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图15.9是时间分辨荧光测定系统示意图。
由于磷光相对于荧光有长得多的发光寿命,因此在带有磷光附件的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上即可实现磷光的时间分辨和磷光寿命测定。
五、同步扫描技术
根据激发和发射单色器在扫描过程中彼此间所保持的关系,同步扫描技术可分为固定波长差、固定能量差和可变角(可变波长)同步扫描。同步扫描技术具有使光谱简化、谱带窄化、提高分辨率、减少光谱重叠、提高选择性、减少散射光影响等诸多优点。
图15.10是丁省乙醇溶液的荧光发射光谱和其固定波长差同步扫描荧光光谱。从图可见,荧光光谱得到明显简化。这种光谱简化,虽然损失了其他光谱带所包含的信息,但可以避免其他谱带存在所引起的干扰,提高测量的选择性。固定波长差同步扫描中,波长差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同步光谱的形状、带宽和信号强度,从而提供了一种提高选择性的途径。例如,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荧光激发光谱很相似,发射光谱又重叠严重,但是△λ<15nm的同步光谱只显示酪氨酸的光谱特征,△λ>60nm的同步光谱则只呈现色氨酸的光谱特征,从而可实现分别测定。在可能条件下,选择等于Stokes位移的△λ值是有利的,有可能获得荧光信号最强、半峰宽最小的同步荧光光谱。
固定能量差(△v)同步扫描可能克服0—0带跃迁非常弱甚至不显现的情况,以及不同组分间对△λ的不同要求所带来的困难。有可能对同一类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只选择一个△v值用于整个光谱的扫描。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小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的干扰。
可变角同步扫描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测量的选择性。例如在图15.ll中所不情况下,待测组分与两个干扰组分的等高线光谱(中间的黑点对应于荧光强度最大时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每条圆圈形等高线上的各点具有相同的荧光强度)严重重叠,此时无论选用什么样的△Aλ值进行固定波长差同步扫描,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扰。但若采用图中那条非450线所示的可变角扫描途径,则能获得更好的选择性。图中连续等高线表示待分析组分,非连续等高线表示干扰组分,450角直线(虚线)表示固定波长同步扫描,非450角直线表示可变角同步扫描。
六、三维光谱
三维荧(磷)光光谱(也称总发光光谱或激发一发射矩阵图)技术与常规荧(磷)光分析的主要区别是能获得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同时变化时的荧(磷)光强度信息。
三维光谱技术能获得完整的光谱信息,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光谱指纹技术。在石油勘采中可用于油气显示和矿源判定,在环境监测和法庭判证中用于类似可疑物的鉴别,临床医学中用于癌细胞的辅助诊断和不同细菌的表征和鉴别。另外,作为一种快速检测技术,对化学反应的多组分动力学研究具有独特的优点。
七、室温磷光分析法(RTP①)简介
固体基质室温磷光法(solid-substrate room temperature phc)sDhorescence,SS-RTP)是将微升级试样点在滤纸或层析基质、固体盐粉末等固体基质上干燥,使磷光体被强烈夹持在基质上以保持刚性,然后将基质固定在固体样品架上进行RTP测定的方法。该法取样量少,且可在基质上进行色谱分离后测定,又便于实现自动化,是室温磷光研究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胶束增稳室温磷光法(micelle-stabilized rOOm tempetature DllosIshore-scence,MS-RTP)是利用表面活性剂胶束为磷光体提供一种更为刚性、有序的保护性微环境,减少碰撞失活和其他非辐射衰变过程,提高重原子与磷光体的接近程度,以提高磷光体的系间窜跃几率,并通过化学除氧或通氮除氧来实现流体的室温磷光测量的方法。
环糊精诱导室温磷光法(cyclodextrin indLreed room temDerature pho-sphorescence,CD-RTP)是流体室温磷光分析法的一种。它是基于外部重原子微扰剂和磷光分子同时进入环糊精(CD)疏水空腔中,形成CD一重原子微扰剂一磷光体三分子包结物,利用CD空腔的保护作用减小非辐射跃迁几率从而实现流体RTP测量。
微乳状液增稳室温磷光法(microemulsionstabilizedr00IntemDeraturephosphorescence,ME—RTP)是由一定量水、非极性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如C4~C6烷醇)混合形成的微乳状液作为保护性介质,辅以外部重原子微扰剂和化学除氧等手段,利用被测组分(或其衍生物)的室温磷光发射实现其测定的一种流体室温磷光法。与MS-RTP相比,本法更适合于非极性、水难溶的多环芳烃的测定。
无保护流体室温磷光法(non-protected fluid room temperature phosphoencNP-RTP)是近年新发现和建立的一种流体室温磷光法。对于某些具有适宜化学结构和跃迁类型的化合物而言,不需要保护性介质存在,只要有合适的内或外重原子存在和经通氮气或化学除氧,即可在水溶液体系中实现强而稳定的RTP发射。这种流体室温磷光技术避免了MS-RTP法中通氮除氧产生的泡沫,CD-RTP法中有雾状沉淀影响测定精密度等缺陷,无需或极少引入有机溶剂,且体系清澈透明,很易于与高效液相色谱和流动注射分析等技术联用。
参考资料: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
“2019世界生化、分析仪器与实验室装备中国展”(LABWorld China 2019)于2019年6月18-2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举办。奥科集团数据中心科长郭甜甜、运营崔小雨前往上海参加此次展会。此次上海展会,由主办方再度携手“第十九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暨“2019世界生物医药技术中国展”(CPhI & bioLIVE China 2019),吸引来自海内外120多个国家及地区
了解更多> >曾老师是中国海关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第二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评审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食品微生物检验研究工作。曾老师以理论和自身经验相结合的方式,为我们讲述了标准物质在食品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具体应用。她指出,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核苷酸标准物质将会成为微生物检测领域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制作核苷酸标准物质要充分考虑其溯源性和稳定性。微生物检测人员的素养和资质也会对检测实验室的质量和技术能力有一定影响。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