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成熟采收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需要经过逐 步脱水并伴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而不同素质的烟叶在烘烤过程中随着内在物质含量的变化,使其在烟叶表面颜色上也存在着嫩黄、浓绿等特殊表现。烟叶表面颜色变化实质上是内在复杂的生理生化的表现,与烟叶中的色素、酚类物质、淀粉等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随着现代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烟叶表面颜色变化的研究逐步实现精准化和数字化,目前广泛应用的cIE系统,可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及色差仪器量化可达到识别烟叶表面颜色特征的目的。有关烤烟颜色与质体色素、多酚、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已有许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且在烘烤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也多集中在成熟度、品种、烘烤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而对烟叶烘烤过程中颜色特征值与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缺乏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选用烤烟品种中烟100、豫烟7号、豫烟13号作为供试材料,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指标和烟叶颜色特征值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快速判断烘烤过程中烟叶外观颜色和内在生理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优化烘烤工艺,配套烘烤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试验于2019年7~9月在河南许昌县进行,试验田土壤质地为沙土,土壤肥力中等。供试烤烟品种为中烟100、豫烟7号、豫烟13号,于2019年5月8日移栽;种植行距120cm、株距60cm,打顶株高110~130cm,留叶数20~24片。在群体中选择株高一致、叶片数相等、叶色基本一致且无病害的烟株,对11~12位叶挂牌,烟叶成熟时采收,备用。
烟叶烘烤设备采用改进kckY-A型智能烘烤箱,装烟密度为70kG/m3。采用自制色度值测试设备箱体测量烟叶表面颜色特征值。色度值测试设备箱箱体规格1000mm×200mm×800mm,箱体上端固定2个带过载保护的称重传感器,内置500mm×675mm规格的烟叶双层碳纤维棒烟夹,悬空挂置在箱体内,箱体上2个称重传感器各自垂下2根挂绳,挂绳上带挂钩,挂钩与烟叶夹具上的挂钩相连,使烟夹悬空挂置于箱体内,并可以分离;烟叶夹具中间夹紧一片烟叶,利用测试设备内置摄像头测试不同处理烟叶的量化色度值。
烟叶按照三段式烘烤工艺进行,烘烤开始后分别在烘烤过程中的关键温度点(鲜烟、38℃、42℃、48℃、54℃、60℃)取颜色变化均匀一致的烟叶12片,3片烟叶用于水分含量检测,另外3片烟叶取样时,切去烟叶叶尖与基部的1/3区域,留叶中间1/3区域用于烟叶试验过程,仅采集挂牌烟叶。取样后立即用液氮处理后,放入超低温冰箱(-80℃)保存,用于叶绿素、淀粉酶活性、总酚、淀粉含量的测定。
采用自制色度值测试设备,烟叶图像信号1394接口传输到处理计算机后,通过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比对,确定烟叶的中心位置和烟叶夹持板遮挡的位置,以中心向四周确定32个颜色采样区域;再使用原始图像提取每个区域20×20像素的R、G、B数值进行均值处理,得到烟叶32个区域的R、G、B值;R、G、B值不易表述颜色的变化,将其转换成孟塞尔的颜色立体模型中的亮度H、饱和度S、色度B。并记录存储在数据库中。数据库内包含各个区域的亮度H、饱和度S、色度B值,以及温度、湿度、时间等相关参数。
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杀青烘干法、色素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总酚采用福林试剂法;淀粉酶活性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淀粉含量采用蒽酮比色法。
采用ExcEL2007和DP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由图1可知,3个品种的叶绿素含量随烘烤过程的推移而呈下降趋势,采收鲜叶绿素含量表现为豫烟7号>豫烟13号>中烟100。在烘烤过程中,豫烟13号和豫烟7号的叶绿素含量在烘烤前期变化基本一致,均在38℃前降解量最大,3个品种的降解速度表现为豫烟13号>豫烟7号>中烟100;豫烟7号和中烟100在38~42℃时继续大幅度降解,豫烟13号在38~42℃时降解较慢,其降解量在3个品种中最低;豫烟13号和豫烟7号的叶绿素含量在54~60℃时仍有小幅度降解,中烟100则趋于稳定。
