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cnas证书 cnas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高新技术企业证书

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一)

发布时间:2020-11-01 15:10 编辑者:夏德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省委十四届十一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狠抓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大力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深入拓展“两山”转化通道。江西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必须着力提升生态文明制度水平,不断完善“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责”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以制度创新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江西智慧”。

 生态文明制度在先行实践中不断创新完善

近几年来,江西始终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逐步形成了具有江西特色、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释放生态制度红利。 源头严防,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更加严格。一是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出台《江西省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我省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迈入法治化轨道。二是建立健全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控制度。出台《江西省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试行办法》《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等,围绕构建“一湖五河三屏”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格局,明确全省生态空间保护红线区划。三是建立健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预警机制。出台《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实施方案》,建立部门协调机制,构建统一规范、布局合理、覆盖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全省“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分析应用,建立了以流域为单位的环境监测统计和评估体系。四是创新环保机构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率先在全国检察机关提出“生态检察”概念,改革进度位于全国前列。

 过程严管,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更加完善。一是完善地方立法和管理制度体系。颁布《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意见》等,实现了生态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全国较早建立党政同责、区域和流域相结合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林长制度,形成覆盖全省的五级河湖林长制组织、制度和管理体系。二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将鄱阳湖流域作为一个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统筹考虑、系统治理,确定“五河一湖”岸线功能区用途管制,展开全省河湖水域及岸线专项整治行动;多措并举有效治理与修复矿山,通过综合治理成为建设用地、复垦还绿、尾矿综合利用等方式,加强尾矿库生态治理,并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矿山环境治理。三是率先实行全境流域生态补偿。我省成为全国流域生态补偿范围最广、贫困地区补偿资金最大的省份。四是率先创新绿色金融制度。出台《关于加快绿色金融发展的实施意见》《江西省“十三五”建设绿色金融体系规划》《赣江新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实施细则》等,为全国绿色金融建设提供中部示范样本。五是完善污染防治跨区域联动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打好保护与监管“组合拳”。

后果严责,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更加严明。一是创新生态文明考核机制。出台《江西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试行)》,形成绿色政绩观导向,强化党政主体责任,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标准。二是开展经济生态生产总值核算试点。出台《江西省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试行)》,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落实生态补偿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同时,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模式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三是实行干部离任生态审计制度。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任中和离任审计,明确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对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实行精准追责、终身追究。

声明:参考《江西日报》2020 年/8 月/31 日/第 010 版学与思,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环境体系综合产品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关闭
大抽奖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