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如图5所示,在胶体粒子A分散的BLG蛋白溶液体系中,BLG溶液黏度随蛋白浓度提高有极小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分子间的引力没有明显变化。而B与C胶体粒子分散的体系中,在蛋白浓度较低时黏度趋势不变,而随着蛋白浓度进一步提高,蛋白表观黏度也有微小上升趋势,可能是由于蛋白溶液分子内的氢键作用增强从而引起黏度的增加。用宏观流变的方法测得溶液的黏度如表4所示。通过比较宏观与微观的黏度值,发现胶体粒子C分散的溶液黏度与宏观测得的黏度差距最小,说明动态光散射利用胶体粒子所测得的黏度是真实有效的,其中胶体粒子C与BLG相互作用最弱,胶体粒子C更适宜微观测黏度。
图6显示随着蛋白浓度的提高,蛋白溶液黏度有所波动。胶体粒子B分散的体系中,随蛋白浓度的提高,蛋白溶液黏度有轻微上升趋势。胶体粒子C分散的体系中,同BLG一样,在较低浓度时蛋白溶液黏度没有随蛋白浓度提高而发生明显变化,而在蛋白浓度较高时,蛋白溶液黏度有轻微上升趋势。如表5所示,结合宏观测得的黏度进行显著性分析,可以看出pH7.4条件下,胶体粒子A,B,C均适宜测量BSA溶液黏度。
如图7所示,随着浓度的提高,OVA溶液黏度有所波动,整体趋于稳定,可能是由于蛋白浓度过低,蛋白分子间的氢键作用较弱导致黏度没有显著变化。结合表6,胶体粒子B微观测得的黏度与宏观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通过DLS选择合适的胶体粒子微观测得的黏度值可以信赖。可能对微观测量结果造成偏差的主要原因有:1)颗粒团聚,本研究在试验前均将分散体系充分摇晃,但即便如此,也无法保证颗粒在分散体系中不会出现颗粒团聚现象。2)颗粒在待测液体样品中可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局部颗粒浓度过高可能会导致多重散射的现象。
本文利用光散射技术监测蛋白-胶体粒子体系的相互作用,优化了一种有效的微观测定溶液黏度的方法,增加了研究蛋白分子构象及溶液性质的另一个维度。结果表明,胶体粒子的粒径和蛋白浓度均对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影响较小,而胶体粒子与蛋白质表面带电性质却显著影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且对体系黏度测定也有较大影响。因此利用黏度测定的方法监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可行的。此外,比较宏观与微观测得的黏度值,发现表面接有羧基的胶体粒子在测量溶液黏度时适用性较高。这也说明了DLS微观测得的黏度值是真实有效的,且DLS测量蛋白溶液黏度具有显著的优势。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2021年8月16日,吉尔吉斯斯坦农业、水资源和区域发展部发布3248号咨询文件,拟制订牛奶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标准。具体内容为规定用于生产加工的原料牛奶中蛋白质含量标准为不低于2.8%,脂肪含量不低于3.4%。
了解更多> >2021年9月8日,我国主持完成的第一项水产领域的国际标准ISO 23855:2021《冷冻鱼糜》(Frozen surimi — Specification)由ISO正式发布,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水产品加工分技术委员会主持完成。
了解更多>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最主要的一类食品之一。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肉类的供给量也越来越大,其中鸡肉一直占据了肉类食品消费的主要地位。以追求健康、有保障的安全食品为目标,鸡肉的品质要求首先需要得到保证。在鸡肉的贮藏方法中,冷藏是防止其腐败变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脂肪水解、脂肪氧化引和蛋白质氧化仍在发生,影响其品质特征。
了解更多>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最主要的一类食品之一。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肉类的供给量也越来越大,其中鸡肉一直占据了肉类食品消费的主要地位。以追求健康、有保障的安全食品为目标,鸡肉的品质要求首先需要得到保证。在鸡肉的贮藏方法中,冷藏是防止其腐败变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脂肪水解、脂肪氧化引和蛋白质氧化仍在发生,影响其品质特征。
了解更多> >肉类是人类饮食中最主要的一类食品之一。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肉类的供给量也越来越大,其中鸡肉一直占据了肉类食品消费的主要地位。以追求健康、有保障的安全食品为目标,鸡肉的品质要求首先需要得到保证。在鸡肉的贮藏方法中,冷藏是防止其腐败变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低温贮藏的过程中,肉中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脂肪水解、脂肪氧化引和蛋白质氧化仍在发生,影响其品质特征。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