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按照1.2仪器工作条件,对21种元素的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进行测定,以21种元素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光谱强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依据IUPAC定义计算得出方法检出限,对空白溶液进行20次测量,其3倍标准偏差为方法检出限。21种元素的线性范围、线性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及检出限见表2。由表2可知,各元素质量浓度在0~4.0μg/mL范围内与光谱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2,检出限为0.0001~0.0214mg/L,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称取18份标准银样品,按1.4方法进行处理,向其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5、1.0、2.0mg/L)的标准溶液,根据1.2中给定的仪器工作条件,对样品分别进行测试,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及平均加标回收率见表3。
由表3可知,以硫氰酸钾作为沉淀剂,21种元素分别在0.5、1.0、2.0mg/L3种加标浓度下,回收率依次为81.5%~109.6%、80.0%~108.6%、81.2%~116.8%,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0.35%~1.96%、0.41%~2.54%、0.32%~2.07%,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满足分析测试质量控制要求。
采用所建方法对市面上销售的高纯银饰品(银含量标称值为999.9‰)、银勺(银含量标称值为999.9‰)及化学试剂中的高纯银粉(银含量标称值为999‰)分别进行测试,结果见表4。由表4可知,待测样品中检测出锌、镍、硅、锰、铁、镁、铜、铝、铬、钡等杂质元素。与之相比,现行国家标准GB/T38162-2019测试元素中不包含钡元素,而GB/T11067-2016系列标准中则不包含镍、锰、硅、镁、铝、铬、钡7种元素的测试方法,因此所建方法可覆盖更多非贵金属杂质元素,适用于高纯银制品中杂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建立了基体分离-ICP-OES法测定高纯银中21种杂质元素的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高,适用于高纯银中杂质元素的测定,可为相关产品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持。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化学分析计量》,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奶粉中营养元素的检测是奶粉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奶粉中营养元素主要有钾、钙、钠、镁、铁、锌、铜、锰、磷、硒、碘元素,各元素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不一,采用的检测方法使用的分析仪器不同,从而导致检验时间长,与此同时经过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探索,有部分元素可用同一种前处理方法和同一种分析仪器进行同时测定,从而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因此奶粉中多元素的同时检测一直是奶粉分析检测领域的重点研究对象。本文着重论述目
了解更多>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GB 5009.268-2016,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不同基质不同浓度食品中的铬进行了测定,确定了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低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铬的测定》GB 5009.123-2014,通过对标准物质的检测考察了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中铬在各浓度水平下相对误差为1.4%~5.6%,相对标准偏差低于5%。结果表明:《食品
了解更多>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食品中的铝残留状况,评估人体铝的暴露风险。方法采集市售不同类型食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其中的铝含量。结果 452份样品铝检出率为95.1%,超标率为6.2%,以淀粉制品和油炸面制品超标率最高,分别达到了18.1%和7.1%,其次为面制品(4.4%)和糕点(1.8%),豆制品未出现超标现象;不同样品中的铝最高含量的超标倍数由高到低依次为油炸面制品(油条)11.93>淀
了解更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 -MS)同时快速测定样品中钾(K)、 钠(Na) 元素含量,旨在控制产品质量稳定性。钾和钠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 mg/L和0.03 mg/L,加标回收率分别是102.6%和104.6%,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均小于3% (n=6)。
了解更多> >传统的仪器检测方法虽然可以精确测定样品中的各类重金属含量,但是对昂贵的大型仪器和专业的检测人员需求,大大提高了它们的分析成本,也成为进行大量样本实时快速检测的一大阻碍。快速检测技术建立在免疫学、纳米材料学、光谱学、电化学等交叉学科上,其检测成本低、快捷、操作简单、可进行半定量和定量分析。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