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一)

发布时间:2021-02-05 20:14 编辑者:夏德婷

目的:总结白薇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深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 atratum”“Cynanchum 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Sci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对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与总结。结果与结论: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芳香类化合物等,如直立白薇苷A、白前苷A、正十六烷酸、9-脱氢安托芬、3,4-二羟基苯乙酮;具有抗炎、抗肿瘤、美白等多种药理作用。然而,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直立白薇上,对蔓生白薇的研究较少;对化学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21甾体皂苷类化合物上,而涉及其他类型化合物的研究不多;有关C21甾体皂苷类的药理活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个化合物层面上,而构效关系研究较为少见。因此,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白薇药材资源,有必要进一步对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等进行深入研究。

白薇为萝藦科植物直立白薇Cynanchum atratum Bge.或蔓生白薇Cynanchum versicolor Bge.的干燥根及根茎。据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记载,白薇性寒,味苦、咸,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等多种功效,可用于温邪伤营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产后血虚发热、热淋、血淋、痈疽肿毒等病症的治疗。为进一步挖掘白薇在新药研发中的价值及拓展其临床应用,笔者以“白薇”“萝藦科”“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生物活性”“Cynanchum atratum”“Cynanchum versicolor”“Asclepiadaceae”“Chemical constituents”“Pharmacological activity”“Biological activities”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 Med、Sci Finder、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06年7月-2020年8月发表的相关文献,并就白薇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为该药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参考。

1 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是中药材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也是评价中药材质量的重要依据。目前,已从白薇中鉴定出C21甾体皂苷类、挥发油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其中C21甾体皂苷类为其主要化学成分。

1.1 C21甾体皂苷类

甾体皂苷由甾体苷元和糖基结合而成。其中,C21甾体是一类含有21个碳原子的甾体衍生物,存在于萝藦科、玄参科、夹竹桃科、毛茛科等科属植物中,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生物活性。白薇中的C21甾体皂苷具有以下结构特点:(1)甾体皂苷苷元均以孕甾烷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C、D环易发生变形,具有特殊的14,15裂环(A型)或13,14;14,15双裂环结构(B、C型)(图1);(2)苷元C-3位置上通常有β-OH,C-5、C-6位通常有双键;(3)糖链通常与苷元C-3位的OH相连,糖与糖之间的连接通常发生在C-4位;(4)糖的类型主要有黄花夹竹桃糖、夹竹桃糖、洋地黄毒糖、地芰糖、加拿大麻糖和葡萄糖,且通常为6-去氧糖或2,6-去氧糖。

图1

迄今为止,研究者已从白薇中鉴定出大量的C21甾体皂苷,具体如表1所示。从来源上看,从直立白薇中发现的C21甾体皂苷数量远远多于蔓生白薇,二者共有的成分为蔓生白薇苷A、C,白前苷C、D、H,Atratoglaucoside A,Cynanosides C、D和白前苷元C-3-O-β-D-黄花夹竹桃吡喃糖苷。

表1表1续表1续1

1.2 挥发油类

白虹等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白薇中提取挥发油,并采用气质联用技术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0种化学成分,其中脂肪酸类化合物占75.74%、酯类化合物占12.44%、醛类化合物占3.90%、酮类化合物占3.51%、烷类化合物占0.55%;挥发油中含量最高的化学成分为正十六烷酸,占总量的47.76%。

1.3 生物碱类

陈楚英等采用抑菌活性靶向分离、溶剂萃取、柱层析等手段从白薇正丁醇部位中分离出5种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10β-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9-脱氢安托芬、9,14-脱氢安托芬、14-羟基-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10α-N-氧化-7-脱甲氧基娃儿滕碱;从结构类型上看,5种生物碱均为菲骈吲哚里西丁类生物碱,且都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Xin等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白薇中分离鉴定出安托芬。生物碱类化合物的发现为后续开展白薇抑菌活性成分、抑菌机制、构效关系研究及植物源保鲜剂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1.4 其他类

袁鹰从白薇中还分离鉴定出了豆甾醇、β-谷甾醇、β-胡萝卜苷以及一系列芳香类化合物,如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3,4-二羟基苯乙酮、2,6,2′,6′-四甲氧基-4,4′-双(2,3-环氧-1-羟基丙基)联苯、2,4-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乙酮、丁香酸、2,6-二羟基苯乙酮、4-羟基苯甲醇、苯甲酸等。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2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生物碱白薇洋地黄毒糖丁香酸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