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鳜鱼(Sinipercachuatsi),俗称桂花鱼,属鲈形目、鮨科、鳜亚科、鳜属,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各主要江河湖泊的名贵食用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以鳜鱼为原料加工的传统发酵食品—黄山臭鳜鱼,在保留鳜鱼鲜美味道的同时,新增了独具似臭非臭、香鲜透骨、Q弹嫩滑的特殊口感和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近年来,在安徽黄山地区,臭鳜鱼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截止至2018年10月,黄山臭鳜鱼加工企业达40余家,年总产值超过10亿元,对当地经济发展和促进工人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臭鳜鱼加工工艺仍沿用落后的传统自然发酵方式,加工过程更多依靠生产者的经验判断,发酵产品稳定性差,产品风味品质参差不齐,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臭鳜鱼产业的发展。乳酸菌接种发酵是一种改善发酵食品品质的优良方法,在各类食品,如乳制品、泡菜、果蔬汁饮料、调味品、豆制品、肉制品等中有广泛应用。将乳酸菌发酵剂用于臭鳜鱼腌制,有望使臭鳜鱼的品质得到改善。
有研究发现,清酒乳杆菌是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之一,而其对臭鳜鱼食用品质、风味特征等的影响尚未见报道。腌制发酵赋予臭鳜鱼典型的品质特征,即鱼肉片片如蒜瓣,呈闻臭吃香的特殊风味。本试验采用清酒乳杆菌接种发酵臭鳜鱼,以自然发酵作为对照,研究菌株对臭鳜鱼发酵过程中特征蒜瓣肉的变化以及对质构、色泽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
新鲜鳜鱼(秋浦花鳜),东至县大联圩有限公司,质量规格为0.5~0.6kg。食用钠盐、花椒,合肥市庐阳区中菜市。氯化钠、氢氧化钠、无水乙醇等常规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测试用标准品,美国Sigma-Aldrich公司。清酒乳杆菌,从丹麦科汉森B-2发酵剂中活化培养获得。
臭鳜鱼腌制发酵专用装置,本实验室自行设计;CR-400色差分析仪,柯尼卡美能达控股公司;TA.XTPlus质构仪,英国StableMicroSys-tem公司;FlavourSpecR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仪,德国G.A.S.公司。
1.3.1鳜鱼腌制发酵腌制发酵工艺:新鲜鳜鱼宰杀→清洗→码放→腌制→发酵→真空包装→贮藏
自然发酵:选择0.5~0.6kg的标准鳜鱼作为腌制原料,宰杀去内脏、鳃和鳞,用自来水和10%盐水先后清洗1次,待用。将鱼平整码放于鳜鱼发酵专用装置内,一桶约码放30kg,每码一层,撒若干粒炒制花椒(15g),码放结束后在上层鱼体上放置按压板,并向桶内加入提前配制好的腌制液(11kg的8%盐水),按压板上放置扁圆状砝码(12kg),用以将鱼体全部浸压于腌制液液面以下。合上发酵装置顶盖,以厌氧发酵方式,于8℃条件下发酵16d,按发酵0,0.5,1,2,4,6,8,10,12,14,16d取样,每个阶段各取4条鱼,真空包装贮藏于-18℃冰箱,备用。
接种发酵:除腌制液为8%盐水(11kg)和清酒乳杆菌37.5g(按菌体湿重计)的混合液外,其它步骤同自然发酵方法。
取各阶段样品鱼1条,解冻,用解剖刀沿鱼的脊背和鳃盖后沿将两侧鱼皮划裂,轻轻剥离至尾部,切取同侧的、沿背鳍下方至侧线之间的肌肉块。将肌肉块放入蒸锅中隔水蒸煮10min,取出,室温下冷却后剥离蒜瓣肉,肉眼观察并拍照。
取各阶段样品鱼3条,解冻,并用解剖刀沿脊背和鳃盖后沿将两侧鱼皮划裂,并轻轻剥离至鱼尾,切取鱼体全部肌肉并用料理机绞成鱼肉糜,分别将各阶段3条鱼的肉糜合并,搅拌均匀,取200g鱼肉糜灌入聚乙烯塑料肠衣中(25mm),打卡封口,鱼肉肠长度均为10cm。将灌制好的鱼肉肠放入蒸锅蒸煮10min,待取出,冷却至室温后测定鱼肉色泽和质构。
色泽和质构的测定参照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方法进行,色泽测定指标包括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利用L*、a*和b*值按公式(1)计算样品白度。
质构测定指标包括硬度、黏附性、弹性、胶黏性和咀嚼性。色泽和质构各参数测定值均以平均值表示。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仪,并依据本实验室前期建立的方法步骤测定鱼肉挥发性风味物质。按1.3.3节步骤制作肉糜,准确称取各阶段鱼肉糜1g,分别置于20mL顶空进样瓶中,拧紧瓶盖,放入GC-IMS顶空进样器上(每个阶段设置3个平行样品)。