失水变黄是烟叶烘烤的最终目标之一,烘烤过程中生理生化变化受水分动态的控制,烟叶失水速度的快慢影响了烟叶的烘烤质量。由图2可以看出,3个品种的水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鲜烟叶的水分含量差异不明显,但在整个烘烤过程中,各品种间失水速度差异较大。38℃之前3个品种的失水速度差异较小,42~54℃时3个品种的水分含量变化差异较大,此阶段失水速度表现为中烟100>豫烟13号>豫烟7号;54~60℃时3个品种的水分含量趋于一致。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中烟100的失水速度最快,其次是豫烟13号,豫烟7号的失水速度较慢。
烟叶烘烤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变化由图3可知,鲜烟叶豫烟13号的淀粉酶活性最低,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淀粉酶活性差异不明显。38~42℃时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淀粉酶活性上升较快,并在42℃时出现峰值;42~48℃时有2个品种的淀粉酶活性开始下降,中烟100的淀粉酶活性下降幅度较大,48℃时达到品种间最低;48~54℃时上升出现第2个峰值;豫烟13号的淀粉酶活性前期比较低,到48℃时急剧上升并在54℃达到峰值;54~60℃时3个品种的淀粉酶活性变化一致,均呈下降趋势。在整个烘烤过程中,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变化趋势一致,酶活性变化近似双峰曲线;豫烟13号的淀粉酶活性变化呈单峰曲线,且前期酶活性较低,后期高于豫烟7号,低于中烟100。
淀粉的降解与多种因素有关,不仅仅受淀粉酶的影响,可能也与烟叶含水量密切相关。由图4可知,3个品种的淀粉含量均随烘烤进程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从烘烤开始到38℃时,烟叶淀粉含量下降迅速,38℃之后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变化趋势一致,但豫烟7号的淀粉含量降解最快,品种间持续最低;豫烟13号在38~42℃时呈上升趋势,42℃之后与中烟100和豫烟7号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下降趋势。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江西农业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在采用同一近红外设备及模型的前提下,烟叶在丝状与粉末状下的总糖、氯、烟碱、钾、还原糖、氮6项化学成分检测值均显著相关却又存在极显著性差异,表明近红外设备可有效识别各种纤维形态下的烟叶自身化学成分差异。在近红外日常使用过程中,被检测样品的纤维形态应与建模样品形态保持一致,否则将造成检测结果偏离。
了解更多> >为探讨低钾胁迫下钙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通过室内水培法,以烟草品种K326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钾水平和6个钙浓度,分别测定烟株生理特征、根系钙离子含量和ATPase活性及烟株各部位钾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钾水平对烟株生长发育及钾吸收影响显著,低钾水平下的烟株地上部及根系物质量、烟株生理指标及各部位钾含量均低于常钾水平,低钾胁迫下烟株地上部及根系钾含量分别降低了71.80%~25.63%和88.68%~45.47%。
了解更多> >为探索深耕和绿肥掩青条件下生物炭对烟叶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及施用方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或绿肥掩青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烤烟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指标,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改善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了解更多> >为探索深耕和绿肥掩青条件下生物炭对烟叶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及施用方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或绿肥掩青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烤烟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指标,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改善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了解更多> >为探索深耕和绿肥掩青条件下生物炭对烟叶生产的影响,通过设置大田试验,分析了不同生物炭用量及施用方式对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烟叶化学成分以及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深耕或绿肥掩青条件下,施用生物炭可增加烤烟株高、有效叶片数、茎围和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指标,提高烤烟产量、产值和上等烟比例,改善烤烟化学成分的协调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