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中国古代循环农业模式与特征(一)

发布时间:2020-11-27 19:59 编辑者:夏德婷

指出了中国古代农业文明历史悠久,衍生了很多难以取代的生产智慧,继承和传承古代传统农业中的合理内涵,对于引导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结合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特点从核心纽带的角度将中国古代传统农业分为:以土壤地力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以自然条件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和以农业技术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等。通过对各种循环模式的描述分析,对现代循环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1引言

农业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更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西汉著名政治家晁错曾说过“国以民为根,民以谷为命。命尽则根拔,根拔则本颠。”近年来,我国政府对农业发展也是十分重视,2004~2019年连续十六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围绕着三农问题,说明了农业发展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我国农业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循环农业是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已成为我国政府推进农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然而实践中,由于我国区域资源禀赋和发展差异较大,农业发展呈现多样性特点,与此相关联的循环农业发展也呈现出多形态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中循环农业模式的分类与研究,充分挖掘古人的农学智慧,进一步了解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认识情况从而对目前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引导。

2中国古代传统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先民前辈们在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累计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这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遗产中的精华,至今仍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仍然适合我国今天的农业发展。只要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情况没有彻底改变,我国农业发展就必然要走精耕细作的道路。总体上来说,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循环利用、低能消耗的有机农业;②以种植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小规模综合农业;③用地养地结合,保持土壤地力;④精耕细作,集约生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作物产出。这与目前火热的循环农业理论的主要思想不谋而合。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饭沼二郎教授曾说过:“1949年,中国为了推行农业现代化,首先着手开展的工作之一就是整理出版了数十本古代农业书籍,其中有些农书的历史甚至长达2000多年。我认为只有让过去的传统在现今社会重获新生,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世界各国都纷纷向我国传统农业学习,如现代的“集约化”栽培耕作体系正是古代“精耕细作,少种多收”经营方式的体现;就连现代美国学者W·A·奥尔布雷特于1975年提出的“生态农业”,也与传统农业的天、地、人三才理论出发来指导农业的思想相类似。前美国农业部土壤局局长Frankling于19世纪初,来中国考察后,研究并撰写了《四千年的农民》一书,该书第一次在西方学术界提出来循环农业的思路,并且详细介绍了中国的若干循环模式,在世界农业发展上产生了剧烈影响。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传统农学思想与现代化的农业循环思想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并对现代循环农业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绿色科技》2019年10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结合自然种植研究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