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感官评价结果如表2所示,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的感官品质存在差异。黑糖的三叶木通果酱在各个维度的感官评价上得分均较高,整体可接受度最好,其次是红糖。蔗糖的由于其较为甜腻,整体可接受度最差。
果酱的颜色不仅会受到原料色泽影响,也会受到熬制过程中氨基酸与糖发生的美拉德反应,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色泽结果如表3所示。糖的种类对三叶木通果酱的色泽影响显著,木糖醇、葡萄糖浆、蔗糖和蜂蜜的整体呈黄白色,红糖和黑糖的由于其本身颜色较深的缘故,果酱呈暗红或黑色。木糖醇果酱的亮度最大,其次是蔗糖,黑糖和红糖的最低。蜂蜜的饱和度最高,其次是黑糖和红糖的。蔗糖和木糖醇的色泽饱和度最低,但h0都显著高于其他果酱(大于90°),表示这两种果酱呈典型的黄色。黑糖和红糖的h0显著低于其他果酱,在50°~60°左右,呈红黄色。
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质构参数如表4所示,不同果酱的各质构参数均存在显著差异,黑糖三叶木通果酱的硬度、最大黏附力、黏附性和胶黏性都显著高于其他果酱,稳定性较好,说明黑糖最有利于三叶木通果酱凝胶的形成;其次是葡萄糖,其余果酱这四个指标也相对较高;蜂蜜、木糖醇和红糖的各质构值依次减少,蔗糖三叶木通果酱稳定性相对较差,整体质构品质较低,可能是蔗糖相比其他糖相对不适宜三叶木通果酱的凝胶。
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中游离氨基酸检测结果如表5所示,果酱中一共检测到20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Thr、Val、Met、Ile、Leu和Phe这6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在所有三叶木通果酱中均有检出。蜂蜜三叶木通果酱中氨基酸的种类最丰富(20种),其次是木糖醇(18种),种类最低的是黑糖三叶木通果酱(14种)。红糖三叶木通果酱的含量最高,达1.349mg/g,葡萄糖浆、蔗糖和黑糖的三叶木通果酱的氨基酸含量接近,分别为1.005、0.971、0.936mg/g,蜂蜜和木糖醇三叶木通果酱的氨基酸总量最低,但其人体必需氨基酸相对较高。氨基酸对果酱的滋味贡献较大,主要呈酸、甜、苦三种味道,精氨酸呈苦味,在葡萄糖浆和蔗糖三叶木通果酱中含量较高,导致这两种果酱的滋味相对较差;苏氨酸呈甜味,酪氨酸呈芳香味,这两者在黑糖和红糖果酱中含量较高;脯氨酸呈甜味,在蜂蜜中含量最高,这与感官评价中滋味得分结果相符合。
蛋白质不仅是6大营养素之一,同时也是主要滋味物质的前提物质,不同糖的三叶木通果酱粗蛋白含量如表6所示,不同果酱的粗蛋白含量差异显著。采用红糖和黑糖熬制的三叶木通果酱粗蛋白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蔗糖三叶木通果酱的最低,粗蛋白仅为0.09%。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品添加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以新鲜的韭菜为原料,利用食用乙醇进行脂溶性韭菜叶绿素的提取。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光照、温度、氧化-还原剂、金属离子、pH、食品添加剂等方面对韭菜叶绿素的稳定性影响因素进行检测。进一步将提取的韭菜叶绿素进行微胶囊化处理,制备成叶绿素微胶囊来提高其稳定性。结果表明:95%的食用乙醇对韭菜叶绿素提取效果最好,得率为23.07%。韭菜叶绿素在长时间光照后不稳定;抗氧化和抗还原能力非常弱。
了解更多> >2021年12月9日,中国营养学会组织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GI领域专家学者和认证、检测、食品生产等企业代表在北京召开了预包装食品 GI 标示规范研讨会。
了解更多> >以燕麦麸皮为原材料,利用微波对燕麦麸膳食纤维(OBDF)进行改性处理。借助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及傅里叶红外图谱(FT-IR)研究改性前、后OBDF的结构。测定吸附性能、溶解性能以及对DPPH·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改性前、后OBDF功能性质的变化。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改性OBDF呈现多孔隙网络结构,比表面积增大,微观结构发生明显改变。
了解更多> >探究发酵冬瓜微生物和小鼠肠道菌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缓解作用。将ICR小鼠按性别随机分为对照组(CT)、发酵冬瓜组(SW)、金黄色葡萄球菌组(SA)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发酵冬瓜组(SA+SW),随后对小鼠进行连续4周灌胃处理。并采用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小鼠肠道的优势菌群,菌群差异,小鼠肠道中益生菌的变化以及肠道菌群与短链脂肪酸的相关性。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