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将挂面煮至最佳蒸煮时间后捞出,冷水淋洗30s,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水分进行测量。质构特性的测定采用A/LKB-F型号探头,测试前、中、后速度分别为1.00、0.17、10.00mm/s,校准距离10mm,形变量70%。燕麦挂面拉伸特性的测定采用A/SPR型号探头,测试前、中、后速度分别为1.00、2.00、10.00mm/s,校准距离30mm,拉伸距离100mm,触发力5g。为保证结果准确性,每个样品至少测定10次。
参照LS/T3202-1993中面条评分标准,结合燕麦挂面的特性对感官评价表进行适当调整,主要从色泽(10分)、表观状态(10分)、适口性(20分)、韧性(25分)、黏性(25分)、光滑性(5分)、食味(5分)7个方面对燕麦挂面进行感官评定。感官评定小组由10名训练有素的感官评定员组成。
所得数据均来自3次以上独立实验结果的平均值,数据表示为平均值±标准方差:采用SPSSl6.0对数据进行处理,并选取Duncan分析,在P<0.05检验水平上对数据进行显著性分析;并用SPSSl6.0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0rigin2016软件绘图。
粉质特性是反映面团流变学特性的重要指标,与面条的品质密切相关。7种面粉的粉质特性如表1所示。吸水率是指面团的最大稠度值达到500BU时所需要的加水量,与面粉中蛋白质和破损淀粉有关。表中7种面粉的吸水率范围为58.40%~68.23%。形成时问是指从开始加水到面团达到最大稠度值所需要的时问,是反映面团弹性的指标;稳定时问是指粉质中线的上边缘首次到达和离开500Bu标线所需的时间,与面团耐搅拌能力有关。通常情况下,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越长,小麦粉的筋力越强。弱化度与面团在搅拌过程中的破坏速率有关,弱化度越大,筋力越弱。其中,3号面粉的形成时问和稳定时问最长,弱化度最低,筋力强,而4号面粉的形成时问和稳定时间最短,弱化度最大,粉质特性差。
拉伸特性反映了面团的强度和延伸性,拉伸能量是指面团从开始拉伸到拉断所需要的总能量,拉伸能量越大,面团筋力越强。拉伸阻力反映了面团的纵向弹性,拉伸阻力越大,面团弹性越强。延伸度体现了面团的横向延展性,对挂面品质有积极影响,延伸度越大,延展性越好。拉伸阻力与延伸度的比值称为拉伸比值,表示面团强度与延展性的平衡关系,值越大则表示面团的筋力大于延伸度,值越小则表示面团的拉伸阻力和筋力较差,延伸度较好。由表2可知,3号面粉的拉伸能量和拉伸阻力最大,延伸度也较大,拉伸特性好。相比于其他面粉,2号面粉拉伸能量和拉伸阻力最小,弹性差;6号面粉的延伸度最小,横向延展性较差。
麦谷蛋白大聚体(GMP)是指不溶于SDS溶液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麦谷蛋白,是预测面团加工性能的重要指标。GMP由球形的麦谷蛋白颗粒组成,在醒面过程中部分解开的麦谷蛋白大聚体重新聚合,粒径分布发生改变,形成连续的蛋白质网络结构,因此麦谷蛋白大聚体与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密切相关。通常认为GMP是赋予面团弹性的重要成分。由图1可知,1、4、7号面粉的GMP干质量较大,2号面粉的GMP干质量最小。
面筋蛋白包括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其组分含量与比例与面团的加工特性密切相关。麦谷蛋白是不均质的大分子聚合体,按照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分为高相对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和低相对分子质量麦谷蛋白亚基(LMW-GS),麦谷蛋白肽链问的二硫键和极性氨基酸与面团的弹性有关。因此,麦谷蛋白含量越高,面条越筋道。
麦醇溶蛋白以单体形式存在,可分为ω、α、γ-醇溶蛋白亚基,其中α、γ亚基都可形成分子内二硫键,与面团的黏性和延展性有关。γ-醇溶蛋白亚基能够通过二硫键与麦谷蛋白结合。ωb亚基也是一种与麦谷蛋白结合的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与麦醇溶蛋白共同作用,赋予面团独特的黏弹性。由表3可以得出,不同面粉中的面筋蛋白亚基相对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5号面粉的ωb亚基相对含量最高,1号和7号面粉高相对分子质量亚基的相对含量较高,2号面粉中高相对分子质量亚基相对含量最低,3号和4号面粉中低相对分子质量亚基相对含量较高,2号面粉中ω亚基相对含量最高,4号和5号面粉中α亚基相对含量较高,3、5、7号面粉中γ亚基相对含量较高。1、3、4、7号面粉中麦谷蛋白与面筋蛋白的比值较高,2号面粉中麦醇溶蛋白与面筋蛋白的比值最高、麦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比值最高。从表4中可以看出,1、4、6号面粉中麦谷蛋白的相对含量较高,2号面粉中麦醇溶蛋白的相对含量最高。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本文以燕麦β-葡聚糖为原料,利用疏水性饱和脂肪酸—硬脂酸对其进行酯化改性,得到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通过探究硬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的添加量、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的影响,得出当脂酸酰基咪唑活化液添加量6.50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5.0h时,酯化反应产物取代度最大,为0.133。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氢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表征,所得结果均证明此方法可成功制备两亲性燕麦β-葡聚糖酯。
了解更多>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中国食品药品企业质量安全促进会批准发布《燕麦麸皮》团体标准,标准编号为T/FDSA017—2021,自2021年10月1日起实施。
了解更多> >2021年11月5日,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根据《河北省食品工业协会团体标准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经组织审查,批准发布了《植物蛋白饮料 植物奶》(T/HBFIA 0024—2021)团体标准,并自发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