顶空进样条件:孵化温度40℃,孵化时间20min,进样针温度85℃,进样体积500μL,振动速度500r/min。色谱条件:色谱柱为FS-SE-54-CB-0.515mm,ID:0.53mm,色谱柱温度40℃,分析时间40min。载气为高纯N2,流速设置:0~2min(2mL/min),2~10min(2~15mL/min),10~20min(15~80mL/min),20~25min(100~130mL/min),25~40min(130~145mL/min)。离子迁移谱条件:漂移气为高纯N2,流速150mL/min,IMS探测器温度45℃。GC-IMS在正离子模式下通过有线网络将数据传输并保存到计算机中,每张谱图平均扫描32次,使用网格脉冲宽度为100μs,重复率为21ms,采样频率为150kHz。采用仪器内置的LAV软件(LaboratoryAnalyticalViewer)、GC-IMSLi-brarySearchSoftware软件对样品进行挥发性物质的指纹图谱分析和物质定性分析。
试验数据均采用Excel进行整理和计算,并用Origin2017软件作图。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草石蚕是一种富含寡聚糖益生元的食材,通常作为原料腌制泡菜食品。然而,草石蚕泡菜经传统工艺发酵易出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杂菌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传统的草石蚕腌制工艺是利用附着在草石蚕菜体上的乳酸菌等微生物,配合糖、醋等辅料进行自然发酵,这种腌制工艺虽然便捷,但是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或滋生大量杂菌,导致产品亚硝酸盐含量过高、霉变、腐败,威胁人体健康。
了解更多> >不同乳酸菌因代谢特征存在差异,故在发酵豆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气味物质组成亦有差异。采用pH值测定、GCMS定性、定量分析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热链球菌5种乳酸菌在发酵豆浆过程中的产酸能力及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豆浆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较强。
了解更多> >不同乳酸菌因代谢特征存在差异,故在发酵豆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气味物质组成亦有差异。采用pH值测定、GCMS定性、定量分析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德式乳杆菌、发酵乳杆菌、嗜热链球菌5种乳酸菌在发酵豆浆过程中的产酸能力及挥发性气味物质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在豆浆发酵过程中的产酸能力较强。
了解更多>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类具有不同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CLA因结构多样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目前研究较多的活性异构体为c9,t11-CLA和t10,c12-CLA。生物合成法因产物结构单一、安全性高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然而其产量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从内蒙古传统发酵乳中筛选鉴定到10种菌株,选择CLA产量较高的植物乳杆菌HB-01,测定其发酵性能。
了解更多> >共轭亚油酸(CLA)是一类具有不同位置和几何异构体的十八碳二烯酸的总称。CLA因结构多样而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目前研究较多的活性异构体为c9,t11-CLA和t10,c12-CLA。生物合成法因产物结构单一、安全性高而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然而其产量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从内蒙古传统发酵乳中筛选鉴定到10种菌株,选择CLA产量较高的植物乳杆菌HB-01,测定其发酵性能。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