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绿茶饮料饮用方便快捷,是人们日常消渴解暑的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是当前市场上增长较快、颇具潜力的饮料之一,中国、日本等东南亚国家已成为最大的生产与消费地区。由于人们受到糖分摄入过多而带来的各种健康问题的困扰,已逐渐形成了低糖摄入的健康饮食理念。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天然、健康无糖茶饮料越来越受关注。绿茶饮料以绿茶作为主原料,萃取后,添加一些物质如VC、维生素钠盐、柠檬酸钠等制作而成,具有茶叶独特的风味。与直接冲泡的茶饮相同,决定茶饮料滋味品质的物质主要包括多酚类物质(包括儿茶素组分等)、黄酮糖苷及其苷元、咖啡因、氨基酸、金属离子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添加物也会影响茶饮料的滋味。
其中儿茶素、咖啡因等成分是产生涩味的主要物质,并且其涩味程度会随着这两种物质含量的降低而减弱。氨基酸含量的增加使茶汤产生鲜味并且能提高茶饮料的品质。但是茶饮料的滋味品质并不是单一滋味物质的叠加,而是受到多种滋味物质相互作用的影响。如咖啡因可增强表没食子儿茶素和没食子酸酯的涩味。
在目前市场上,无糖绿茶饮料的品牌众多,不同品牌绿茶饮料的风味以及风味物质不尽相同。本文以市场上不同品牌的无糖绿茶饮料作为样品,测定其茶多酚、咖啡因、氨基酸、可溶性固形物等指标,以考察不同品牌绿茶饮料的滋味物质的差异,并为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与需求购买商品提供参考。
儿茶素、咖啡因、茶氨酸美国Sigma公司;其他均为国产分析纯;甲酸、乙腈为国产色谱纯。实验所有样品从超市直接购买,选择不同产地(日本、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不同品牌(9个品牌)的13个系列无糖绿茶饮料,编号为样品1~13号,具体信息见表1。
分析天平上海精密仪器仪表有限公司;高速离心机上海安亭科技仪器有限公司;Waters2469series/Watersalliancew2695高效液相色谱美国Waters公司;752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pH计精密科学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茶多酚质量浓度的测定采用酒石酸亚铁比色法;氨基酸质量浓度的测定采用《茶游离氨基酸总量的测定》中的茚三酮比色法;咖啡因的测定参照国标测定。可溶性固形物质量浓度的测定参考钟萝的方法;pH值使用pH测定仪测定。
分别准确取1mL茶饮料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6%,4mL),混匀后,加入1mL次氯酸钠溶液后,加入1mL亚硝酸钠溶液,混匀放置5min,加入0.5mL显色液,用6%碳酸氢钠溶液定容,充分摇匀后,570nm处测定其吸光度值。
取茶饮料100mL,由6位高级评茶员对茶汤的滋味进行审评,通过分析茶饮料的苦味、涩味、鲜爽味、醇味、整体滋味这5项因子进行评分,采用百分制(0~20微强,20~40较强,40~60强,60~80很强,80~100极强)。
茶饮料中茶多酚的含量是决定其色、香、味及功效的主要成分,占茶叶干重的20%~30%。茶多酚按主要化学成分分为儿茶素类、黄酮类、花青素类、酚酸类四大类物质。其中尤以儿茶素含量最高,占茶多酚的60%~80%。儿茶素又分为非酯型儿茶素和酯型儿茶素。不同品牌(图1)无糖绿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如图1所示,由结果可知,这13种不同绿茶饮料的茶多酚含量范围在215.54mg/L~1110.45mg/L之间。其中含量最低为第5号产品(品牌B)显著的低于其他绿茶饮料(P<0.05),含量最高的为第13号产品(品牌G)。根据我国推出的茶饮料的国家标准GB/T21733-2008,规定了茶饮料中茶多酚与咖啡因的含量,要求绿茶饮料茶多酚的含量必须≥500mg/kg。参考国家标准,大部分绿茶饮料均符合规定,只有5号和7号产品未达到国家标准。茶饮料中茶多酚含量过少,导致茶味不足;茶含量过多,又会使茶饮料滋味厚重,且易出现冷后浑。因而茶多酚是茶汤浓淡、茶味品质优次的主要成分。
儿茶素作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分为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两类,其中酯型儿茶素主要包括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而非酯型儿茶素主要包括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GC)和儿茶素。从图2结果可以看出不同产品的非酯型儿茶素的变化范围在40.37mg/L~249.04mg/L之间,酯型儿茶素变化范围在50.89mg/L~406.49mg/L之间。另外这13个不同绿茶产品的非酯型/酯型儿茶素的比例除了4和11号产品外大部分在1以下,比例最低的为9号产品(0.49)。酯型儿茶素是构成茶饮料涩味的主体,而且是茶汤浓淡、茶味品质优次的主要成分,如果茶饮料中酯型儿茶素含量较高,则会造成茶饮料苦涩味中,收敛性强。而非酯型儿茶素在茶饮料中会表现出先苦后甘,收敛性较弱,表现在口味上则甘爽清甜不涩口。如果非酯型/酯型儿茶素的比例较高时,其在滋味中的表现为苦涩味较弱,收敛性较小,相对更容易呈现出清爽甘甜的滋味。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饲料工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绿茶,儿茶素,茶氨酸,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和消费者测试对绿茶的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偏好图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绿茶的各滋味属性与消费者偏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绿茶的各个滋味属性强度差异较大,根据各滋味属性的强度搭配可划分为不同的滋味类型;消费者偏好苦度、涩度和浓度较低,而鲜度、甜度、醇度和回甘度较高的绿茶样品;苦度、浓度和醇度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其中苦度、浓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负相关,醇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正相关。
了解更多> >通过定量描述分析和消费者测试对绿茶的滋味进行感官评价,并采用偏好图及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分析了绿茶的各滋味属性与消费者偏好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绿茶的各个滋味属性强度差异较大,根据各滋味属性的强度搭配可划分为不同的滋味类型;消费者偏好苦度、涩度和浓度较低,而鲜度、甜度、醇度和回甘度较高的绿茶样品;苦度、浓度和醇度是影响消费者偏好的主要因素,其中苦度、浓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负相关,醇度与消费者偏好呈显著正相关。
了解更多> >以白萝卜和绿茶为原料,研究了白萝卜绿茶复合饮料的工艺,确定了白萝卜绿茶复合饮料中各个成分的最佳配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白萝卜汁的添加量为25%、绿茶汤汁的添加量为40%、蔗糖的添加量为5%、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在此配方下的产品为淡黄绿色,风味协调,澄清透明且具有浓郁的白萝卜的特有清香和绿茶的茶香,在加入0.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后,产品稳定性良好。
了解更多> >以白萝卜和绿茶为原料,研究了白萝卜绿茶复合饮料的工艺,确定了白萝卜绿茶复合饮料中各个成分的最佳配比。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白萝卜汁的添加量为25%、绿茶汤汁的添加量为40%、蔗糖的添加量为5%、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1%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在此配方下的产品为淡黄绿色,风味协调,澄清透明且具有浓郁的白萝卜的特有清香和绿茶的茶香,在加入0.15%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后,产品稳定性良好。
了解更多>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白茶中6种茶多酚类物质含量的方法。采用AgilentC18(250mm×4.6mm,5.0μm)色谱柱,流动相:A:0.3%甲酸水溶液;B:0.3%甲酸甲醇溶液;柱温:4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μL;梯度程序:0min(85%A+15%B),60min(70%A+30%B)。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不同茶叶中6种茶多酚活性成分,此方法可用来进行不同种类茶叶中茶多酚提取及定量分析研究。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