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好友领红包

北方伟业计量集团有限公司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生产认可证书
  • 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
  • 标准物质定级证书
  • 豫南检测资质认定证书
  •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
  • 伟业计量高企认证证书
  •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合作单位

农业循环经济中食用菌产业经济研究(三)

发布时间:2020-11-28 20:18 编辑者:夏德婷

3食用菌在农业循环经济中的实践

3.1食用菌产业良种选育

食用菌产业在整个农业循环经济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为了提高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对于食用菌育种技术的选择应用过程也很有必要。在食用菌培育过程中,可以采用基因编辑、诱变育种、杂交育种技术等方式,获得新品种资源,促进食用菌的产生。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育种中,可利用基因技术产生抗虫、抗病、提高生物利用率等方向的食用菌,使基因工程在食用菌中发挥重要作用。

3.2食用菌产业链因地制宜

由于食用菌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实质是分为两步,先将农业上游废物转换为下游原料,再实现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发展。而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各地区的资源基础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在食用菌的农业产业链循环发展时,需要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的水平经济状况,总结完善不同类型的食用菌农业循环模式。

在食用菌的核心作用下,资源被多级利用产出,使得农业资源得以高效优质循环,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如江苏省大力发展食用菌生态农业,总结出“水稻-稻草-蘑菇-菌糠-肥料-水稻”的循环模式,即利用蘑菇处理栽培水稻产生的稻草下脚料,从而通过菌糠产生有机肥料作用于稻田。又如河北省主要加大科研力度,重点在于探索活性炭与肥菌饲料,完成食用菌的再开发利用过程,开辟新能源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农民创收。同时,对于食用菌的栽培,将动植物生产副产物作为生产基质,进入新的生产体系,可以通过鼓励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等方式,加大标准化建设与原料生产基地,带动农户与合作社的发展。

4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对策

4.1加强对食用菌产业认识

造成食用菌产业发展不到位原因之一是对食用菌认识不足,虽然各政府部门明确将生态农业作为发展目标,也逐步强调了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性,但食用菌在农业循环中的功能与作用还未得到广泛认可,能够引起各方面足够的认识,虽然有些地区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有了初步了解,但也仅限于理论层面,并未真正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在农业实施中对经济层面的追求远大于其对于循环功能的作用,因此造成作物废料浪费堆积。

在对食用菌的产业链投入生产时,一定要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运用,一方面在理论上扩大对农业循环经济中食用菌的宣传与示范作用,制订策略规划发展方向;另一方面也要落实在实践层面,将食用菌作用与当地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密切结合起来,从策略上将发展食用菌产业视为当地农业调整结构的重要举措,扩大农业生产体系规模与物质循环方式,提高整体农业生产效益,使得农业循环过程快速发展。

4.2形成完备科技支撑体系

考虑食用菌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否则对于再生资源的利用只能仅仅流于表面,发挥食用菌产业作用的前提是先拥有相应的技术手段措施。因此,若要使食用菌产业在循环经济中发挥最全面的作用,则离不开完备的技术支撑,改善“循环”与“转换”间的技术关系,从而兼顾环境目标与经济效益的双重实现。目前,一线科研工作者已经根据各地物质气候条件的不同,总结出了相应的经济循环模式经验,但整体上仍存在着一定的改良空间,技术整体可复制性较低,水平偏差,同时对于物质环境要求较高,难以做到普适性,对于资源再循环与再利用的价值上需要更高的投入,因此现阶段农业经济循环模式仍处在较为单一的环境,不能摆脱传统农业的制约。

4.3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对于农产品的交流研发,常常出现投资风险大收益低等情况,在对于农林业废弃物的投入中,可能会出现投资金额更大而投资回报率更低的问题,考虑农村经济水平有限,在对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中应当加大对资金的投入与利用,政府可以对于食用菌产业的研发过程采取一定的项目支持与资金补助,通过资金投入引入新技术强化培训技术,引导农民也对农业废弃物产生有所了解,充分发展食用菌生产,在生产前期、中期、后期都给予适当帮助,推进食用菌的可持续发展。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食用菌》第38卷第10期,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

相关链接:品种饲料功能强化

点赞图片

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立即登录
推荐阅读
请告知您的电话号码,我们将立即回电

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温馨提示:

1.手机直接输入,座机前请加区号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电话号码,立即回电,请注意接听

3.因为您是被叫方,通话对您免费,请放心接听

请设置您的密码:
分享到微信