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由图3可知,随NaCl浓度的升高,溶菌酶的比活力先上升后下降,当NaCl浓度为1moL/L时,所得溶菌酶的比活力最高,此时的洗脱液浓度适宜提取分离溶菌酶。当NaCl浓度高于1moL/L时,酶的比活力反而下降,酶含量变化却不大,可能由于溶菌酶在高浓度盐溶液中发生盐析作用导致。
由图4可知,当洗脱时间为60min时,所得溶菌酶的比活力最高,随着洗脱时间继续延长,酶含量增加缓慢,酶比活力反而下降,综合考虑经济成本,选定洗脱时间为60min。
综上,由单因素试验结果可知,阳离子交换法最优工艺条件为:蛋清滤液树脂比为10∶2.5,pH9.0,NaCl(洗脱液)浓度1mol/L,洗脱时间60min。由此,进一步做Box-Behnken试验优化阳离子交换法条件,试验设计及结果如表2所示。
采用DesignExpert8.0.6软件进行分析,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拟合模型的P=0.0014<0.05,说明模型与实际情况拟合良好。根据以上分析得知溶菌酶比活力R1对自变量每100mL蛋清滤液中树脂用量(A)、NaCl浓度(B)、蛋清滤液pH值(C)、洗脱时间(D)的多元回归方程为:
R1=20866.66-1432.26A+194.18B+486.75C+539.58D-961.62AB-1252.19AC-2929.88AD-21.46BC-2724.86BD+90.11CD-6079.24A2-5995.65B2-3410.58C2-3903.162。
由方程可知,溶菌酶比活力和4个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线性关系。回归方程的二次项系数比较大,交互项系数中AD、BD的交互系数很大,说明树脂用量和洗脱时间、NaCl浓度和洗脱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很大,AB、AC的交互系数较大,说明树脂用量和NaCl浓度之间、树脂用量和pH值之间交互效应较大,而BC、CD的交互系数比较小,说明NaCl浓度和pH值之间、pH值和洗脱时间之间的交互效应小。
为了检验方程的有效性,对测定的溶菌酶的比活力的数学模型进行方差分析,并对各因子的偏回归系数进行检测。一次项中A的回归系数较显著,P=0.0806,说明蛋清树脂比对提取的溶菌酶比活力有较显著作用。二次项中A、B、C、D的偏回归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交互项AD、BD回归系数较其它因素显著,说明树脂用量和洗脱时间、NaCl浓度和洗脱时间之间的交互项对溶菌酶比活力影响较为显著。
为了得到最高的溶菌酶比活力,吸附和洗脱的各条件需要合适的交叉选择。响应面图可直观反映各因素及交互作用对酶活力的影响,故取3项显著性较高的交互项制作响应面图,根据图5~7的Box-Behnken优化试验拟合响应曲面图和方差分析得知,对溶菌酶比活力影响大小顺序为AD>BD>AC。
对二次回归方程求一阶偏导,当响应值R1(溶菌酶比活力)为最大值时,各因子水平为每100mL蛋清滤液中,树脂用量(A)为24.20mL、NaCl浓度(B)为1.00mol/L、蛋清滤液pH值(C)为9.10、洗脱时间(D)为62.61min。此时理论预测溶菌酶比活力为21041.1U/mg。
对所获得的阳离子交换法各最优条件做平行验证试验,重复5次,如表4所示,得到的溶菌酶比活力为20509.58U/mg,与理论值接近。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使用宝生物试剂盒标准提取方法中的革兰氏阳性菌提取方法,并且增加了对于菌悬液的处理过程。取1 mL培养过夜的EAEC菌悬液,离心分离弃上清后加入500µL的Buffer BS试剂,加入溶菌酶至终质量浓度为2 g/L。在第一步的材料处理时加入蛋白酶K后在56℃的孵育时间由原来的30 min延长至40 min。
了解更多> >实践证明,畜牧生产现在可以通过一种综合方法 大幅减少畜禽生产系统中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使 用。产品科学合理使用是减少饲料中抗生素使用的 重要基础,同时也离不开一套整体化的畜禽管理方 案,包括进行合理的饲喂,控制抗生素使用,进行早期临床和微生物诊断,以及执行严格的生产标准,都可 以用来减少饲料中抗生素的使用,并减轻抗生素耐药 性。目前,很多企业开发的农场工具,可以用于改善 和监测农场的实际操作,提高畜
了解更多> >对于葡萄酒产品真实性问题的控制,除了通过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产品溯源和质量保证体系外, 最关键的手段则是尽快出台一系列能够有效鉴别 酒精来源、产地、年份信息的检测方法标准,配合政 府部门的强力监管,从而对不法分子造成有效震 慑,保障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65]。 4 小结 从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方面出发,对葡萄酒质 量安全的风险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风险因素 的来源、产生机制、对消费者健康影响及
了解更多> >关于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笔者对黄芩的药理作用进行了阐述,包括解热、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利尿、对中枢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基于以上功效,对于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几乎集中在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分析,而对挥发油、氨基酸、苯乙醇、甾醇等其他成分研究尚且不足,只有少量关于多糖活性的报道。
了解更多> >中草药是传统中医治病救人的重要载体,用于预防、治疗疾病,也是中医与现代西方医学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医的疗效在一定水平上是对机体的免疫体系进行调控,最终起到治疗作用。本文对伞形科、毛茛科和芸香科的几种著名的中草药在免疫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为抗炎中草药的免疫活性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