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1.水质硫化物定义
地下水(特别是温泉水)及生活污水,通常含有硫化物,其中一部分是在厌氧条件下,由于细菌的作用,使硫酸盐还原或由含硫有机物的分解而产生的。某些工矿企业,如焦化、造气、选矿、造纸、印染和制革等工业废水亦含有硫化物。
硫化氢易从水中逸散于空气,产生臭味,且毒性很大,它可与人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及该类物质中的二硫键(—S—S—)作用,影响细胞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组织缺氧,危及人的生命。硫化氢除自身能腐蚀金属外,还可被污水中的生物氧化成硫酸进而腐蚀下水道等。因此,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清洁水中,硫化氢的嗅阀值为0.035µg/L)。
2.方法的选择
测定上述硫化物的方法,通常有亚甲蓝比色法和碘量滴定法以及电极电位法。当水样中硫化物含量小于1mg/L时,采用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亚甲蓝光度法),样品中硫化物含量大于1mg/L时,采用碘量法。电极电位法具有较宽的测量范围,它可测定10-6--101mo1/L之间的硫化物。所列方法测定的硫化物是指水和废水中溶解性的无机硫化物和酸溶性金属硫化物。
亚甲蓝比色法
方法原理:在含高铁离子的酸性溶液中,硫离子与对氨基二甲苯胺作用,生成亚甲蓝,颜色深度与水中硫离子浓度成正比。
干扰: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超过10mg/L时,将影响测定。亚硝酸盐达0.5mg/L时,产生干扰。其他氧化剂或还原剂亦可影响显色反应。亚铁氰化物可生成蓝色,产生正干扰。
方法的适用: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2mg/L(S2¯),测定上限为0.8mg/L。当采用酸化--吹气预处理法时可进一步降低检出浓度。酌情减少取样量,测定浓度可高达4mg/L。
仪器:分光光度计,10mm比色皿、50ml比色管。
试剂: 无二氧化碳水:将蒸馏水煮沸15min后,加盖冷却至室温。所有实验用水均为无二氧化碳水。
硫酸铁铵溶液:取25g十二水合硫酸高铁铵溶解于含有5ml硫酸的水中,稀释至200ml。
0.2%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称取2g对氨基二甲基苯胺硫酸盐溶于700ml水中,缓缓加入200ml硫酸,冷却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硫化钠标准使用溶液:移取一定量硫化钠溶液,移入已加入2ml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和800ml水的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水至标线,充分混匀。该溶液在20℃条件下保存,可稳定1至2周,每次使用时,应充分振摇混匀。
检测步骤:分别取0、0.5、1.0、2.0、3.0、4.0、5.0ml的硫化钠标准使用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加水至40ml,加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5ml,密塞。颠倒一次,加硫酸铁铵溶液1ml,立即密塞,充分摇匀。10min后,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665nm处测量吸光度,并作空白校正。
3.原因分析
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超过10mg/L时,将影响测定。必要时,增加硫酸铁铵用量,则其允许量可达40mg/L。亚硝酸盐达0.5mg/L时,产生干扰。其他氧化剂或还原剂亦可影响显色反应。亚铁氰化物可生成蓝色,产生正干扰。
4.注意事项
a:由于硫离子很容易氧化,硫化氢易从水样中逸出。因此在采集时应防止曝气,并加入一定量的乙酸锌溶液和适量氢氧化钠溶液,使呈碱性并生成硫化锌沉淀。
b:阴凉、密闭及避光条件下保存。使用前应恒温至20±2℃,并充分摇动以保证均匀。使用中严格防止沾污;稀释时建议使用pH=10±1的碱性水。
c:显色时,加入的两种试剂均含硫酸,应沿管壁徐徐加入,并加塞混匀,避免硫化氢溢出而损失。
d:在加入对氨基二甲基苯胺溶液后,应立即密塞,颠倒一次即可,切记不要振摇,以防止硫化物损失。
2020年11月12日-11月20日伟业计量周年庆期间,答对问题即可参与“幸运大转盘”抽奖活动,更有双重抽奖机会(PC和微信端各一次),100%中奖!奖品数量加倍,多重惊喜连连!华为Mate 40、SKG颈椎按摩仪、小米体脂秤、NESPRESSO进口胶囊咖啡机等大奖应有尽有,还有13万积分池等你来瓜分!赶紧点击参与试抽吧~
了解更多> >2022.05.25-06.02,伟业计量将举行大型抽奖活动,华为笔记本、美的洗地机、车载冰箱、精美粽子礼盒等礼品等你来拿!欢迎新老会员朋友们登录伟业计量官方网站,参与抽奖!
了解更多> >历时近三年,伟业计量最终成功研制并终审通过了34种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其中28个国家一级标准物质、6个国家二级标准物质)本期为大家带来第4系列——粮食类生物元素分析标准物质,此类标准物质可以满足农产品与食品营养、安全以及农业、环境、地质等领域中生物类样品化学成分分析的检测需要。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