主要原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植株抗逆性较强,易于栽培,也是用于研究的理想材料。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