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氟吡菌胺(fluopicolide),化学名称为 2,6-二氯-N-[(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甲基]苯甲酰胺(结构式见图),是由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苯甲酰胺类杀菌剂该产品具有优良的系统传导性和较强的薄层穿透力对病原菌各主要形态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能够为新叶、茎干、块茎、幼果提供全面和持久保护主要应用于葡萄和蔬菜种植中对霜霉病、疫病、晚疫病、猝倒病等常见卵菌纲病害具有良好防效而对作物和环境则相对安全。
目前氟吡菌胺已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蔬菜、水果和粮作物的疾病防治[6]. 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吡菌胺的残留检测方法主要有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7]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前处理一般采用的是农产品检测快速样品前处理技术(简称QuEChERS),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和分散固相萃取,后两种前处理法属于传统前处理方法费时且消耗大量的有机试剂;QuEChERS前处理法虽在时间上比传统的固相萃取、液-液萃取和分散固相萃取有优势有机试剂消耗少但是QuEChERS法是在非密闭条件下进行且萃取液无法浓缩处理;使用QuEChERS 前处理法对植物性样品中的色素是无法去除的大浓度的色素对后续质谱分析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在前处理过程中需要加入凝胶渗透色谱(GPC)粉GPC粉用量对目标物质的影响目前尚未有详细的研究。另外对于含水量低或者脂肪含量高的样品净化效果不理想提取效率低、净化过程损失大。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以乙腈为萃取剂在密闭条件下采用加压溶剂萃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氟吡菌胺残留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萃取率高、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与试剂
Agilent1290 Infinity Ⅱ/6460 Triple Quad LC-MS/MS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配AJS ESI离子源;电子天平(Sartorius, BT25S):德国赛多利斯公司感量为0.1 mg; 快速萃取仪:E-916型(BUCHI Labortechnik AG);涡旋混合器:QL-866,其林贝尔(海门);氟吡菌胺标准物质:农残级CAS:239110-15-7,100.3 mg/L;氟吡菌胺标准储备溶液Ⅰ:10.03 μg/mL,称取氟吡菌胺标准物质1.00 mL于10.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氟吡菌胺标准储备溶液Ⅱ:1.00 μg/mL,移取1.00 mL储备液Ⅰ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乙腈:农残级;甲醇:农残级。
1.2 仪器工作条件
1.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C18 2.1×100 mm×3.5 μm; 柱温:30 ℃;进样量:10 μL;流动相:A(5 mmo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B(甲醇)梯度洗脱.梯度洗脱条件见表1.
1.2.2 质谱条件
离子源温度:350 ℃;电喷雾电压:4.0 kV;干燥气:氮气;扫描方式:正离子扫描;检测方式:多重反应监测(MRM);保留时间、定性及定量离子对、锥孔电压、碰撞能量及保留时间见表 2。
1.2.3 快速溶剂萃取仪条件
加热温度100 ℃,载气压力100 psi, 静态萃取5 min, 萃取池淋洗体积为60%池体积氮气吹扫时间60 s, 循环静态萃取次数为2次。
1.3 试验方法
准确称取约5 g植物源性粉碎样品与一定量的无水硫酸钠充分混匀、脱水反复研磨成细小颗粒全部转移至萃取池中以乙腈为萃取剂进行快速溶剂萃取。萃取液经自动浓缩仪浓缩至约0.5 mL,用萃取溶剂准确定容至1.0 mL,过0.22 μm滤膜后转移到自动进样小瓶中按上述仪器条件进行测定。
2 结果与讨论
2.1 氟吡菌胺标准品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
按上述色谱条件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氟吡菌胺标准溶液直至连续两次进样仪器响应保留时间相对变化小于1%。其色谱和质谱分别见图2与图3。 可见氟吡菌胺保留时间为5.12 min, 响应值最大的子离子质荷比为172.9,次级响应离子质荷比为364.9。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湖北大学学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还在为原始记录等表单手工填写,效率低加班多?委托、客户、财务数据查阅全靠手工报表?等问题而头疼?那么别走开,中科LIMS系统食品检测版,给您一站式的解决方案!
了解更多>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